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可修编. 风险评价报告 一、目的 全面识别我公司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和风险,制定切实可行的纠正及预防控制措施,将公司经营活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减少各种危害的发生,从根本上消除或降低危险、有害因素和风险。 二、风险评估机构组成及职责 1、风险评估工作小组人员组成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风险评估工作小组职责 根据所确定评价对象的作业性质和危害复杂程度,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定性分析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重大的安全危害,提出风险控制的措施,列出危险、危害因素,制定风险评价报告,落实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 三、评价的围 1、道路旅客运输车辆行车前安全检查; 2、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包括驾驶员违规驾驶、操作错误、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不安全行为、车辆安全技术性能不良等; 3、收车后的安全检查; 4、不同运行条件下产生的风险,包括山区道路、高速公路、施工路段、冰雪路段、交叉路口、隧道、桥涵等; 5、不同天气状况运行可能的风险,包括夜间行驶、雨雪天行驶、大雾天气、高温天气、沙尘暴天气等; 6、台风、地震、冰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四、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的选择原则为:充分性原则、适应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合理性. - . 可修编. 原则。 本次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在充分考虑被评价系统的生产特点和参与评价人员的文化程度水平的基础上,主要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SCL)和工作危害分析(JHA)法进行评价。 五、文化、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风险评价的依据及评价准则 本次风险评价主要依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公司各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技术规和以往发生的事故统计资料等位判别准则。 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取值,与事件发生的频率、现有的预防、检测、控制措施有关。等级数字越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如下: 评价危害及影响后果的严重性(S) 等级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人 财产(万元) 公司形象 5 违反法律、法规 发生伤亡 >50 重大国影响 4 潜在违反法规 丧失劳动 >30 行业、省 3 不符合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制度、规定 6-10级工伤 >10 市影响
2 不符合企业的操作程序、规定 轻微受伤、间歇不适 <10 企业及周边区影响 1 完全符合 无伤亡 无损失 形象没有损失 . -
. 可修编. 危害发生的可能性(L)及频率 分数 偏差发生频率 安全检查 操作规程 员工胜任程度(意识、技能、经验) 监测、控制、报警、连锁、补救措施 5 常规活动每天、每星期发生;非常规活动几乎每次作业发生;每次检查都存在不符合标准 从不按标准检查 没有操作规程 不胜任(无任何培训、无任何经验、无上岗) 无任何措施或有措施但从未使用
4 常规活动每月发生;非常规活动经常发生、不符合标准经常出现 很少按标准检查、检查手段单一、走马观花地看 有、但只是偶尔执行;操作规程有但不完善 不够胜任(有上岗证、但没有接受有效培训) 有措施、但只是一部分,尚不完善
3 常规活动每季度发生;非常规活动偶尔发生;不符合标准偶尔出现。 经常不按标准检查、检查手段一般 有操作规程,比较完善,但只是部分执行 一般胜任(有上岗证,有培训,但经验不足,多次出差错) 防控制措施比较有效、全面、充分,但经常没有有效使用 2 过去曾经发生;过去曾出现 偶尔不按标准检查、检查手段较先进、充分、全面 有详实、完善的操作规程,但偶尔不执行 胜任,但偶然出差错 防控制措施有效、全面、充分,偶尔失去作用或出差错 1 从未发生或从未出现 按检查标准检查、检查手段先进、充分、全面 有详实、完善的操作规程,而且严格执行 高度胜任(培训充分,经验丰富,安全意识强) 防控制措施有效、全面、充分。(预防性控制措施和恢复性控制措施) . - . 可修编. 风险是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及后果的结合。即: 风险度R=可能性L×后果严重性S 风险的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如下: 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 风险度 等级 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 实施期限 20 ~ 25 巨大风险 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价 立即
15 ~ 16 重大风险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价 立即或近期整改
9 ~ 12 中等 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 2年治理
4 ~ 8 可接受 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 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
< 4 轻微或忽略的风险 无需采用控制措施,但需保存记录
六、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评价的程序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评价的程序为:评价前的准备、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单元的划分、定性评价、提出对策措施、形成风险评估结论及建议、列出危害因素清单,编制风险评价报告。 七、评价单元的划分 为了便于风险评价工作的开展,提高风险评价工作的准确性,本次风险评价分别为以道路旅客运输作业活动和机动车辆技术性能为两个评价单元,从一动一静两方面对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价。 八、评价结果 本次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每一个危害的分析过程都按:发生的可能性(L)×严重性(S)=风险度(R)进行了分析、评价,根据风险度(R)的大小来判定是否为重大危害,判定危害大小的标准时风险度(R)在20 ~ 25的为巨大风险、风险度(R)在15 ~ 16的为重大风险、风险度(R)在9 ~ 12的为中等风险、风险度(R)在4 ~ 8的为可接受风险、风险度(R)小于4的为轻微或忽略的风险。 从评价结果来看,大部分危害的风险度(R)在1 ~ 15之间,风险度在15 ~ 16之间的. - . 可修编. 共有(2)项,风险度在20 ~ 25的没有。根据公司风险评价判据标准,确定公司重大风险由(2)项,分别是:1、驾驶员操作错误导致的交通事故;2、车辆技术状况不良导致的事故。此次评价未评价处巨大风险。 通过评价可知,公司的安全器材、设施和劳动防护用品及公司各种规章制度、规定、标准能够符合国家及运输行业安全要求。 本报告根据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评出的危险度,确定了重大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改进措施。导致事故的因素虽然很多,但只要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预防和减少事故是安全可以做到的。 九、建议 通过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结果可以看出,违反安全操作规定。违章驾驶市导致行为和安全事故的主观因素,车辆技术状况不良,带病作业、不及时排除故障等是导致事故的客观原因,任何一项隐患如果不及时消除,都有可能酿成不可挽救的损失,道路旅客运输关系着广大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民生的重要大事。如果做不好,导致群死群伤的道路交通事故,对企业、对职工、对群众都是巨大的损失,我们企业要肩负好自己的职责,把安全运输作为头等大事,一定要抓好、做好,为维护和谐、平安的出行环境尽一份力量。
西汉 . -
. 可修编.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分类 危险源 具体表现 行车前 安全检查
行为 行驶证忘带或过期 车辆部件故障,安全隐患甚至交通事故 轮胎气压不足;发动机故障;仪表工作不正常,有关部位漏油、漏水、漏气;油量、水量,机油量不足;喇叭、灯光、刮水器、后视镜等故障;安全设施不足,影响应急救援
驾驶员 违规驾驶
一般性违规,不指向他人 为了赶时间,驾驶员抢黄灯通过路口,驾驶员逆行、停车、超速行驶、酒后驾车、倒车、掉头、会车、牵引、客车超员等
违规行为指向他人,具有攻击性、报复性 故意和前面车辆靠的很近,以示意前面的驾驶员提高车速或赶紧让路 对妨碍自己行驶的车辆,如行驶缓慢或“加塞车辆”感到非常气愤,使劲按喇叭,爆粗口表示不满,甚至故意超车后紧急制动 强行超车 强行变更车道
驾驶员 操作错误
危险性错误、如操作不当、操作失误
在湿滑路面紧急制动,或车辆侧滑时紧急制动,急打转向盘 在紧急情况时,错把加速踏板当制动踏板 变更车道没有观察后视镜 由主路驶入辅路时,没有注意视觉盲区的行人、非机动车 转弯时,未注意车辆外轮差,车辆落入边沟等 (短期)无危害性错误 分道口行驶路线选择错误等
驾驶员 注意力分散
主观原因 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接打、走神、与人热烈交谈、观察其他交通事
故或者过度关注新奇事物等 客观原因 高速公路环境单一。驾驶员注意力无法持续集中等
其他交通 参与者的不安全行为
违反通行规则 其他机动车驾驶员逆向行驶、违规占道行驶、超车、超速行驶、酒后驾驶等
行人、非机动车不按交通信号灯通行、逆行、违规占用机动车道等 竞技驾驶等 . - . 可修编. 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不安全行为 行为不自知、不自觉 老人行动迟缓、行走时不注意观察路况,遇到危险情况来不及躲避 儿童行为不自知、不具备道路安全意识,嬉戏打闹、闯入马路 其他交通参与者在经过路口时,忽视危险,突然出现 行人打伞,遮挡住视线,不顾及周围车辆等
专注其他事物 行人边走边交谈、接打或听音乐、忽视车辆靠近 路面施工工人专注于施工工作 道路维护人员专注于清理道路工作等
结构存在风险
车体庞大 转弯、倒车、停车、超车等占用多车道 重心高、容易侧翻
遇软路肩、危桥、易垮塌道路设施 车身存在视觉盲区 驾驶员看不到盲区行人、其他机动车等
形式特点存在风险
与其他车辆之间存在速度差 高速公路小客车与大货车、大客车的设计车速及限制车速不同,存在绝对的速度差。迫使其他车辆频繁变更车道、超车、风险加大 外轮差大 转弯时碰撞、刮擦侧行人、其他车辆等 加速性能差 加速慢被后车追尾 惯性大、制动距离长 前方有紧急情况,不能及时减速停车
技术状况不良
制动劣化或失效 不能及时制动
转向不良或失效 不能按意图转向
照明、信号装置故障 前照明灯损坏、照明受到影响、夜间时驾驶员无法观察路况
转向灯不亮,转向意图不能传达
侧向稳定性差 车辆在横向坡道行驶,或进行超车,转弯等操作时,已发生侧滑或侧翻 车辆悬架,减震系统缺陷 车辆进入坑洼路面时,颠簸严重,使驾驶员或乘客感觉不适,还可能是装载的货物掉落 车速表故障 驾驶员不能准确掌握行驶速度 轮胎磨损严重、有裂纹或扎入杂物 车辆在行驶中附着力不够,制动距离延长
已发生爆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