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垫铁安装技术在TW713/6纺丝卷绕机安装的应用

无垫铁安装技术在TW713/6纺丝卷绕机安装的应用

无垫铁安装技术在TW713/6纺丝卷绕机安装的应用摘要:纺丝卷绕机安装水平度要求高,通过对底盘结构分析,采用压板和支撑螺栓组成水平调节工装和固定工装,实现基础底盘的调节与固定,确保卷绕机的安装精度。

关键词:基础底盘调节工装固定工装二次灌浆在化纤生产过程中,连绵不断的长丝需要从前一个工序顺利地转移到后一个工序(熔体增压输送、熔体计量、纺丝卷绕等)去进一步加工,卷绕机就是实现长丝生产最终产品的卷装工作。

安装质量直接影响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成型与包装质量,在安装施工过程必须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保证机组的空间指标位置、纵横水平度、垂直度等安装工艺要求。

高速直接纺丝生产使用的卷绕机,单台卷绕机配置6组卷绕位,卷绕机主要由卷绕机基础底盘、卷绕机机架、导丝辊/牵伸辊、卷绕头等部件组成,单台整机外形尺寸长L5200mm、宽W3035mm、高H2355mm,总重6.8t,卷绕速度3000~4000m/min。

基础底盘的结构型式采用整体结构,如图1:TW713/6卷绕机基础底盘结构布置图所示。

多个卷绕位的卷绕头底盘和机架底盘通过型钢焊接成一个整体,每两个卷绕位的共用一组公共底盘。

TW713/6卷绕机六个卷绕位由三组底盘组成。

整体式底盘的特点是承载力大,安装时操作方便,安装后灌浆一次完成,安装质量易于控制和保证,但底盘加工精度要求高,整体焊接完成后采用刨床精加工结合面、然后采用钻床加工安装螺孔,确保设备的安装精度由基础底盘来保证。

1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1.1 施工工艺流程卷绕机基础底盘安装是卷绕机安装质量保证的基础;每组底盘设置四组水平调节工装,实现整体水平度的调节,设置六组固定工装,保证在二次灌浆时的牢固定位。

卷绕机的机架用螺栓连接固定在基础底盘上,卷绕机的定位尺寸、水平度、垂直度要求均由基础底盘的安装精度来保证,因此基础底盘安装工艺必须按照图2基础底盘安装工艺流程进行。

1.2 基础检查用钢卷尺测量基础底盘的基坑尺寸:如图3基础检查图所示,长L5800±20mm、宽W3600±20mm、深H170mm,基坑中心纵横坐标位置偏差:<10mm。

用水准仪测量坑底表面平面度:最大高低差不大于10mm。

1.3 放线1.3.1 横向基准线的确定横向基准线用来确定卷绕机前后位置,卷绕机找正时,以组件中心线作为定位基准,使用两组吊线工具从组件腔吊线坠确定卷绕机基础底盘的横向坐标位置,基础底盘的定位标志与线坠对准,误差不大于0.20mm;在基坑顶面拉设一根φ0.5mm的钢丝(钢丝与纵向基准线重合)。

钢丝固定与张紧方法如图4钢丝固定与张紧所示。

基础底盘横向找正的划线位置与钢丝位置的确定如图5划线与拉线位置所示。

在距离标识位置0.4mm处为划线位置,采用直角尺测量,在距离划线位置0.25mm处为拉线钢丝位置,每组至少测量两组数据。

1.3.2 纵向基准线的确定纵向基准用来确定卷绕机左右位置,及第1个卷绕位的中心位置,以纺丝生产线的左端或右端为基准,确定卷绕机的纵向基准位置,使用一组吊线工具从组件腔吊线坠确定卷绕机基础底盘的纵向坐标位置,基础底盘的定位刻线标志于线坠对准,误差不大于0.20mm。

1.3.3 标高基准点的确定根据建筑物标高基准点确定基础底盘的标高基准点,同时复测基础底盘顶面与侧吹底盘底面的垂直距离H4365±2.0mm;建筑结构柱的标高线,其值一般比楼面标高500mm或600mm。

在便于观测的一柱上取该线上一点作为标高基准点,整个厂房内只可选1个点,通过水准仪由此点再作几个参考点,以方便复测使用用。

1.4 底盘吊装就位按照底盘编号及对应的放线位置就位,搬运时采用两台液压推车水平运输,注意底盘上表面不得发生磕碰和划伤。

1.5 底盘初平找正按照纵横放线位置要求,Ф12×300采用撬杠进行拨动调整,初平坐标位置允许偏差用钢板尺测量不大于2mm。

用水准仪测量顶面水平度不大于1mm。

1.6 水平调节工装原理及结构,如图6水平调节工装所示,固定螺母与基础底盘的槽钢焊接,利用水平调节螺栓的左右旋转,实现基础底盘的微量调节。

在水平调整螺栓底部设置钢制垫板,用于传递基础底盘的重力。

1.7 固定工装原理及结构,如图7基础底盘安装固定工装所示,通过胀锚螺栓的旋紧,将杠杆压板向下收紧,实现基础底盘的固定目的,采用三螺母-螺杆调节法,保证压板处于水平状态,保持基础底盘受压力保持垂直向下,基础底盘不产生侧向位移。

1.8 底盘精平找正1.8.1 基础底盘位置精找使用两组吊线工具从组件腔吊线坠确定卷绕机基础底盘的横向坐标位置,复测放线钢丝位置,用直尺量测量线锤至基准线的横向误差不大于0.20mm。

使用一组吊线工具从组件腔吊线坠确定第1个卷绕位的中心位置,一组吊线工具从组件腔吊线坠确定最后1个卷绕位的中心位置,用直尺量测量线锤至基准孔的纵向误差不大于0.30mm;用直尺量测量中间底盘各卷绕位的纵向位距,位距允许偏差为±0.30mm。

1.8.2 基础底盘标高调节基础底盘的设计标高与一楼地面相同,为±0.0,要求基础底盘表面与地平面高度差在0~3mm之内。

以便于卷绕头的安装和日后维修,由于土建工程施工误差相对较大,基础底盘与地面会发生不平的现象。

安装时以生产线操作侧的地面平均标高作为底盘的标高基准,用水准仪测量检查。

再向下170mm作为标高的调节基准线。

1.8.3 基础底盘水平调节利用水平调节工装及水准仪进行,边调节、边测量、边记录;每组测量6点,基础底盘上表面水平度允许偏差0.1L/‰全长≯0.5mm。

1.8.4 最终复测纵横位置、标高、水平度调节完成后,利用固定工装紧固基础底盘,由一人操作,用力矩扳手依次复测紧固力矩,再次复测纵横位置、标高、水平度,达到精度要求后办理工序交接。

1.9 底盘表面处理基础底盘顶面是精加工面,为了避免二次灌浆的污染、锈蚀,在精加工面涂抹一层钙基润滑脂,在润滑脂上贴上一层防护薄膜,用M16×20螺栓临时封堵卷绕头的连接螺栓孔。

1.10 二次灌浆1.10.1 灌浆料的基本要求根据卷绕机的运行工况,要求浆料不泌水,在水灰比很低的情况下,仍有很大的流动性,可填充全部间隙。

早强高强在72h能够达到设备安装条件;具有微膨胀,确保连接工装和钢结构底盘以及新老混凝土牢固结合,达到无收缩、粘结强度高的目的,由于卷绕机是长期不间断运行,要求基础具有一定的吸振、抗交变载荷的能力,同时对基础底盘具备一定的抗腐蚀能力。

1.10.2 灌浆料的选择卷绕机基础底盘的二次灌浆不同于一般的设备地脚螺栓,主要在灌浆体积较大,浆料的流动性相对设备地脚螺栓灌浆而言就显的不重要,要求灌浆料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无收缩性和快速凝固等特点,因此,通过综合分析评价,选用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研制成功UGM 型无收缩高强灌浆材料。

标准36组卷绕位生产线,机基础底盘需要浆料10.65m3,浆料配比为:水泥(硅酸盐水泥)∶膨胀剂(UEA干粉膨胀剂)∶砂∶水(室温自来水)∶添加剂(高效减水剂adva粉剂)=450∶50∶500∶130∶0.34%。

1.10.3 二次灌浆工艺(1)坑础处理。

清扫基坑表面,不得有碎石、浮浆、灰尘、油污和脱模剂等杂物。

灌浆前24h,采用清水对基坑上表面及四周应充分湿润。

灌浆前1h,吸干基坑内部积水。

(2)浆料备置。

由于基础底盘灌浆空间较大,为了增加基础强度,在UGM浆料中添加5mm~l0mm粒径的石子,配合比为:UGM/石子/水=1∶0.5∶0.2。

拌和用水采用饮用水,水温以5℃~40℃,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2min,搅拌充分后备用。

(3)浆料浇灌。

采用自重法灌浆方式,即将浆料直接自基坑上口灌入,完全依靠浆料自重自行流平并填充整个灌注空间;使用小振动棒捣实浆料,局部采用人工插捣,以确保浆料能充分填充各个角落。

赶出气体,确保灌注密实,稍干后,把外露面抹平压光。

(4)养护。

灌浆完毕后30min内,立即喷洒养护剂,覆盖塑料薄膜并加盖岩棉被等养护,灌浆层终凝后立即洒水保湿养护。

冬季施工时,养护措施还应符合现行GB50204—20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2 质量控制措施(1)施工前对所有参加安装的人员,特别是安装钳工和测量工、基础二次灌浆人员进行全面的作业指导书交底工作,主要内容应该包括,施工程序与方法,执行的标准与规范,达到的质量目标与各项参数要求,填写的施工记录及过程的确认人员与方式。

(2)所有用于安装过程的监视与测量设备,在使用前必须确认在检测有效期内,特别是关系到安装最终精度的水准仪、水平仪、平尺等测量设备,必须保持其确认的记录。

(3)用于实体安装的所有材料,必须严格按标准和设计的规格、型号进行采购与检验,入场使用前必须向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报验认可。

(4)基础底盘精平找正时,四周设置围栏,控制无关人员的流动,四周20m范围内不得有机械振动的干扰,二次灌浆时,温度不得低于5℃。

(5)施工过程严格三检工作的规范性,控制工序质量,在最终精平后,各项数据必须经停止点确认方签字认可,办理隐蔽工程记录后,方可转序。

3 结语卷绕机基础底盘无垫铁安装技术的基本特点就是采用工装,实现底盘的水平调节和固定,与预留地脚螺栓孔安装工艺、预埋地脚螺栓安装工艺相比较,对标准24卷绕位生产线卷绕机基础底盘安装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分析,可以看出无垫铁安装工艺的综合指标比其他安装工艺优良,也存在施工过程操作技术难度相对较高,可以通过施工前的专项技术培训、施工技术交底、强化过程控制,提高作业人员的熟练程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