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本课程设计是数字逻辑电路知识的简单应用,利用计数器、译码器和与门、或门、与非门等门电路制作一个逆计数器。
通过外部的开关控制,可控制不同的功能,本设计关键在于对计数器、门电路、译码器的运用和个人的逻辑思维。
利用计数器计数,通过各种不同的门电路组合构成不同的反馈,从而形成24制计数规则,最后通过译码器和数码管输出显示。
1、设计的目的、要求及其技术指标1.1设计的目的1.学习基本理论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的初步经验,掌握数字电路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步骤,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常用数字电路元器件的应用。
2.学习和练习在面包板上接线的方法、技术、注意事项。
3.学习数字电路实物制作、调试、测试、故障查找和排除的方法、技巧。
4.培养细致、认真做实验的习惯。
5.培养实践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设计的要求1. 具有24秒计时功能。
2. 设置外部操作开关,控制计时器的直接清零、启动和暂停/连续功能。
3. 在直接清零时,要求数码显示器灭灯。
4. 计时器为24秒递减时, 计时间隔为1秒。
5. 计时器递减到零时,数码显示器不能灭灯,蜂鸣器要报警、发光二极管亮灯。
1.3设计的技术指标1.分析所设计的电路,确定参数,选择出一种最适合本课题的方案。
在达到课题要求的前提下保证最经济、最方便、最优化的设计策略。
2.运用仿真软件Multisim对电路进行仿真。
观察效果并与课题要求的性能指标作对比。
3.搭建电路,进行调试。
2、方案设计的思路和过程2.1系统框图2.2总体设计思路正如系统方框图一样,此方案主要分单元进行设计。
由课题很显然方案的主体是计数器单元的设计,通过译码显示电路显示出来。
这两者都需要被提供一个脉冲。
其余的单元按照所给要求进行线路的设计即可。
3、单元电路的设计 3.1秒脉冲发生器3.1.1 555定时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内部结构:工作原理:译码显示报警电路计数器 秒脉冲 发生器控制电路 启动暂停/连续 直接清零它含有两个电压比较器,一个基本RS 触发器,一个放电开关T ,比较器的参考电压由三只5KΩ的电阻器构成分压,它们分别使高电平比较器C1同相比较端和低电平比较器C2的反相输入端的参考电平为Vcc 32和Vcc 31。
C1和C2的输出端控制RS 触发器状态和放电管开关状态。
当输入信号输入并超过Vcc 32时,触发器复位,555的输出端3脚输出低电平,同时放电,开关管导通;当输入信号自2脚输入并低于Vcc 31时,触发器置位,555的3脚输出高电平,同时放电,开关管截止。
D R 是复位端,当其为0时,555输出低电平。
平时该端开路或接Vcc 。
Vco 是控制电压端(5脚),平时输出Vcc 32作为比较器A1的参考电平,当5脚外接一个输入电压,即改变了比较器的参考电平,从而实现对输出的另一种控制,在不接外加电压时,通常接一个0.01F μ的电容器到地,起滤波作用,以消除外来的干扰,以确保参考电平的稳定。
T 为放电管,当T 导通时,将给接于脚7的电容器提供低阻放电电路。
3.1.2 555电路的引脚功能555引脚图555定时器功能表输入输出阈值输入I1ν 触发输入I2ν 复位D R输出0ν放电管T××0 0 导通 Vcc 32< Vcc 31< 1 1 截止 >Vcc 32Vcc 31> 1 0 导通 Vcc 32< Vcc 31> 1不变不变3.1.3 NE555的特点1.只需简单的电阻器、电容器,即可完成特定的振荡延时作用。
其延时范围极广,可由几微秒至几小时之久。
2.它的操作电源电压范围极大,可与TTL ,CMOS 等逻辑电路配合,也就是它的输出准位及输入触发准位,均能与这些逻辑系列的高、低态组合。
3.其输出端的供给电流大,可直接推动多种自动控制的负载。
4.它的计时精确度高、温度稳定度佳,且价格便宜。
5.静态电流 最大值 VCC = 5 V, RL = ∞ =6mA VCC =15 V, RL = ∞ =15mA 3.1.4秒脉冲的设计(用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 1.电路组成:如下图(a )2.工作原理:接通电源后,电容C 被充电,当c ν上升到Vcc 32时,使0ν为低电平,同时放电三极管T 导通,此时电容C 通过2R 和T 放电,c ν下降。
当c ν下降到Vcc 31时,0ν翻转为高电平。
电容器C 放电所需的时间为pL 22t =R Cln20.7R C ≈当放电结束时,T 截止,cc V 将通过1R 、2R 先锋电容器C 充电,c ν由Vcc31上升到Vcc 32所需的时间为pH 1212t =R +R Cln20.7R +R C ≈()()当c ν上升到Vcc 32时,电路又翻转为低电平。
如此周而复始,于是,在电路的输出端就得到个周期性的矩形波。
器振荡频率为pL pH 1211.43f=t +t R +2R C≈()uc DDV 32利用此原理设计秒脉冲:参数选取:1R =6k Ω 2R =4.7k Ω C=100μF 理论计算:pL pH 1211.43f=t +t R +2R C≈()1.43==0.936+2 4.70.1⨯⨯()3.2计数器3.2.1 74LS192芯片及其功能74LS192是同步十进制可逆计数器,具有双时钟输入,并具有清零和置数等功能,其引脚排列及逻辑符号如下图所示。
D TC ——错位输出端(低电平有效) U TC ——进位输出端(低电平有效)D CP ——减计数时钟输入端(上升沿有效) U CP ——加计数时钟输入端(上升沿有效)MR ——异步清除端 P0P3——并行数据输入端PL ——异步并行置入控制端(低电平有效) Q0Q3——输出端74LS192引脚排列及逻辑符号74LS192的功能,说明如下:当清零端MR 为高电平“1”时,计数器直接清零;MR 置低电平则执行其它功能。
当MR 为低电平,置数端PL 也为低电平时,数据直接从置数端P0、P1、P2、P3置入计数器。
当MR 为低电平,PL 为高电平时,执行计数功能。
执行加计数时,减计数端D CP 接高电平,计数脉冲由U CP 输入;在计数脉冲上升沿进行8421码的十进制加法计数。
执行减计数时,加计数端U CP 接高电平,计数脉冲由减计数端D CP 输入。
3.2.2计数器的级联使用一个十进制计数器只能表示0-9十个数,为了扩大计数器计数范围,常将多个十进制计数器级联使用。
同步计数器往往设有进位(或借位)输出端,故可选用其进位(或借位)输出信号驱动下一级计数器。
3.2.3计数器部分设计的电路说明:当按下启动开关J1时,置数端得到有效电平,给十位置2,个位置4,同时与门打开,即开光J3闭合,秒脉冲进入芯片1减计数时钟输入端4号脚开始减计数,当芯片1减为0时,13号脚即产借位信号,同时为芯片2的4号脚提供减计数时钟有效沿,如此实现24秒倒计时。
3.3译码显示模块3.3.1 CD4511引脚图及功能CD4511的引脚图CD4511是一个用于驱动共阴极 LED(数码管)显示器的 BCD 码—七段码译码器,特点如下:具有BCD转换、消隐和锁存控制、七段译码及驱动功能的CMOS 电路能提供较大的拉电流。
可直接驱动LED显示器。
其功能介绍如下:BI:4脚是消隐输入控制端,当BI=0 时,不管其它输入端状态如何,七段数码管均处于熄灭(消隐)状态,不显示数字。
LT:3脚是测试输入端,当BI=1,LT=0 时,译码输出全为1,不管输入 DCBA 状态如何,七段均发亮,显示“8”。
它主要用来检测数码管是否损坏。
LE:锁定控制端,当LE=0时,允许译码输出。
LE=1时译码器锁存。
A1、A2、A3、A4:为8421BCD码输入端。
a、b、c、d、e、f、g:为译码输出端,输出为高电平1有效。
CD4511的内部有上拉电阻,在输入端与数码管笔段端接上限流电阻就可工作。
3.3.2 数码管数码管按段数分为七段数码管和八段数码管,八段数码管比七段数码管多一个发光二极管单元(多一个小数点显示);按能显示多少个“8”可分为1位、2位、4位等等数码管;按发光二极管单元连接方式分为共阳极数码管和共阴极数码管。
共阳数码管是指将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接到一起形成公共阳极(COM)的数码管。
共阳数码管在应用时应将公共极COM接到+5V,当某一字段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为低电平时,相应字段就点亮。
当某一字段的阴极为高电平时,相应字段就不亮。
共阴数码管是指将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到一起形成公共阴极(COM)的数码管。
共阴数码管在应用时应将公共极COM接到地线GND上,当某一字段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为高电平时,相应字段就点亮。
当某一字段的阳极为低电平时,相应字段就不亮。
数码管要正常显示,就要用驱动电路来驱动数码管的各个段码,从而显示出我们要的数字,由于发光二极管基本上属于电流敏感器件,其正向压降的分散性很大,并且还与温度有关,为了保证数码管具有良好的亮度均匀度,就需要使其具有恒定的工作电流,且不能受温度及其它因素的影响。
3.3.3译码显示模块设计的电路3.4报警电路采用光电报警,当倒计时的十位与个位同时为0时,计数器的13脚即借位端输出低电平(通常都为高电平),发光二极管亮灯,且蜂呜器发出响声。
接U2的13脚3.5控制电路当按下启动开关J1时给74ls192置数端提供有效低电平,同时给74ls192提供有脉冲,使计数。
当倒计时至0时74ls192芯片十位产生借位,输出低电平,即可报警。
当按下暂停、连续开关J3时,为4511LT锁存引脚提供有效高电平,将显示信与锁存,同时将秒脉冲截断,使计数保持。
当按下清零灭显示器开关时给两片74ls192芯片清零端MR,提供有效高电平,将计数值清零。
4、仿真电路图及结果·仿真电路图见附件A仿真结果:金陵科技学院课程设计报告5、实际电路5.1 实际电路图5.2 实际电路结果显示6、设计结果分析与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熟悉了一个电路设计作品的整个制作过程。
首先,我觉得通晓整个设计的元器件是最基础的。
如果你对某个元件的功能或者引脚不能完全弄懂,也会使得你所需要的结果出不来。
比如74LS192的MR脚,在计数的时候必须是低电平。
因此各个元件的功能引脚必须熟记于心。
其次是这个元件的工作方式,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工作的。
比如显示器,需要加电阻进行限流。
除此之外,在电路图设计时要考虑到元器件的使用个数,需要我们参考市场价格做出既便宜又能实现设计要求的设计;调试的时候不要急躁,要一部分一部分进行调试,出现问题要分析现象再估计错误,接着验证解决。
如不计数,那可能是由于芯片不能正常工作,这时就要对每个芯片进行测量,看其是否都工作在工作电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