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发展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
1、做好国家和省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区域地质调查、区域物化探、矿调工作、水工环境地质调查
2、做好矿产勘查工作:重点以前找铁煤为主向找多金属矿转移,做好铜铅锌钼等多金属矿产勘查工作,并适度进行三稀矿产的调查评价。
3、向有关部门提交各种地质调查、勘察报告,提供相关的数据和资料,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功能地质技术服务。
4、围攻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好基础地质工作:如基础地质图的编制、地球化学图、环境评估图等。
做好全省地质灾害调查、防治设计与评估等工作以及相关业务咨询与研究。
5、承揽社会地质勘查、工程勘察施工和从事其他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6、负责国有资产的合理使用和保值增值。
7、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和职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保持队伍稳定。
职责分类绩效目标:
以部门“三定”方案和省委、省政府赋予的部门职责为基础,根据地质地质工作需要和“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十二五”规划”、河北省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
河北省地矿局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求,充分发挥地质工作
“资源基础、工程基础、环境基础”三大基础作用等相关要求,划定: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地质勘查工作、地质政务管理3类部门职责及8项活动:
职责一: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主要包括区域地质(区域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水工环、基础测绘等工作)、地质监测及地灾调查(地质环境监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
职责二: 地质勘查工作: 主要包括地质勘查规划(编制全省矿产资源中长期战略规划)、矿产勘查(矿产勘查的异常查证、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各阶段工作)、水工环地质勘查(中大比例尺或矿区的相关水工环境地质调查、供水水源地勘查与矿泉水资源调查、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旅游地质调查评价)、基地及装备建设(勘查装备、仪器、化验室分析测试仪器的更新维护,实物地质资料的整理保管、二次开发;地质资料管理与数字化建设,地勘单位基地的新建与维护,技术队伍建设);
职责三:地质政务管理:主要包括综合业务管理(做好全省地质矿产资源基础信息和资源利用情况、变化趋势的动态数据收集、技术处理、预测分析和矿产资源长远规划,矿产资源节约利用、矿山保护、重要矿产开发研究;开展与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的科学研究、引进推广)、综合事务管理(做好地质矿产勘查开发相关综合性事务管理,保证行政工作高效有序运行)。
部门职责-工作活动绩效目标
部门基本情况表
河北省地矿局
2016年度预算公开情况说明
一、部门预算安排总体情况2016年度全年预算收入145366.33万元,其中:财政拨款127394.30万元(含事业费限额84846.29万元、非限额30551.96万元、专项收入1367万元、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8765万元、中央财政732.05万元、基金预算拨款1132万元)、财政专户资金1707.80万元
(两校学费住宿费收入),其他收入15987.97万元。
2016年度全年预算支出145366.3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12907.76万元(人员经费104953.20万元、日常公用经费7954.56万元)、项目支出16908.25万元(其中:中央项目732.05万元、基金项目1132万元)、其他支出15550.32万元。
二、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局机关经费支出2187.87万元。
三、政府采购及“三公“预算:全年政府采购预算2481.18万元,“三公”经费预算773.32万元(其中:出国费30.24万元、公车运行费462.09万元、公务接待费83.52万元、会议费63.30万元、培训费134.17万元),较2015年度减少229.08万元,主要原因,一是随着国家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及大气治理的背景下,年度承担项目的变化;二是八项规定后,所属地勘单位“三公”经费实际发生额的减少。
四、名词解释: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指省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二)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三)基本支出:指为保障单位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四)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五)机关运行经费: 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维修费、专用材料及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注:我局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