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概述PPT课件
主要内容
• 一、微生物的简单概述 • 二、微生物检验中的常见技术 • 三、常见临床标本的基本检验程序 • 四、总结
微生物的简单概述
• 微生物的分类 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仅有原始核缺乏细胞器):
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 次体 2、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典型的核结构和细胞器): 真菌、原虫 3、非细胞型微生物(由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 组成):病毒、朊粒
3、病原微生物:引起人类和动、植物致病的微生物, 是医学微兰阳性
革兰阴性
微生物检验中的常见技术
抗酸染色
微生物检验中的常见技术
• 细菌的培养技术 1、需氧培养:接种在平板或液体培养基上,
置于35℃温箱孵育18--24小时。 2、二氧化碳培养:5%--10%的CO2环境中生
微生物的简单概述
• 微生物的作用 绝大多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是有益的,有些还 是必不可少的。寄居在人体的微生物可以分为三 类:
1、正常菌群:不但无害,还可以帮助人体拮抗某些 病原微生物和提供营养。
2、条件致病菌:菌群失调、机体抵抗力下降、寄居 部位的改变或失调则引起致病。现抗生素的滥用 使其越来越体现出致病性。
肠杆菌
非发酵菌
少 见
弧菌
H2O2(+)
H2O2(-)
葡萄球菌
肠/链球菌
临床标本中的常见病原菌
总结
微生物检验是临床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的任务:①研究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 特征;②提供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 ③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④对医院感 染进行监控。同时希望大家时时做到“有 菌观念,无菌操作”,以此保护好自己也 同样保护好了病人。
微生物检验中的常见技术
分区划线得到单个菌落
微生物检验中的常见技术
• 细菌的生长现象 1、菌落的特征:大小、形状、突起、颜色、
表面、透明度、黏度。 2、血平板上的溶血 α溶血:菌落周围血培养基变成绿色环状。 β溶血:菌落周围形成一个完全透明的环。 γ溶血:菌落周围的培养基没有变化。 3、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主要观察动
祝大家实习愉快
微生物检验中的常见技术
6、靛基质、甲基红、VP试验、枸橼酸盐 (IMViC):大肠埃希菌(++--)、产气肠 杆菌(--++)
7、动力、靛基质、尿素分解试验(MIU)、 KIA、胆汁溶解试验、血浆凝固酶试验、杆 菌肽试验等都非常重要。
微生物检验中的常见技术
IMViC(++--)
IMViC(--++)
力(不动杆菌、志贺菌为阴性)
细菌的生长现象
发酵乳糖(红色)
细菌的生长现象
铜绿假单胞菌 不规则 绿色色素
细菌的生长现象
变形杆菌 迁徙生长
细菌的生长现象
肺炎克雷伯 拉丝现象
细菌的生长现象
粘液型绿脓
细菌的生长现象
β溶血
γ溶血
微生物检验中的常见技术
• 细菌的生物化学试验 1、氧化--发酵实验(O/F试验),主要用于发酵与
长良好,如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等。 3、厌氧培养:专性厌氧菌的培养。
微生物检验中的常见技术
• 细菌的分离技术 1、分离培养基:
麦康凯平板,中等强度选择培养基,可以 选择出大部分的革兰阴性菌。 SS琼脂平板,强选择性,用于志贺菌和沙 门菌的分离。 碱性琼脂平板,霍乱弧菌的分离培养基。 2、分区划线:适用于杂菌较多的标本。每画 完一个区,将接种环灭菌一次,使菌落量 逐渐减少,以获得单个菌落。
微生物检验中的常见技术
• 血清学试验 1、血清学鉴定:用含已知特异性抗体的免疫
血清去检测患者标本中或培养物中的未知 细菌及细菌抗原,以确定病原菌的种或型( 荚膜肿胀试验、制动试验)。 2、血清学诊断:用已知的抗原检测病人血清 中的相应抗体(肥达试验、外斐试验)。
微生物检验中的常见技术
• 细菌检验的商品化、自动化
全自动的血液培养系统和微生物鉴定/药敏 系统大大的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 率,使其微量化、标准化以及结果的准确度 和溯源性。但在工作中应做好仪器的保养 、维护和校正工作,坚持做好室内、间质 控!
微生物检验中的常见技术
鉴定+药敏试剂板条
临床标本细菌学检验基本程序
•
采集标本(保存、运送)
•
•
观察、前处理(标本是否合格)
非发酵之间的鉴别。 2、七叶苷水解试验,D群链球菌(阳性)与其他链
球菌的鉴别。 3、苯丙氨酸试验,变形杆菌、普罗威登斯菌和摩根
菌属(阳性)与其他肠杆菌的鉴别。 4、氧化酶实验,非发酵菌阳性(与试剂接触10s内
变成紫色),不动杆菌较为特殊(阴性)。 5、触酶实验(H2O2),葡萄球菌阳性,肠/链球菌
阴性。
•
直接涂片 快速检验
增菌培养(需氧、厌氧、
二氧化碳)
• 报告
报告
•
分离培养(需氧、厌氧、
•
二氧化碳)
•
可疑菌落(分纯培养)
• 涂片检查
• •
生化试验
血清学鉴定
报告
药敏试验
革兰阴性杆菌
本科室检验程序
接种标本 转种(分纯)
革兰阳性球菌
OF(+) OX(-)
OF(-)
OF (+) OX(+)
OX(-) 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