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公文写作总结

大学公文写作总结

大学公文写作总结 篇一:提高公文写作水平的几点体会 提高公文写作水平的几点体会 我1999年7月调入组织部工作,20XX年8月起担任组织组长职务,在组织组长的岗位上一干就是6个年头。期间经历了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6批固本强基工程活动,2次县委换届,2次镇级换届,2次村级换届。今年又经历了学习实践活动和不亚于村级换届工作任务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工作。在这些重大的政治任务中,起草多少个文件,组织多少次会议,撰写多少个领导讲话,和主持词,编印多少份业务性培训指导资料,大家可想而知、、、、、还不包括一年一度的“七一”表彰讲话、每次运动的《工作简报》的编发,每年初组织工作三个例排性文件、阶段性的工作汇报、年终组织工作检查的组织、一年一度的村党支部书记的培训等等,可以说,担任组织组长的6年,是经受公文写作考验的6年,也是自己得到培养锻炼的6年,在这里,借此机会,感谢梁部长给我一个锻炼提高自己的机会。也许是因为有这样一个经历,梁部长叫我今天在这里为大家谈谈怎样提高公文写作水平。在座各位有不少我的前辈和师傅,也 有不少公文写作方面的高手,在这里只能班门弄斧,谈谈个人回顾几年工作实践的一些体会,以期抛砖引玉,希望 得到大家更多的帮助和斧正。 要提高公文写作水平,我的体会是要做到五个字“勤、活、积、博、思”。 一、勤:即勤于学习、勤于动笔、勤于投稿(三勤)。“勤能补绌,笨鸟先飞”这是我任何时候在任何岗位干任何工作都谨记住的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人从呱呱落地来到人世开始,我想大家的起点都是一样的(当然是指健康的婴儿,大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至于后来的差别,我想就在于勤奋的程度和努力的方向不同。即使我笨一点,但我勤奋,可以补回来;即使我笨一点,但我先行一步,又可以补回来,笨鸟先飞早入林就是这个道理。干任何工作都一样,从事公文写作也不例外。应该讲,公文写作,无论是担任领导职务,还是从事文秘工作,都免不了经常遇到,尤其是我们从事组织工作的党务干部,文字表达水平也就成了业务能力的主要体现。而要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水平,我想,勤字当头,别无他法,没有什么秘诀可言。首先,勤于学习。这是 提高公文写作水平的前提。不懂就学不懂就问,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进组织部工作之初,在文字写作方面,自己感到压力还是很大的。但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勤,努力学习,掌握其中的要领。因为我深知,在组织部门工作,没有过硬的文字功夫,很难担当重任。所以我十分勤奋学习。从 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学习公文写作的基本功知识。公文在取材立意、布局谋篇上都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在文种、格式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这些规定和要求一般需要通过熟读公文书籍来掌握和了解。所以我看了不少方面的书籍。上次梁部在清华大学学习,专门买了一套公文写作书籍送给我,我如获至宝,专门看了一遍。领导关心,用苦良心。二是学习范文。模仿是学习的重要形式。我们部有一个好传统,就是每年的书面材料都分类装订保存下来。所以每领到一个写材料的任务,领导都指点我们,参考上年度相应的材料或者是有关方面的材料。有得模访就模访,这也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但是模访不是照抄照搬,而是推陈出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形成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有新意的材料。平时,则根据自己所 从事的组织(党务)工作这一行,选择中央文件、领导讲话、行业文件、单位历史文件,报刊上影响较大的、公认的一些好文章精心研读,用心揣摩其思路及语言风格,细心体会其谋篇布局、形式特征。我平时最喜欢看的就人民日报、求是、党建研究这些党内核心时刊的社论,这些社论篇幅不大、字数不多,但逻辑性、层次性非常之强,表达的内容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相当之丰富。这些社论,真是无可挑剔的,看了之后,给自己的启发相当之大。我也十分重视本部内历史文件的学习,我1999年进组织部工作,但1999年之 前的历史文件工几乎翻了一遍,我在调研组任副组长时就翻了一遍。(当时组织工作1995年至1999年的资料都保存在铁皮柜内,我为了弄清楚组织工作究竟是什么咚咚,一年究竟要做哪些工作,过去的历史是怎么样,前人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宝贵经验?怀着这样一个目的,我翻了一遍历史资料,也对组织工作有了一个粗略了解。)三是观察体会经验丰富同志的写作过程。学习写作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要认真体会领导同志、有经验同志从立意构思到谋篇面局,从着手起、反复修改到最终定稿的整个过程,领悟 每一个细节。我进组织部,第一个老师,就是李和清副部长。当时,他任调研组副组长,我任组员。他十分乐意教我,我也十分留意观察他文笔的风格。当时他有一个习惯,每起草一份文稿,他都会将草稿一稿、二稿、三稿夹在一起,我总喜欢拿过来,细细品味,究竟一稿二稿三稿有什么不同,开始是怎么构思的?后来又是怎么改的?哪些地方进行了修改?为什么这样修改?通过一稿二稿三稿的对比,了解整个文稿的形成过程,用心体会领导和同志们精心删改之处,体会“不应该那么写”,明白“应该这么写”的道理,自己从中得到不少启发。我们直接看公文范文、看干干净净的定稿,就不如看经过领导和同志们反复修改的草稿获得的收益更大,提高得更快。这是非常有益的一种学习方法。这是第一勤(勤于学习,为什么要勤奋,如何去勤奋,刚才就讲了 这两样东西)。第二是勤于动笔。这是提高公文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清代唐彪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谚云:‘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盖常做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甚易,为之一则难、、、、、、”意思是说,常写,作文的方法就熟练,即使题目很难,写起 篇二:大学公文写作期末判断题 (√)13、公文的主题词应按照类别词、类属词、文种的顺序,依次标注。 (√)14、“中共xx市委关于xxx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其主题词应标为“市委 任职 免职 通知”。 签发人姓名平行标识在发文字号右侧。(T) 盖章时,应做到上不压正文,下压成文时间。( T ) 版记的各个要素之下均有一条反线,反线的长度和版心的宽度相同。( √ ) 文种选择 (×)15、xx市人民公安局公布禁止赌博的有关规定,形成公文用公告。 (×)17、xx省人民政府向所属县、市人民政府下发《财政部关于严格控制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发放奖金的紧急通知》,应当用指示性通知。 (√)18、xx公司向社会公众告知聘请×××担任该公司常年法律顾问的事宜,应该使用通告行文。 意见适用于对上级机关提出工作建议。( T) 会议记录和会议纪要都是会议的产物,所以它们是一回事。( F) 党政军的重要领导人都可以发布命令。 ( × ) 通报用于反映新情况、新问题,行文强调及时快捷。(T ) 通知具有多种功能,既能“上传”,又可以下达。( F ) 规定与办法的不同点在于规定比办法更具体、精细,所针对事物的规模相对小一些。 ( F ) 决定可以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具有法定的强制力。(T )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会议精神或者情况的公文。( √ ) 函是平行文,故不能用于向上级的请示或向下级的批复。 ( × ) 批复的主送机关是下级机关。(F ) ××总公司用通报行文拟宣传奋不顾身抢救落水儿童的青年工人的事迹。(F) 呈转类建议意见需要呈报上级机关审定并请求批转有关单位执行的意见。(T ) 县文化局向财政局要求拨款建宿舍款项用请示行文。( F) 《农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之路——贸工农一 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的调查》是一份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 F ) 中共××市委与市委宣传部就学习贯彻中共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精神,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联合向下发出通知。( T )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F) 主送机关 (×)10、所有公文都必须写明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只能位于公文标题之下,正文之上。 ( √ ) 通常一件公文只有一个主送机关,防止多头主送。( F ) 上行公文的主送机关一般只能有一个,下行公文的主送机关可以根据需要确定一个或几个。 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写明两个主送机关。( F) 合同 (√)31、违约责任是指当事人不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所要承担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33、在合同中,当事人双方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叫标的。 签订合同不仅是经济活动,同时又是法律行为。 合同的标的物只能是有形的。 几个机关联合发文,应当在公文版头部分标明几个机关的发文字号。(F) 级别低的机关可以和级别高的机关联合行文。(F) 学校行政和党委可以联合发文。( F ) 中共××市委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下发通知。( F ) 请示 请示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 T ) 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和领导人。( F ) 请示可以一文多事。( × ) 请示可以事后行文(F) 请示的内容必须是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之内的事。( F ) 抄送 ×市×区区属图书馆为办好图书事业,满足该区群众读书的要求,特向区政府请示增加经费,并将该请示抄送该区人事局、劳动局、物价局、财政局。( T) 行政公文的主送或抄送一般不能是个人。(√) ×市×工业总公司因×事向市政府请示,并将该请示抄送于该厂办公室。( F ) 某市教育局向直属的各单位下发工作通知,抄送于市政府办公室。(F) 某县人事局向下属各单位下发年终考核工作通知,并抄送于该县政府办公室和局办公室。( F×市×工业总公司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