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县46.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将100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
有关结论正确的是A.煅烧后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少B.共生成1mol氧化钙C.煅烧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不变D.共生成16g二氧化碳奉贤区46.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将40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A.8.8g B.12g C.15.7g D.20g52.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第一步:取样,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
第二步:另取样于烧杯中,先逐渐加水,再逐渐加稀硝酸,整个实验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和;②BC段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同时有气泡产生;③C点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黄浦区49.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利用(填物质名称)的吸附性除去水中异味。
净化过的水通入氯气后输送到每家每户,其中通入氯气的作用是。
的溶解度数据(单位:g/100g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②下表是NaOH和Ca(OH)2温度(℃)020*********NaOH3190111X313336溶解度Ca(OH)0.190.170.140.120.090.082Ⅰ.表示溶解度的符号是;表中“111”数字表示的含义是。
Ⅱ.为测定X的值,取4份60℃的水各50克,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表:•ab 溶液的质量/g实验编号NaOH 质量/g H 2O 质量/g 溶液质量/g实验 15050100实验 26050110实验 37050114.5实验 48050114.5【实验结果分析】实验1 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由实验可知 X 的值为 。
Ⅲ.除去 NaOH 溶液中混有的少量 Ca(OH)2,通过蒸发浓缩、 ,然后过滤、 洗涤、干燥得到 NaOH 固体。
Ⅳ.现有 20℃时 Ca(OH)2 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 CaO 后,恢复到 原来温度得到的溶液(乙溶液),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甲 乙(填“>、<、=”)。
Ⅴ.在 20℃时,向盛有 100g 水的烧杯中加入 111gNaOH ,欲使其完全溶解变成不饱和溶液。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 B .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增大 D .可以升温到 40℃以上 E .NaOH 的溶解度一定变大 F .20℃时加入的水的质量>23.4g53.欲测定某溶液中溶质成分。
已知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H 2SO 4、HCl 、NaOH 、BaCl 2中一种或二种,现设计以下实验进行探究。
(提示: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①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 2 滴紫色石蕊,石蕊变红,溶液中一定不存在 。
② 为了进一步测定成分,重新取少量溶液于烧杯中,逐滴加入10.0%的 Na 2CO 3 溶液, 测得滴加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关系(图1)和滴加溶液的质量与烧杯中溶液的 pH 关系(图 2)。
生成沉 淀的质 pH量/g7••c d •Na 2CO 3图 1 图 2Na 2CO 3 溶液的质量/gⅠ.根据图 1,推断该溶液中的溶质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一定不存在物质的原因是。
Ⅱ.滴入 Na 2CO 3 溶液的过程中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 。
Ⅲ.图 2 中 d 点时,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简述 bc 段溶液pH 一直为 7 的理由是。
闵行区47.水是生命之源,水是发展之本。
③ 水是重要的溶剂。
配制 6%的氯化钠溶液 50g ,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酒精灯B .玻璃棒C .烧杯D .量筒④ 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下列实验中水起吸收热量作用的是。
弹簧夹A .溶解B .铁丝在 O 2 中燃烧C .测定空气中 O 2 含量D .探究 CO 2 的性质。
48.某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碱盐的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总结了氢氧化钠的四条化学性质。
酸 Ⅱ Ⅰ酸碱指示剂NaOH 盐 Ⅲ Ⅳ 酸性氧化物 ① 为了验证反应Ⅰ,小红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酚酞由无色变成色。
② 反应Ⅱ通常没有明显现象,证明反应发生的依据是。
51.某工厂排出的废液中主要含有硝酸银与硝酸锌。
为回收金属银和硝酸锌晶体,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过量 Y加适量硝酸银溶液① 操作 M 是;② 加入过量 X 的目的是 ; ③ 滤液 C 的溶质是。
普陀区46.已知金属 M 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实验中将一定质量的金属 M 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实验过程中获得的数据有(1)金属 M 原子量为 x ,其他原子量也已知; (2)反应前硫酸溶液的质量;(3)金属的质量;(4)反应后得到的溶液质量;(5)反应前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
若要求得金属 M 在反应中的化合价,所用到的一组 数据可以是A .(1)(2)(3)(4)B .(2)(3)(4)(5)C .(1)(2)(3)(5)D .(1)(3)(4)(5)51.实验室中利用 CO 还原氧化铜得到铜,若要充分还原 8g氧化铜,实验中氧化铜放在双通管中进行反应(如右图) 试回答: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利用方程式计算理论上需要一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 其物质的量又是多少?②实验后,理论上双通管的质量会减少g ,而实际实验操作中,测得减少的质量往往要比该数值小,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52.实验室中酸、碱、盐类非常常见,而且种类繁多。
现实验室中提供了食盐、氯化铁、硫酸镁、碳酸钠、硝酸银、氯化钡、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酚酞等溶液以及 碳酸钙粉末,三位同学选取以上给定的药品用于以下实验。
试回答: ①甲同学选取了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溶液进行了 (填反应类型)反应实验,两种溶液均含0.1mol溶质,且体积均为20mL。
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实验中,若选取A和C试管中的溶液混合,混合后再滴入酚酞,溶液不变色,再将B和D试管中的溶液混合,滴入酚酞,溶液为色。
实验完毕将四支试管中的溶液倒入一个空废液缸中,则对废液的酸碱性判断为。
②乙同学选用了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稀盐酸溶液,进行了一些实验后,小静将废液移入废液缸,则废液缸中沉淀一定有,溶液中一定有。
(以上若多填将到扣分,直至扣完为止)③丙同学选取了其中的某些物质,进行下表中前两个实验,请你帮助完成下表,并请你自己设计完成实验三:实验序列实验选取的药品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一实验二碳酸钠溶液、碳酸钙粉末食盐溶液、氯化铁溶液、氯化钡溶液加入稀盐酸或稀硫酸这三种盐溶液分别与溶液反应都有气泡产生都有白色沉淀生成碳酸盐遇到酸溶液,可以产生气体。
可溶性(填盐的种类)盐与该物质反应均可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三食盐溶液、硫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松江区49.某校学生学习金属后做如下探究:①用一定量AgNO3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
加入铜粉和锌粉硝酸银溶液过滤溶液甲固体乙Ⅰ.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乙的组成是。
Ⅱ.溶液甲呈蓝色,溶液甲中一定含的溶质是。
使溶液呈蓝色的化学反应是(写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②称取铜粉和锌粉混合物10.0克,逐滴滴入100克稀硫酸溶液,实验情况如图所示。
Ⅰ.混合物中Zn的物质的量是多少mol?(写出计算过程)Ⅱ.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
52.用下列装置制二氧化碳并进行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Na2O2)的反应.资料: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CO2,H2O发生反应:Na2O2+2CO2→2Na2CO3+O2,2Na2O2+H2O→4NaOH+O2↑①写出仪器a的名称。
②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利用装置A制取CO2的优点是。
③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CO2中混有的HCl,装置D的作用是。
④装置E中收集到的气体是(填化学式),该气体还可以用下图中的进行收集(填写字母序号)。
⑤为探究反应后装置C中固体的成分,甲同学取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无气泡产生,则固体中一定没有。
将所得溶液分成两份,进行下表所示实验:实验操作向一份溶液中滴加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分析与结论C中固体有碳酸钠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加C中固体有氢氧化钠徐汇区46.实验室里Na2CO3试剂可能混有Ba(NO3)2、KCl、NaHCO3杂质,今取10.6g样品,溶于水得澄清溶液,另取10.6g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4gCO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样品中只含有NaHCO3B.样品中混有KCl,也可能有NaHCO3C.样品中有NaHCO3,也有Ba(NO3)2D.样品中混有NaHCO3,也可能有KCl。
49.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了如下图所示的 A 、B 两个实验。
① 判断实验 B 中是否发生反应的方法是 。
② A 、B 两个实验结束后,将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同时倒入一洁净的烧杯中(如上图所示),混合,观察到烧杯中有蓝色沉淀,等一段时间后,同学们过滤烧杯内的物质后,对所得 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③【假设】 假设 1:滤液中的溶质是 Na 2SO 4:假设 2:滤液中的溶质是 Na 2SO 4、CuSO 4;假设 3:滤液中的溶质是 Na 2SO 4、CuSO 4、H 2SO 4; 假设 4:滤液中的溶质还可能是 。
【讨论】你认为上述假设中 一定不合理,理由是 ;如果滤液为无色,还可排除的假设是 。
④【实验】某同学通过以下实验方案及现象证明假设 4 成立,请补充完成下表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假设 4 正确50.为了测定某铜锌混合物中锌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利用该合金与稀硫酸反应,进行了三次实验,所得相关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所取合金的质量/g 25 25 50 所用稀硫酸的质量/g 120 160 100生成氢气的质量/g 0.4 0.4 0.4① 每一次反应中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是 。
② 试计算该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③ 从上表数据分析,当所取合金与所用稀硫酸的质量比为时,表明合金中的锌与稀硫酸中的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52.化学课上教师演示了加热炭粉(过量)和氧化铜混合物的实验,课后课外活动小组同学对教师演示中获得的灰红色粉末样品进行实验。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铁架台等装置 已略去,D 中盛放的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