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语文试卷(B)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
一、填空题
1 . 请你读一读下面的短文,把文中空白处应填的内容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诗词话《三国》
三国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常常被历代文人墨客作为吟咏的题材。
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武侯祠,人们把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句“淡泊以明志, A 。
”刻在门柱上,以纪念这位三国时期集智慧与忠义于一身的一代名相。
“诗圣” B 感叹诸葛亮的壮志未酬,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 C 。
”的诗句。
在滔滔东去的长江之畔,宋代文豪 D 以万古心胸引出怀古思绪,写下了传颂千古的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 E 。
”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既描绘了赤壁的雄伟风光,也画出了 F 的英姿勃发,江山形胜与英雄伟业融为一体,不愧为宋词中的扛鼎之作!
在浪涛翻涌的北戴河之滨,一代领袖毛泽东纵笔挥毫,“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勾勒出魏武帝 G 策马扬鞭的雄姿。
曾经登临碣石山的魏武帝,不仅在战场上叱咤风云,也在文坛上独树一帜,他用“老骥伏枥, H ”的诗句抒写了自己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三国,一段风云变幻的历史;
三国,一首跌宕起伏的乐曲;
三国,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A B C
D E F
G
H
2 . 组词。
好(_______)娃(_______)经(_______)
如(_______)洼(_______)练(_______)
3 . 课文内容。
1、按课文内容填空。
“他转念又想:世上本来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就像天上的月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样,哪里会_____________呢!”句子中的“他”是指_________。
我还想到了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跟月亮有关同时又是思乡的一首诗《_______________》。
每当天气晴朗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倒映在_________,构成了一幅幅________________,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呢。
2、通过这半学期的学习,我又认识了许多名人。
有__________的林则徐,有励志学画的___________,有“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 ”的文天祥……
4 . 看图猜寓言故事,写在下面的括号里,并根据提示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读过寓言故事__________,我从中明白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表达
5 . 变陈述句。
我怎么能够接受外祖母去世的事实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忽然,我发现妈妈就站在我们身后,微笑着望着我们。
我大声说:“公主被我们救出来了,救出来了!在这儿,在这儿!”我抱住了妈妈。
大家跟着一起叫喊着,欢呼着。
真的,那时候,连我也忘记了她是我的妈妈!
6 .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忽然——(______)望——(______)
7 . 妈妈为什么微笑着望着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我”为什么会“忘记了她是我的妈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贝多芬
①乡下一家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
他正闭目(观赏玩赏欣赏)楼上(优良优美优秀)的钢琴声。
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他仿佛看见珠子在滚动,高的时候他仿佛听到雷鸣振撼着大地。
②“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
忽然,“滴”的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
他睁开眼往天花板瞧去,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
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来人呀!来人呀!”
③“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跑进来。
④“楼上是谁,怎么往天花板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
⑤服务员看着漏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
⑥“哦!是贝多芬!难怪弹得这样好!”旅客一听这句字,怒气立刻消了大半。
⑦“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漏下来呢?”
⑧“不,不!你不要(搅扰打扰干扰)他,我自己看看吧。
”
⑨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见贝多芬正全神贯注地弹着。
琴边放着一盆水。
他正在纳闷,突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
啊!原来贝多芬苦练得连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
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
顺着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⑩这位旅客站了很久才离开,当他下楼时,不禁暗暗(赞叹赞美赞颂)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 用“√”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10 . 填空回答问题。
第一自然段中的“他”是指__________;第八自然段的“他”是指__________。
11 . 默读第一自然段中的最后一句,用“——”线画出实在事物;用“~~~~~”画出由此产生的联想。
12 . 联系全文,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旅客生气的原因是板缝滴水滴进他的眼里。
(___)
(2)旅客怒气消了大半的原因是服务员答应关照楼上客人不要让水漏下来。
(___)
(3)板缝滴水是贝多芬用冷水冷却发烫的手指,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板缝滴到楼下。
(___)(4)客人赞叹贝多芬的原因是贝多芬的琴声像珠子在盘中滚动,像雷鸣振撼着大地。
(___)
13 . 把下面的中心思想补充完整。
文章通过一位旅客在旅店里的所见所闻,赞美了贝多芬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14 . 结尾处顾客会说写什么?请发挥想象在空线上补写出人物的语言。
四、信息匹配
15 . 选词填空。
突然果然居然
1、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到了下午,(__________)下雨了。
2、我正在看书,(__________)电话响了。
3、这部电影很有意思,他(__________)没看懂。
期望愿望
4、这次作文比赛中,王老师对我抱有很大的(__________)。
5、在这次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是我最大的(__________)。
16 . 用“√”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热血沸腾(xuèxiě)大如磨盘(mómò)坚强不屈(qiáng qiǎng)
血的教训(xuèxiě)好事多磨(mómò)强词夺理(qiáng qiǎng)
五、书面表达
17 . 习作展示。
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片绿叶可以显示大地的生机……平凡的小事,常常使人受到启发,有所感悟。
请你选择一件经历过的事情,把它写下来。
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及从中得到的感悟。
六、书写
18 . 读拼音,写词语。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2、
3、
4、
二、语言表达
1、
三、现代文阅读
1、
2、
四、信息匹配
1、
2、
五、书面表达
1、
六、书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