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上京迁都后,金朝在哈尔滨的持续及影响

金上京迁都后,金朝在哈尔滨的持续及影响

金上京迁都后,金朝在哈尔滨的持续及影响摘要:按照原哈尔滨市委书记盖如垠关于《挖掘金源文化,提升哈尔滨城市知名度》一文的批示,我们加强对金源文化相关问题的研究,并就一些专题设立科研项目,本文是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

金上京是女真族建立的大金王朝的第一个国都,历经金太祖、太宗、熙宗、海陵王四代皇帝,作为金王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达38年之久。

本文从金王朝的建立及其历史贡献,金上京的形成与发展,金上京迁都后金朝在哈尔滨的持续和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研究。

关键词:金源文化;哈尔滨;金上京公元12世纪初,一个古朴、粗犷、尚勇、睿智的民族——女真族,在松辽平原的按出虎水畔崛起,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于1115年建立金朝,在金上京会宁府(今哈尔滨市阿城区,以下简称金上京)建立都城,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

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

金朝入主中原,占据了半边江山。

共经历10位帝王、120年。

金朝的建立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的金源文化,开创了哈尔滨城市的纪元史,并深深地影响着今天的哈尔滨。

一、金王朝的建立及其历史贡献金朝是中国历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历史上对中华民族文明史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缔造中国历史北部疆域金朝疆土辽阔,其鼎盛时期的疆域:东北到日本海、黑龙江流域一带,西北到河套地区,西边接壤西夏,南边以秦岭到淮河一线与南宋交界。

特别是北部疆域方面,为中国版图北部疆域的确定奠定了极为重要的基础。

2.统一中华民族长城内外金朝以前,长城是中原政权防御北方民族的战略设施。

到了金朝,海陵王(1153年)迁都燕京,统治中心由长城之外移入长城之内,号令北疆和中原,第一次将国家政权横跨长城,将长城内外疆域连在一起,并取消了长城的这种防御功能,使长城变为一国之内的历史战争遗迹,这为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创造了条件。

3.首开定都北京1115年,金朝定都于金上京会宁府(今哈尔滨市阿城区),1153年金朝将都城迁到燕京(今北京),改称中都,这一举措是对发挥北京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用的重要推动,真正地使北京成为一个朝代的都城,应该是从金朝开始的,以后元、明、清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相继在此建都,使北京成了中华民族长期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4.促进中华民族团结、融合和发展自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立政权起兵伐辽,在短短的12年的时间里,金政权先后灭了辽和北宋,占据了大半个中国,周边国家包括南宋、西夏、高丽在内,都向金朝称臣纳贡,成为附属国。

金代的历史是女真、契丹、汉族等多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各民族的彼此融合,促进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

金朝是中华民族历史上25个重要王朝之一,它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金上京的形成与发展金上京是女真族建立的大金王朝的第一个国都,历经金太祖、太宗、熙宗、海陵王四代皇帝,作为金王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达38年之久。

海陵王迁都后,这里虽然一度受到破坏,但作为上京路和会宁府的治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1.经济发展《金史》载:“取燕京路,尽徙六州氏族富强工技之民于内地。

”从太祖、太宗开始,将大批契丹人、汉人中能工巧匠、富裕之民迁往金源内地,移民总数达百万之多,仅上京地区已达30万人。

他们将先进的中原文化和契丹文化、生产技术带往上京和北疆,使农牧渔猎、商业运输都得到了空前发展。

金朝统治者“轻徭赋,劝稼穑”、“诏免民户残欠租赋”等政策深得民心,并且通过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冶铁业的发展提高了生产力,使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大幅提高,史载上京地区“粮食一年足够五年之用”。

冶铁业、木器业、建筑业、制药业、制盐业、纺织业等各业兴旺,产品工艺精湛,其中蒸馏酒技术的出现开创了白酒酿造的先河。

街市店铺林立,绣饰牌匾相招,尤其是交换货物榷场的设立、交通驿站的四通八达,极大地促进了商业发展,更刺激了经济的繁荣,金上京成为东北亚的经济中心。

2.文化兴荣金朝建国后首先创造了女真文字,但又不排弃汉、契丹文字和语言,并大量收罗人才、图书。

建皇家藏书馆,立孔庙、尊孔子,行科举,设国子监,民间普遍设立官学和私学,聘请汉族学者做老师。

文学作品极为繁盛,歌谣、舞蹈、散文、杂剧、诗词、书画风行于世。

民间《臻蓬蓬歌》的盛行,泼水而建的宫中冰灯的出现,逢宴必舞的贵族平民,以及各种花卉、鱼虫、人物、瑞兽为图案的铜镜,各种宗教的发展,都成为文化兴荣的例证。

铜座龙、双鱼铜镜、亚沟摩崖石刻像、大量石像生、寺碑遗存等更是生动地佐证了金上京的繁荣和辉煌。

3.城市繁华随着经济发展、文化兴盛、人口增加,白山黑水间耸立起大小300多座城市,其中以金上京为核心。

金上京城分为南城和北城,周长11公里,面积642万平方米,外垣城门五座,二城连接部城门一座。

金上京城由汉人上京知事卢彦伦仿宋、辽型制兴建,上京城内共有南北大街、东西大街各八条,街道整齐,纵横交错,功能分区,主次分明。

南城为皇城区和贵族居住区,其中皇城区面积32万平方米,建有二十多座气势恢宏的宫殿、书院、寺庙。

北城俗称买卖城,史载手工作坊、铁铺、金银店、制车店、酒楼、茶坊、勾栏(剧场)、瓦舍(娱乐场)随处可见。

商贾百市,车水马龙,一片兴盛。

政府衙门林立,外国使官朝拜,各地进京办事,一派繁华景象。

金熙宗时扩建金上京城,主要仿照北宋都城的规模建筑,城市布局与汴京(今开封)基本相同,规模宏伟,雄浑壮观。

现存金上京城址主要是金世宗大定年间修复后所留遗迹。

由毗连的南北二城和皇城组成,二城整个外围周长为11公里。

其规模是继渤海上京龙泉府后,建立在所谓荒漠遐域的一代通都大邑。

金上京在当时已经成为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三、金上京迁都后,金朝在哈尔滨的持续和影响海陵王于1153年迁都燕京(后改中都,今北京)。

1157年(金正隆二年)“罢上京留守司”,“削上京之号,止称会宁府”。

不久海陵王下令毁掉上京皇城宫室,使之夷平。

世宗即位后,1162年“命就上京庆元宫旧址建殿9间,仍其旧号,以时荐享”。

大定五年重建太祖庙,大定十三年“复以会宁府为上京”。

1181年复修宫殿,上京宫室基本恢复。

由于世宗对其祖宗发祥之地的重视,上京城遂进入复兴时期。

大定二十三年“以甓束其城”,二十四年五月,世宗东巡至上京会宁府。

金末,宣宗贞■初年辽东宣抚使蒲鲜万奴叛金自立,建立东夏国。

蒲鲜万奴于1215年(金贞■三年)率军攻掠上京城,1217年(金兴定元年)完颜太平同蒲鲜万奴勾结,焚烧上京宫室庙宇等建筑,上京城遭到严重破坏。

同年4月金朝决定“以权辽东路宣抚使蒲察五斤参知政事、行尚书省、元帅府于上京”。

1233年(金天兴二年)蒙古军擒获蒲鲜万奴,东夏亡,上京城亦当被蒙古军所占领。

蒙古军没有毁弃上京会宁府,而是使它成为通往奴儿干之地的驿站之一,对元代经营黑龙江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7年在上京故城内,出土八思巴文“管水达达民户达鲁花赤之印”1方,乃系至元十五年(1278年)十二月中书礼部造,证明上京故城是元初统治管理黑龙江中下游、松花江下游和乌苏里江流域广阔地区”水达达”民户的一个行政中心。

1925年上京故城内曾出土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七月)中书礼部造的八思巴文“镇宁州诸军奥鲁印”1方,可证明元末曾设镇宁州于此。

《元史》卷四十二记载,1351年(元顺帝至正十一年四月)“罢海西辽东道巡防捕盗所,立镇宁州”。

明代,金上京故城为海西东水陆城站之一。

清朝则为吉林将军属下的阿勒楚喀副都统和黑龙江将军管辖。

清代阿勒楚喀城,在金上京故城之北2公里,始建于1729年(清雍正七年)。

关于金上京故城所在地的考证与认定,当首推乾隆年间编纂的《满洲源流考》。

该书认为它应在拉林、阿勒楚喀之间,城址犹存,内有皇城等。

清末曹廷杰《东三省舆地图说》准确考定,阿城白城即系金之上京会宁府故城。

金上京会宁府故城历年出土有大量珍贵文物,诸如铜镜、铜印、陶瓷器、铁器、金银器以及建筑材料等。

1981年1月,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哈尔滨能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就是因为金朝的遗存和遗迹在申报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金朝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虽然只存在了120年,但是金朝以其富有活力的女真族文化为根脉,兼融契丹及中原汉文化为主体形成的金源文化,不仅对黑龙江流域文明作出了贡献,而且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以金上京区域为中心的金源文化遗存以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屡获殊荣:在哈尔滨市就有金上京会宁府遗址、亚沟石刻2处金代遗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乐古城、五国城遗址、城子村遗址、松峰山道教遗址等19处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哈尔滨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和文化象征,是哈尔滨的魅力所在。

同时,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宣传哈尔滨,提升哈尔滨的知名度,加强哈尔滨的软实力建设,发展哈尔滨旅游经济,以及促进哈尔滨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的过程中都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金代历史文化资源,提出如下建议:1.建议对哈尔滨地区的金代遗址及文物等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的普查。

在哈尔滨,金代遗址、文物极为丰富,每年都有新的遗址或文物现世。

只有通过全面的普查,才能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和处置办法,抢救和保护这些金代的历史文化遗存。

2.建议成立历史文化专家工作组。

由历史、考古、旅游、规划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工作组,对金代历史文化遗存进行研究、分析和论证,为今后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决策咨询。

3.建议加强金代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与开发工作。

开发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保护是为了更大价值上的开发,保护与开发同等重要。

以金上京会宁府遗址为例,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而不应只是简单的土城墙和民居混杂在一起,丝毫体现不出它的价值,应该推进其复原和复建工作,让它以一个王朝皇都的本来面貌矗立在世人面前,它的文化价值、旅游价值也会成为哈尔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支撑点。

参考文献:[1]王禹浪,鲍海春.论金源文化与开发[g]//.金史研究论丛,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0.[2]洪仁怀.从昔日辉煌的金上京看今天哈尔滨的文化定位[g]//.金上京文史论丛:第2集,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8.[3]郝庆云.论黑龙江流域古代文明的模式[g]//.金上京文史论丛:第2集,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