宪法的结构分类和渊源
第二章 宪法的结构、 宪法的结构、类型和 宪法渊源
第一节 宪法的结构
宪法的结构指宪法典的结构 一、宪法的形式结构
二、宪法的内容结构
表述一: 表述一: (一)序言 (二)正文 (三)附则
表述二: (一)序言 (二)总纲 (三)正文 (四)附则
美国1787年宪法序言 年宪法序言 美国
“我们美国人民,为建立更完美的合 我们美国人民, 我们美国人民 众国,树立正义,保障国内安宁, 众国,树立正义,保障国内安宁, 提供共同防务,促进公共福利, 提供共同防务,促进公共福利,并 使我们自己和子孙后代永享自由, 使我们自己和子孙后代永享自由, 特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本宪法。 特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本宪法。”
印度宪法序言
我们印度人民已庄严决定, 我们印度人民已庄严决定,将印度建成 为主权的社会主义的非宗教性的民主共 和国,并确保一切公民在社、 和国,并确保一切公民在社、经济与政 治方面享有公正;思想、表达、 治方面享有公正;思想、表达、信念信 仰与崇拜的自由; 仰与崇拜的自由;在地位与机会方面的 平等; 平等;在人民中间提倡友爱以维护个人 尊严和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鉴于此, 尊严和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鉴于此, 我们制宪会议于1949 11月26日通过 1949年 日通过, 我们制宪会议于1949年11月26日通过, 制定了本宪法,并将其公布于众。 制定了本宪法,并将其公布于众。
三、我国宪法的结构: 我国宪法的结构:
(一)形式结构 章 、 节 、条、款、项 共四章,138条 共四章,138条: 总纲; 第一章 总纲;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机构(下分七节); 第三章 国家机构(下分七节); 国旗、国歌、国徽、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四、宪法惯例
在国家长期政治生活实践中逐渐 形成的、涉及国家基本制度问题、 形成的、涉及国家基本制度问题、 调整相应基本社会关系, 调整相应基本社会关系,并为国 家和社会公众认可而具有普遍约 束力的习惯和传统。 束力的习惯和传统。 不成文法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宪法惯例:
(1)人大和政协同期会议; 人大和政协同期会议; 全国人大主席团公布宪法; (2)全国人大主席团公布宪法; (3)中共中央提出宪法修改的建 (3)中共中央提出宪法修改的建 议。
不成文宪法
是指没有统一的法典形式而 由若干宪法性文件和宪法惯 判例等构成的宪法。 例、判例等构成的宪法。 特点:弹性较大、 特点:弹性较大、适应性强 英国宪法是典型的不成文宪 法国家
注意:
1、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的 分类不是绝对的 分类不是绝对的 宪法的不成文可转化 可转化为成 2、宪法的不成文可转化为成 文
附则举例:
日本宪法附则(节选): 日本宪法附则(节选): 第100条 本宪法自公布之 条 日起六个月开始施行。 日起六个月开始施行。 为实施本宪法所必须制定 的法律, 的法律,参议院议员的选 举、召集国会的程序以及 为施行本宪法所必须的准 备程序, 备程序,得于上项日期之 前进行之。 前进行之。 第101条 本宪法施行之际, 条 本宪法施行之际, 如参议院尚未成立时, 如参议院尚未成立时,在 其成立以前由众议院行使 国会的权力。 国会的权力。 韩国宪法附则(节选): 韩国宪法附则(节选): 第1条 本宪法自 条 本宪法自1988年2 年 日起实行。 月25日起实行。 日起实行 第5条 本宪法实施当时的 条 法令和条约, 法令和条约,如不违反本 宪法,可继续有效。 宪法,可继续有效。 第6条 本宪法实施当时的 条 机关, 机关,行使职权到按本宪 法规定的、 法规定的、相应的新机关 成立时为止。 成立时为止。
第二节 宪法的分类
一、形式分类 (一)按宪法在法律形式上 是否具有成文的文本形式, 分为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
成文宪法:
指以成文的文本形式表现出 来的宪法,一般指宪法典。 来的宪法,一般指宪法典。 特点:规范明确、条文系统、 特点:规范明确、条文系统、 便于执行和监督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美 1787年宪法 国1787年宪法
(二)内容结构
A 序言 1.中国历史上的四件 1.中国历史上的四件 大事:1840 :1840年 大事:1840年\辛亥革 新民主主义\ 命\新民主主义\社会 主义建设 2.国家的根本任务 国家的根本任务、 2.国家的根本任务、 根本原则 3.实现国家根本任务 3.实现国家根本任务 的国内国际条件、 的国内国际条件、统 一战线、 一战线、祖国统一等 4.宪法本身的地位 4.宪法本身的地位 B总纲: 总纲: 国体\政体\ 国体\政体\国家机构 组织原则\民族政策\ 组织原则\民族政策\ 法制统一\分配制度\ 法制统一\分配制度\ 经济制度\土地制度\ 经济制度\土地制度\ 公共财产\私有财产\ 公共财产\私有财产\ 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军队制 行政区划\ 度\行政区划\外国人 权利保护等. 权利保护等. C 正文:公民权利和国 正文: 家权力\ 家权力\国家标志
三、功能意义上的分类: 功能意义上的分类:
名义宪法、语义宪法和规范宪法 分类依据:以宪法规定的内容在 实际中有无实际约束力、即宪法 在实际生活中具有的功能
第三节 宪法渊源
宪法规范的表现形式即载体 一、宪法典
是指国家依照制宪程序制定的、 是指国家依照制宪程序制定的、集 中规定宪法规范、 中规定宪法规范、一般在效力上高 于其他法律、 于其他法律、一般在修改程序上比 其他法律严格的法律文件。 其他法律严格的法律文件。
为绝大多数国家采用,是最主要 的渊源。
二、宪法解释
指国家宪法解释机关依照法 定的程序对宪法条文的含义、 定的程序对宪法条文的含义、 精神及其适用范围所做的具 有法律约束力的说明。 有法律约束力的说明。
三、宪法性法律
由普通立法机关依照普通立法程序 制定或认可的, 制定或认可的,以宪法规范为内容 的规范性文件。 的规范性文件。 效力上与普通法律相同, 效力上与普通法律相同,内容与宪 法直接相关 成文宪法国家是宪法典的补充, 成文宪法国家是宪法典的补充,不 成文宪法国家是宪法规范的最重要 形式。 形式。
五、宪法判例
是指法院在审理具体案件中所形 成的含有宪法规范, 成的含有宪法规范,并为下级法 院所遵循的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判 决。 普通法系国、 宪法典、宪法解释、宪法性 法律、 法律、宪法惯例
(二)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
分类依据: 分类依据:按宪法的效力和 修改程序是否与普通法律相 同 一般来讲, 一般来讲,成文宪法都是刚 性宪法, 性宪法,不成文宪法都是柔 性宪法。 性宪法。
二、宪法的实质分类
标准:宪法体现的阶级本质 分为资本主义宪法和社会主 义宪法,又叫资产阶级宪法 和无产阶级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