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第1讲一名词解释

物流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第1讲一名词解释

物流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第1讲
一名词解释
1.商流
商品所有权转移的活动称为商流。

商流活动一般称为交易。

2.物流
物流是指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这种转移既要通过运输或搬运来解决空间位置的变化,又要通过储存保管来调节双方在时间节奏方面的差别。

3宏观物流:
宏观物流是站在国民经济整体的角度来观察的物流活动,研究国民经济运行中的物流合理化问题。

宏观物流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其主要任务是制定产业政策和市场法规,负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物流事业的发展创造宏观环境,促进全社会物流活动的合理化和效率化等。

4中观物流
中观物流是从一个地区或部门、行业的角度来观察的物流活动,研究一个地区或部门、行业在经济活动中的物流合理化问题,如城市物流合理化问题、粮食合理化问题等。

5微观物流:
微观物流也就是企业物流,是伴随着工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展开的,作为企业生产经营一部分的物流活动。

微观物流研究是以个别企业为对象,研究个别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物流合理化问题。

6社会物流:
企业外部物流活动的总称。

社会物流包括企业向社会的分销物流、购进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等,也称为大物流或宏观物流。

7国际物流:
国际物流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是随着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国际贸易而发生的商品实体从一个国家流转到另一个国家而发生的物流活动。

8企业物流
企业内部的物品实体流动。

企业内部物流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工作和生活中所发生的加工、检验、搬运、储存、包装、装卸、配送等物流活动。

9供应物流
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时,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实体流动。

10生产物流
生产物流是生产过程中,原所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

生产物流是指企业在生产工艺中的物流活动。

11销售物流
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出售商品时,物品在供方与需方之间的实体流动。

销售物流是企业为保证本身的经营效益,不断伴随销售活动,将产品所有权转给用户的物流活动。

12回收物流
回收物流(GB):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13废弃物物流
废弃物物流(GB):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14国内物流:
国内物流是指在一个国家内发生的物流活动,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局限在一个国家内。

15物流合理化
是指设备配置和一切活动趋于合理化的物流过程。

所谓合理化就是对物流整体系统进行调整改进的优化,目的是达到以尽可能低的物流成本,获得尽可能高的服务水平。

二、简答题
1.商流和物流存在怎样的关系?
商流和物流都是流通的组成部分,二者结合才能有效地实现商品由供方向需方的转移过程。

商流和物流关系密切,相辅相成。

2.流通的内容是什么?
流通过程要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产品从生产者所有转变为用户所有,解决所有权的更迭问题;二是要解决对象物从生产地转移到使用地以实现其使用价值,也就是实现物的流转过程。

前者称为商流,后者称为物流。

3.商物分离有哪些优点?
有如下优点:
1)为了营业方便,公司批发站一般设在都市的繁华地区,而配送中心可以设在郊外,工厂之间的大批货物输送较为便利,可以缓和市内交通拥挤的现象。

2)配送中心的仓库规模大,物流作业集中。

3)配送中心实行回路配送,提高了运输设备利用率,降低了运输费用,也改善了对用户的服务质量。

4)商物分离使各部门的职能单纯化,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4.怎样认识现代物流?
用发展的观念来思考,物流就是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而组织社会物质运动的系统活动的总称。

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
1)物流是有目的的活动。

2)物流是社会物质的运动。


3)物流是一种系统的活动。

4)物流是一种有组织的活动。

5.流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如何?
1)流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2)流通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3)流通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支柱。

6.根据物流活动发生的先后次序,企业物流可分为几部分?
1)供应物流
2)生产物流
3)销售物流
4)回收物流
5)废弃物物流
7.物流合理化的作用是什么?
1)物流合理化首先保证了物流经营的利润。

2)物流合理化对物流系统进行了整体优化。

3)物流合理化能协调整体供应链。

4)物流合理化必然能够保证基本的服务水平。

8.流通要解决什么问题?
流通过程要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产品从生产者所有转变为用户所有,解决所有权的更迭问题;二是要解决对象物从生产地转移到使用地以实现其使用价修,也就是实现物的流转过程。

前者称为商流,后者称为物流。

三、问答题
1.物流活动创造哪些价值?
物流活动主要创造两方面的价值,即时间价值和场所价值。

1)时间价值。

(1)缩短时间创造价值
(2)弥补时间差创造价值
(3)延长时间差创造价值
2)场所价值。

(1)从集中生产场所流人分散需求场所创造价值
(2)从分散生产场所流入集中需求场所创造价值
(3)在低价值地生产流入高价值地需求创造场所价值
2.物流在社会经济中的主要起到哪些作用?
社会经济活动由生产、消费和流通活动所组成,其中,流通活动是连接生产和消费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商品经济越是发展,市场范围越是扩大,流通的重要性就会愈加突出。

流通并不只是受制于生产和消费,流通效率的提高、新型流通方式的出现,流通领域的重大变革会对生产和消费产生巨大推动作用。

3.请解释“黑大陆”学说。

著名的管理学权威德鲁克曾经讲过:“流通是经济领域里的黑暗大陆。

”德鲁克泛指的是流通,但是,由于流通领域中物流活动的模糊性尤其突出,是流通领域中人们认识尚不清楚的领域,所以,“黑大陆”说现在转向主要针对物流而言。

4.请解释“物流冰山”说。

“物流冰山”说是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提出来的,他专门研究物流成本时发现,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都不可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因而人们对物流费用的了解是一片空白,甚至有很大的虚假性,他把这种情况比作“物流冰山”。

冰山的特点是:大部分沉在水面之下,而露出水面的仅是冰山的一角。

物流便是一座冰山,其中沉在水面以下的是我们看不到的黑色区域,而我们看到的不过是物流的一部分。

5.请解释“第三个利润源”说。

“第三个利润源”的说法主要出自日本。

“第三个利润源”是对物流潜力及效益的描述。

经过半个世纪的探索,人们已肯定,对……黑大陆”虽不清楚,但其绝不是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富饶之源。

尤其是经受了1973年石油危机的考验,物流己牢牢树立了自己的地位,今后的问题便是进一步开发了。

6.效益背反说和物流整体观念之间的关系怎样?
“效益背反”是物流领域中很经常、很普遍的现象,是这一领域中内部矛盾的反映和体现。

效益背反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也即某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之也如此。

这是一种此消彼长、此盈彼亏的现象,虽然在许多领域中这种现象都是存在着的,但在物流领域中,这个问题似乎尤其严重。

7.物流合理化可归结为几种模式?
物流合理化主要可归结为四种模式:
1)服务水平提高,同时降低成本。

2)提高服务水平,使增加的销售额远远大于增加的物流成本。

3)保持原服务水平和适当降低服务,使成本下降的程度远远大于销售额的下降。

4)建立完善高效的电算化、自动化和现代化的配送中心。

四、论述题
1.试分析影响物流需求的环境因素。

物流活动提供的是一种服务,物流服务作为一种派生需求,其数量和质量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流需求也逐步向多样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影响物流需求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的变化
2)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
3)企业经营合理化带来的影响
4)采购环境的变化
5)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影响
6)流通结构的变化
7)电子商务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