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名西方汉学家名单
1815—1887
向西方介绍中国历史、文化与科技,将西方近代高等数学等科学知识传入中国。
Arthur David Waley
阿瑟.戴维.韦利
英国
1889—1966
中国历史文化翻译与研究
David Hawkes
霍克思
米亚斯尼科夫
俄罗斯
1931—
俄罗斯汉学史、俄中关系史
Владислав Федо ович Сорокин
索罗金
俄罗斯
1927—
中国文学
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Меньшиков
缅希科夫(孟列夫)
俄罗斯
1926—2005
中国古典文学、敦煌写本
Леонард Сергеевич Переломов
比丘林(雅金夫、亚金甫)
俄国
1777—1853
汉语、中国边疆民族史地、中国传统文化
Павел Иванович Каменский
卡缅斯基
俄国
1765—1845
满学、汉语
Павел Степанович Попов(Мао Линь)
波波夫(柏百福、茂陵)
俄国
1842—1913
汉语、中国政治
Петр Иванович Кафароф
卫三畏
美国
1812—1884
中国历史文化(政治、社会、宗教、经济、文学、文字等诸多领域)
Sarah Allan
艾兰
美国
1945—
中国神话,思想史及考古文化
TuWeiming
杜维明
美国
1940—
中国历史、哲学与儒家研究
波多野太郎
日本
1912—
中国哲学、语言、文学、戏曲
仓石武四郎
日本
1897—1975
汉语研究、汉语教育及辞典编纂
卜弥格
波兰
1612—1659
中国动植物学、医药学、地图学等
Herbert Franke
福赫伯
德国
1914—
中国古代史,重点是宋元史和蒙古史,兼及中国文学史、文化史和边疆民族史
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
汤若望(字道未)
德国
1592—1666
西学东渐——天文历算
Otto Franke
Edouard Chavannes
沙畹
法国
1865—1918
研究中国佛教,考察文物、碑帖,钻研古文字、西域史、突厥史、中国地理、道教、中外关系史等诸多方面
Grosier
格鲁贤
法国
中国历史、美术和文学
Henri Maspero
马伯乐
法国
1883—1945
中国古代史、中国佛教史、道教史、安南语、安南史
Jacques Gernet
史华兹
美国
1916—1999
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代思想史、先秦思想史
Ezra Vogel
傅高义
美国
1930—
当代中国、日本
John King Fairbank
费正清
美国
1907—1991
近现代中国问题研究,涉及中国政治制度、中国外交史及美国的对华政策等
Lawrence J. Lau
刘遵义
美国
1944—
贝列罗莫夫(嵇辽拉)
俄罗斯
1928—
中国古代政治史、儒学
Михаил Леонтьевич Титаренко
季塔连科
俄罗斯
1934—
中国哲学、中国政治
Николай Трофимович Федоренко
费德林
俄罗斯
1912—2000
中国文学
Рудольф Всеволодович Вяткин
儒莲(茹理安)
法国
1797—1873
介绍了有关中国农业、蚕桑、陶瓷方面的汉学书籍,并把一些中国小说、戏曲等译成了法文
车柱环
韩国
1920—
中国古典文学及道教
Robert Hans VAN GULIK
高罗佩
荷兰
1910—1967
中国古代侦探小说创作、中国琴艺与书法、文物收藏与鉴赏
Jaroslav Prusek
Rene Etiemble
艾田蒲
法国
1909—
中西文化交流与比较研究
Rolf Alfre仅包括西藏学,而且还包括汉学与东方学各个方面。在西藏学研究领域中的研究涉及民间文学、宗教、语言、历史、文化、地理、民族、社会、艺术、建筑、神话和风俗等
Stanislas Julien
谢和耐
法国
1921—
中国社会和文化史研究
Jean Francoise Foucquet
富凯(傅圣泽)
法国
1665—1741
博览群籍,儒、道、诸子,古代经典,近人注疏,尤其是协助白晋对《易经》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研究
Jean Pierre Abel Remusat
雷慕沙
法国
1788—1832
对古代中国哲学理论、汉语语言、中国古代文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尤其是中国古代小说领域成就更为突出
青木正儿
日本
1887—1964
中国文学、中国戏曲、中国风俗
狩野直喜
日本
1868—1947
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学、戏曲
松枝茂夫
日本
1905—1995
中国文学研究、《红楼梦》研究、中国文学翻译
藤堂明保
日本
1915—
中国语学研究、汉语教育
田中谦二
日本
1911—
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戏曲
武内义雄
日本
1886—1966
在佛教、道教、敦煌学、语言学、中国古典文学等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从研究敦煌经卷始,继之及于禅宗、禅意诗、文人诗。尤其是评介中国古典诗歌深入细致,推动了法国中国文学研究的发展
Paul Pelliot
伯希和
法国
1878—1945
精通汉、满、蒙、藏、阿拉伯、伊朗语和其他东方语言,主要研究方面为中亚史、蒙古史、中西交通史尤其是明末清初西洋文化东渐史等
经济学
Patrick Hanan
韩南
美国
1927—
中国古代文学
Paul A. Cohen
柯文
美国
1934—
中国近代史
Philip Alden Kuhn
孔飞力
美国
1933—
晚清中国近代史、海外华人移民史
Robert G. Henricks
韩禄伯
美国
1943—
中国宗教与思想文化
Samuel Wells Williams
Marcel Granet
葛兰言
法国
1884—1940
运用社会学理论及分析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宗教和礼俗,而且主要致力于中国古宗教的研究
Nicolas Trigault
金尼阁
法国
1577—1629
涉及中国政治、历史、教育、宗教、汉语语音等方面
Paul Demieville
戴密微
法国
1894—1979
赤冢忠
日本
1913—
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代哲学
渡边欣雄
日本
1947—
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风水学
福井康顺
日本
1898—1991
中国哲学思想史
荒川清秀
日本
1949—
汉语言学
吉川幸次郎
日本
1904—1980
中国文学、历史
井上靖
日本
1907—1991
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题材小说创作
鹿地亘
日本
1903—1982
Klas 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
高本汉
瑞典
1889—1978
汉语音韵学、方言学、词典学、文献学、考古学
Torbjorn Loden
罗多弼
瑞典
1947—
侧重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中国历史文化,在此基础上,又专攻朱熹和戴震哲学
Алексей Петрович Рогачев
Joachim Bouvet
白晋
法国
1656—1730
最突出的成就是对《易经》的系统研究
Joseph de Premare
马若瑟
法国
1666—1736
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学
Joseph-Francois –Marie-Anne de Moyriac de Mailla
冯秉正
法国
1669—1748
精通满、汉语言,主要研究中国历史、文学,《中国通史》就是其在历史研究方面的成果
普实克
捷克斯洛伐克伐克
1906—1980
对汉学的研究涉猎很广,从一般地对文学材料和文学史的研究,到对一些问题的归纳与提出,涉及文学最本质的东西,能够从亚洲的主流甚至世界的主流看中国文学,对现代文学的主体性和个性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对传统的叙事性文学的艺术性与读者的关系问题也进行了研究
Benjamin I. Schwartz
福兰阁
德国
1863—1946
主要研究中国历史,出版《中国通史》
Richard Wilhelm
卫礼贤
德国
1873—1930
翻译中国古典经籍,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Wilhelm Grube
顾路柏(又译顾威廉)
德国
1855—1908
中国文化与文学
Wolfgang Bauer
鲍吾刚
德国
1930—1997
中国哲学史、思想史
史华罗
意大利
1943—
长期致力于中国历史,尤其是明清史的研究,从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进入明清文学史领域,但并不仅仅从经济基础研究中国,而是从“情感”变化研究入手,进入上层建筑的核心“文化”意识,力求论证明清时期中国社会意识的变化及其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