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生文明礼仪

中学生文明礼仪

中学生文明礼仪常规在家里
1、尊重长辈,孝敬父母。

尊重父母的意见和教导,经常和他们交流思想、学习情况,主动求得长辈、父母的教育、帮助,听取他们的教导和指点。

相迎,热情招呼,主动问候,微笑致意,端茶送水,招呼道别。

在学校
1、参加升、降旗仪式,仪表规范,仪态庄重,脱帽肃立,行队礼或注目礼;唱国歌严肃、准确、声音洪亮有激情。

2、尊敬老师,见到老师,面带微笑,轻声招呼,主动问好。

3、按时到校,作好课前准备,上、下课时,起立向老师致敬。

下课时,请老师先行,向老师行注目礼。

4、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发言先举手,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回答问题要站直。

11、文明就寝。

寝室布置规范、整洁、文明,符合学生特点;寝室成员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有良好的就寝习惯,自己的行动不干扰别人的休息。

在社会
1、遵守社会公德。

尊重老、弱、病、残、孕者,行走让路,
乘车让座,购物让先,尊重帮助残疾人。

2、遵守公共秩序。

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过马路走人行道,骑车靠右行,不闯红灯。

3、爱护公共设施。

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动物,不损害公共设施,不损害文物古迹。

4、国际社会公认的“第一礼仪”是女士优先
5、拜访他人应选择节假日的下午或平日晚饭后,并应提前打招乎。

6、拜访亲朋好友时,如果需送礼物,除鲜花外,都必须带着包装。

7、下列几种花中,康万馨花最适合赠送给母亲。

8、在公共汽车、地铁、火车、飞机上或剧院,宴会等公共场所,朋友或熟人间说话应该轻声细语、不妨碍别人。

9、别人给你服务、做事和帮忙,无论给你的帮助多么微不足道,都要说谢谢。

18、同学交往忌人格不平等,小团体主义及攀比。

19、子女对待父母要主动关心问候,听从父母的教诲,关心父母的健康,参与家务劳动及牢记父母的生日。

20、在排队打饭时要按次序排队。

2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干意见》是2004年2月26日下发的。

22、男生的头发长度应前发不覆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超过发际。

23、写字时“三个一”的要求是一拳,一尺,一寸,即前胸
29、在商场、超市的自选货架上挑选物品时,选出的多余物品需放回原处,不小心损坏物品应主动赔偿。

30、在网上交流要相互尊重,需要注意不发表污秽的言论。

31、吃西餐时刀叉使用规矩为左叉右刀。

32、“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说明我们的先人很早就对人的举止行为作了要求。

33、在探望病人时或者别人学习和工作时,不适合开玩笑。

34、“礼仪”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

35、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二十字的内容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动扶梯应靠右侧站立,另侧留出通道供有急事赶路的人快行。

42、给老师或长辈递物品时一般应该用双手递上。

43、母亲节是5月份第二个星期日。

44、与西方人交谈时不可以谈论对方年龄和对方婚姻。

45、行握手礼时,用右手握手,握手时应摘去手套,双眼注视对方。

46、餐桌上你应该坐下坐,把最好的位应让给长辈。

应等长辈动筷后你才能动筷
47、老师的批评若与事实有出入时,学生应该事后寻找适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