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构造设计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建筑构造设计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造


优点
缺点
预制桩 质量保证、不受施工条件限制
用钢量大、噪音大
灌注桩 施工快、造价低
爆扩桩
设备简单、施工块、劳动强度低、 投资少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构造设计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 造
PPT文档演模板
•打桩法
建筑构造设计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 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构造设计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 造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构造设计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 造
PPT文档演模板
•比萨斜塔倾斜的原因 • 在河流的入海口,地基 •土为沙质淤泥,高压缩性; •地下水位的季节性涨落。
建筑构造设计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 造
• 当存在相邻建筑物时新 •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不宜大 •于原有建筑物的基础;
• 否则,L=(1~2)H;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构造设计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 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构造设计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 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构造设计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 造
2.1.2 基础的埋置深度及其影响因素
•2.1.2.1 基础的埋置深度 由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
称为基础的埋置深度,简称基础的埋深 (图2.2)。埋深大于等于5m为深基础,小 于5m为浅基础。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构造设计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 造
人工地基的加固方法
压实法 换土法 打桩法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构造设计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 造
压实法
n 夯实法
采用人工夯,低能夯实机械、碾压或振动碾压机械对比较疏松 的表层土进行压实。也可对分层填筑土进行压实。
n 重锤夯实法
重锤夯实就是利用重锤自由下落所产生的较大夯击能来夯实浅 层地基,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壳层,获得一定 厚度的持力层。
2.1 地基与基础的概念
•2.1.1 地基与基础
基 础:建筑物上部承重结构向下的延伸和扩大,它承受 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连同本身的重 量一起传到地基上。
地 基:承受由基础传来荷载的土层,不是建筑物的组成 部分。(岩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人工填土)
其中:持力层:具有一定的地耐力,直接承受建筑荷载, 并需进行力学计算的土层。
下卧层:持力层以下的土层。(图2.1)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构造设计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 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构造设计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 造
地基按土层性质不同,分为天然地基和人 工地基两大类。
天然地基:凡天然土层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不需 经人工加固或改良便可作为建筑物地 基
人工地基:当建筑物上部的荷载较大或地基的承 载力较弱,须预先对土壤进行人工加 固或改良后才能作为建筑物地基
本形式。 n 砖条形基础
砖条形基础一般由垫层、大放脚和基础墙
三部分组成。大放脚的做法有间隔式和等高
式两种(图2.5)。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构造设计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 造
n 毛石基础 毛石基础是用毛石和水泥砂浆砌筑而成,
其剖面形状多为阶梯形 (图2.6)。 n 混凝土基础
混凝土基础是用不低于C15的混凝土浇捣 而成,其剖面形式有阶梯形和锥形(图2.7)。
建筑构造设计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 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构造设计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 造
2.1.2.2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
n 土层构造情况 n 地下水位(图2.3) n 冻结深度(图2.4) n 相邻建筑物基础 n 其他因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构造设计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 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构造设计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 造
n 机械碾压法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构造设计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 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构造设计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 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构造设计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 造
换土法
n 换填法
就是将表层不良地基土挖除,然后回填有较好压密特性的土进 行压实或夯实,形成良好的持力层。
n 振冲置换法
利用专门的振冲机具,在高压水射流下边振边冲,在地基中成 孔,再在孔中分批填入碎石或卵石等粗粒料形成桩体。
建筑构造设计第二章基 础与地下室构造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3
建筑构造设计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 造
•本 章 内 容
2.1 地基与基础的概念 2.2 基础的类型和构造 2.3 地下室的类型与构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构造设计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 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构造设计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 造
n 无筋扩展基础: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 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制成的墙下条形基 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n 扩展基础: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柱下独立基础 和墙下条形基础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构造设计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 造
2.2.1 条形基础
条形基础:基础沿墙体连续设置成长
条状,是砌体结构建筑墙下基础的基
• 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 •取分段施工,设临时加固支 •撑,或加固原有建筑物地基。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构造设计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 造
: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 毛石混凝土基础、灰土基础和钢筋混凝土基础
n 按构造形式分:条形基础、独立基础、井格基 础、筏式基础、箱形基础和桩基础等
n 夯(挤)置换法
利用沉管或夯锤的办法将管(锤)置入土中,使土体向侧边挤开, 并在管内(或夯坑)放人碎石或砂等填料。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构造设计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 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构造设计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 造
打桩法
建筑物荷载很大,地基土层很弱,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采用。 桩基由承台和桩柱组成。 按施工方法分为:预制桩、灌注桩、爆扩桩。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构造设计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 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构造设计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 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构造设计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 造
PPT文档演模板
建筑构造设计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构 造
n
钢筋混凝土基础因配有钢筋,可以做得宽 而薄,其剖面形式多为扁锥形(图2.8)。当房屋 为骨架承重或内骨架承重,且地基条件较差时, 为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避免各承重柱产生不 均匀沉降,常将柱下基础沿纵横方向连接起来, 形成柱下条形基础(图2.9)或十字交叉的井格基 础(图2.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