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经营管理理念1
酒店经营管理理念
一、酒店管理体系
市场是海,资本是船,人才是本,品牌是帆,员工是浆,文化是魂。
酒店的企业文化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为核心层——战略目标、战略规划、核心价值;第二层为制度层,即《酒店运营手册》以及其他的规定等;第三层为形象层,即语言、仪容、服装、工牌、视觉识别系统——标志色、标志味等。
1、价值观。
酒店、荣誉、责任、为了酒店,为了自己。
2、问题观。
没有发现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3、效率观。
执行力=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保持操作指令。
今日事今日毕,全员提高执行力(执行力等于保持操作指令)。
4、管理观。
⑴、管理准则——处处完善、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
⑵、管理要点——安全、增收、节支、质量、培训、利润。
5、服务观。
满意+惊喜(客人、业主、员工、社会),用心到极致。
6、行为观。
⑴、酒店誓词——酒店荣誉是生命;服从命令是天职;微笑服务是美德;竭尽全力是承诺。
⑵、行动口号——尊敬客人、尊敬上司、尊敬同事、到我为止。
7、标准观。
三标、访查、绿标、主题。
三性原则——
经营管理的专业性、酒店氛围的整体性、酒店产品的舒适性。
专业性、整体性是手段,舒适性是目的(专业性+整体性=舒适性)。
8、客人观。
黄金定律:凡是客人看到的地方都必须是整洁美观的;凡是客人使用的设备都必须是安全有效的;凡是客人享受的服务都必须是规范高效的;凡是客人遇到的员工都必须是热情礼貌的;凡是客人提出的投诉都必须是高度重视的。
9、危机观。
危机等式:最顺利之日=最危险之时。
无应急预案=有危机来临。
防范的意义>善后的处理。
10、绿色观。
节能减排、降低成本、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上列《酒店运营手册》包括以下内容:
⑴、主导性管理制度:员工手册、文明行为规范、安全管理制度、营销管理制度、会议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培训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设施设备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文档管理制度、信息沟通制度、考核管理制度、VIP 接待制度、管理团队纪律、节能减排降耗奖惩制度。
⑵、部门化运营规范:综合部、营销部、房务部、餐饮部、康乐部、工程部、安保部、财务部各部门的概述、组织构架、岗位说明书及项目标准程序、本部门管理制度及管理表格。
二、酒店的问题观
正视问题、防范问题、化解问题,在预防和解决问题中前进才是酒店人应具备的正确的问题观。
1、酒店经营会产生哪些主要问题?
⑴、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投资是否划算。
①、预期投资与预期收益的问题。
②、品牌建设和持续竞争力的问题。
③、管理团队和员工队伍建设问题。
④、硬件是否适应经营需要的问题。
⑤、核心产品的舒适度问题。
⑵、从员工的角度来看:在此酒店工作是否划算。
①、待遇问题,即预期投入(体力和脑力)与预期报酬(工资与福利)的比较。
②、发展问题。
即能否升职,能否学到东西。
③、感情问题。
在酒店工作是否快乐,是否有面子。
④、环境问题。
工作条件、学习、生活条件是否满意。
⑤、精神吸引的问题:是否有各级具有人格魅力的核心人物。
⑶、从客人的角度来看:消费是否划算,从经济的角度,是否能留下“难忘的经历和回忆”。
①、功能性问题。
食、住、行、游、购、娱。
②、经济性问题。
价格合适。
③、舒适性问题。
体验和感觉好。
④、安全性问题。
食品卫生、各区域的清洁达标;设施设备用具安全、无火灾、盗窃、中毒、伤害的威胁;治安安全、心理安全。
⑤、效率和文明问题。
准时、及时、省时;设施豪华、员工礼貌。
⑷、从政府与社会角度来看:该企业对社会贡献有多大。
①、交税多少的问题。
②、解决就业的问题。
③、执行行业标准的问题。
④、对社会的责任问题。
⑤、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问题。
⑸、从酒店运营的角度来看:是否能提供“满意加惊喜”的服务。
①、员工要求与应变能力问题。
(9个)
②、饭店总体印象问题。
(40个)
③、安全设施及特殊人群设施问题。
(18个)
④、康乐服务问题。
(60个)
⑤、餐饮服务问题。
(126个)
⑥、客房服务问题。
(131个)
⑦、前厅服务问题。
(89个)
《访查规范》在提供服务上规定了473个标准,达到满意,超过惊喜。
2、为何产生上述问题?
⑴、决策难免有缺陷。
⑵、资源稀缺。
⑶、市场竞争。
A酒店的竞争力=人员+设备-B酒店的竞争力。
⑷、顾客的满意需求标准在不断提高。
⑸、各级管理者受认识水平的限制。
⑹、由于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发展遵循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规律,矛盾是无时不有,旧的问题解决新的矛盾又产生。
⑺、因人所缺的精准意识,注重定性而忽略定量。
3、怎样树立正确的问题观?
⑴、海尔的问题观——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没有问题观不是企业的思维。
不能发现问题的人一定没有责任心。
不能发现问题的人一定能力不足。
没有问题就是目标(标准)定低了。
⑵、青岛港务局的问题观。
优秀的主管能够化问题为管理资
源。
员工(终端)的问题就是领导的问题。
掩盖问题就是制造道德危机。
重复发生的问题就是作风问题。
你不去处理问题,问题一定处理你。
抓住问题三不放(原因、责任人、措施)。
人人找问题、人人讲问题、人人改问题。
把一个个问题编成案例,让大家透过现象看到背后的思维、背后的价值观、背后的行为机制和能力,进而人人都能够看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