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本采集和送检ppt课件

标本采集和送检ppt课件


标本采集
1.把握时机:血液中许多成分在一天中会出现周期性生理变 化,如胆红素、铁清晨最高;生长激素入睡后出现短时高 峰;血浆蛋白在夜间降低;心肌标志物cTnT、cTnI在发病 后3h开始升高,1-2周逐渐恢复,采血时机4-6h为宜。此 外,还应考虑到饮食、患者状态、用药、输液等情况,一 般在早晨空腹、安静状态、用药和输液前采集标本。 2.选择适当容器:根据项目需要选择相应的促凝管或抗凝管, 适当的混匀等; 3.止血带时间:不宜超过2min,禁止用力在采血部位拍打, 穿刺后患者不要握拳,皮肤消毒后,用干棉签擦干再行穿 刺,静脉穿刺要求一次成功,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4.唯一性标志:建立申请单与标本容器的唯一对应标识。 5.送检:要及时、避免污染。
3.采血前,患者应处于平静状态,不能运动,不能处于激动或恐惧状态, 不能受过冷或过热刺激。
4.采血前禁食8-12h,但禁食不能超过24h;例如胆红素空腹48h可增加 240%,血糖偏低;一般要求晚饭后禁食,次日清晨采血。
5.吸烟饮酒对检验结果都有影响;
6.药物的药理学或毒理学的作用引起生理、生化、病理的变化,从而影 响检验结果;有些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与标本中某些成分作用,或者 与试剂发生反应,或者药物本身带有颜色影响比色反应,从而影响检 验结果。 7.体位变化也影响检验结果。从卧位到坐位或站位时,水分从血液向组 织间隙移动,导致大分子物质蛋白质假性增高。
2.标本的送检:
标本留取后1小时之内必须送检。超过2小 时易造成假阳性,应重新留取标本送检。 标本送达实验室后,应立即接种,不能存 放。
四、便培养标本的采集和送检
1.标本采集:应在发病早期、未用抗菌素前采 集标本。可直接采集、也可用直肠棉拭子采 集。 2.标本送检: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实验室 接到标本后应立即接种。 3.显微镜检查:粪便直接涂片做革兰氏染色, 可作为弧菌、弯曲菌、葡萄球菌、白色念珠 菌等初步筛查。
细菌培养标本采集和送检
标本管理的安全提示
► 标本的采集、运送和处理应在无菌操作和/或
防止污染的原则下进行。 ► 已采集的原始标本都应置于防漏、密封的容 器中运送,并有条形码标识。 ► 带针头的注射器运送标本时,用无菌试管或 其他防护装置套住注射针,再置于防漏塑料 袋中运送。
一、血培养标本的采集和送检
► 标本的采集通常是由医生和护士执行的。临
床标本的正确采集在检验的全部过程中是最 重要的一环,它涉及病人的准备、标本的采 集、选用、处理、运送等,这样一个分析前 过程。
患者准备:
1.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称之为固定生物因素,通过建立相应参考区 间加以解决;
2.患者的状态、饮食、药物称之为非固定生物因素,对这些可变的生物 因素不加以控制,结果可能会出现很大偏差,从而导致错误的判断。
标本合格的标本进行检测不如不进行
检测。”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对于保
证实验室的工作质量至关重要。 ► 保持标本自然状态,才能保证检验质量。它 是分析前的重要质量指标,只有高度重视标 本质量(标本采集的每个环节),才能实现 得到及时的、准确的检验结果和缩短诊治周 期的目的(TAT turn around time).
1.采血时机:最好在发热期间,以正在发冷发热时
为宜,最佳条件是在抗菌治疗前。
2.采血次数及间隔:在急性发热性疾病和急性化脓
性疾病时,需要马上用抗菌素治疗或需要紧急手 术治疗的患者,应立即从两臂分别取1份标本。对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24h内取血3次,每次间隔 ≥30分钟,必要时次日在做2次。对发热不明的两 次抽血间隔≥60min,必要时24~48h后再抽血2次。 据统计1次抽血阳性率10.8%,2此抽血阳性率 14.8%。

分 类
6 5 4 3 2 1
白细胞/扁平上皮细胞 白细胞 <25 >25 >25 >25 10~25 <10 扁平上皮细胞 <25 <10 10~25 >25 >25 >25
4.显微镜检查初步报告:在对标本质量检查 的同时,可以作出初步病原学参考诊断, 如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球菌或 杆菌等。 5.分离培养:最好接种三种培养基,即血琼 脂培养基、巧克力琼脂培养基、麦康凯琼 脂培养基(中国篮)。 6.特殊要求的作特殊处理:如抗酸染色等。
三、尿培养标本的采集和送检
1.标本采集的基本要求: ► 在应用抗菌素之前或停药5d以上; ► 尿液应在膀胱停留6—8h以上; ► 留取标本次数不能少于3次; ► 留取标本必须保持清洁,不能有任何外部污 染; ► 留尿的方法:清洁排尿法、膀胱穿刺法、导 尿法、肾盂穿刺法等。
(1)清洁排尿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易造 成假阳性的方法,有很多注意事项需要患者按要求 认真去做,更重要的是我们医务人员要耐心详细告 知病人如何去做。用肥皂水清洗外阴,然后用清水 冲洗尿道口;女患者要将阴唇分开清洗,男患者要 将包皮翻转清洗,排出前段尿,留取中段尿。婴儿 要做阴部消毒,将无菌瓶对准尿道,用橡皮膏固定。 (2)膀胱穿刺法:是避免尿道正常菌群污染的最 好采集方法。 (3)留置导尿法:用消毒剂严格消毒导尿管和引 流管连接处,用注射器穿刺导尿管吸取尿液,不能 打开尿管放出留取,也不能用引流袋中的尿液作为 标本。
3.采血部位:多次采血应在不同部位,一是避免污
染,二是在不同部位取血,2次分离出同样菌种才 是确定病原菌的有力证据。
4.采血量:
成人10ml;儿童5ml;婴幼儿2ml;
5.无菌操作:从皮肤消毒、标本采集、运送、分离
各环节都要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污染。用头皮针 抽血时,应更换针头再将血注入培养瓶。
6.送检:在20℃室温下存放不应超过2小时,要求在
低室温下要及时送检。
二、痰培养标本的采集和送检
1.标本采集:要求患者清晨留 取,先用清水漱口三次, 之后用力自然咳出。 2.标本运送:标本直接吐在专 用痰盒内立即送检,最好 在20min内送达细菌室。 3.标本质量:显微镜涂片检查
1~3类为唾液不做培养,重留标本; ► 4~5类为合格标本; ► 6类为气管穿刺液,如未见到WBC,而扁 平上皮>10/LP,也应重新留取标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