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说课稿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说课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物质的分类》。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
教学程序设计、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
一.、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教学内容位于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
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物质的简单分类与应用》。物质的分类是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的新内容之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更是伴随新课程而生
的一个内容。课标中要求根据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类。在整个高中化学必修
1和必修2中,本节课起到很好的承先启后、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承前启后意
味着学生通过对分类法的学习能够对以往的化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并且为
今后将要学习的更为庞大的化学知识体系奠定重要的基础。而所谓提纲挈领则是
与新课程内容设置的方式改变密切相关。大家知道新课程打破了以往教材中
“族”的概念,而是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类别作为知识编排的主线,就在这样一
种新的教材内容编排体系下,掌握这种分类的方法,以类别的视角去研究化学就
显得尤为的重要。
2. 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
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掌握简单分类法,知道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
法; b、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
a、初步形成分类的思想。
b、通过对化学物质及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讨论,认识分类法在化学研究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让学生能够成功地选择一种分类方法,对自己所熟悉的知识进行分
类。 b、感受分类方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学习的重要作用,并能够在后面
的学习中实际应用。
3.根据《课标》和本课时的内容我确定的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交叉分类法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二.、说教法
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
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根据新课改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
即不能将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守叶圣陶先生“教是
为了不教”的训令,所以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准备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根据本部分教学内容少而简单的因素。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学生
没什么兴趣,就是教师自己也觉得教之无味。。所以本节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的
指导下的“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的教学模式,在共享集体成果的基础
上达到对所学知识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2、讲练结合
课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使老师很快掌握学生的情况,更能让学生及
时地熟悉所学知识。
三、说学法
1、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刚上高一的学生,处于初高中过渡时期,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
学生只是简单掌握了一些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其实,初中阶段纯净物、混合物
及酸、碱、盐等的学习,就是物质分类方法的具体应用.但在思维上,学生正从
直觉型经验思维向抽象型思维过渡,学生还没有把分类形成一种方法,没有形成
化学分类学习的思想。本部分教学内容正好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物质及反
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
进而掌握分类方法,形成分类观。
2、重难点突破:
(1)通过现实的一些例子,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思考。例如:商场中商
品的分类、图书馆中图书的分类以及网络中信息的分类。
目的:比较直观的将学生思维引到主题。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学生最常见
的生活中的分类来切入学习物质分类的原理和方法,学生参与度很
高。 (2)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寻找规律,解决问题。 例
如学生按物质分类依据将所列物质分类: ①物质可以根据状态分为气
态、液态、固态。 ②物质分类可以根据单质和化合物来分。
③物质可以根据颜色分有色和无色。
④物质分类还可以根据性质来分。
(3)根据学生讨论结果,适当讲解,引入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
法 学生思考: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将上面的物质进行分类该如何分
呢? (可以将物质分为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交叉分类法)
化学物质分为混合物、纯净物【分为单质(金属与非金属单质)和化合物(可 分
为氧化物、酸、碱、盐等)】 (树状分类法)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利用学生经常去的场所,书店和超市里对书本和物品的分类为例子,说
明这样分的目的和意义,用一个设问的方式说明“我们化学世界中成千上万的物
质,如果我们一种一种的研究,工作不仅繁琐,而且工作量很大。”为了我们研
究的方便,科学家们就对物质进行了分类,也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物质的
分类。
【新课推进】利用初中学过的一些化学物质,说明物质的一些分类的标准,如物
质的组成、物质的属性等。在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分类的应用实例。说明分
类的目的和意义。
【举例】利用Na2CO3、的例子,说明一种分类的标准的单一的,它能提供给我
们的信息是较少的,因此在我们对物质进行分类时,我们经常选择不同的分类方
法,最后引出交叉分类法。
【练习】举几个常见的物质,Na2CO3、Na2SO4、K2SO4、K2CO3 。加深学生对
交叉分类的了解。用多媒体展示练习题,让学生回答。 【过度】利用生物学对
动植物的分类,引出树状分类法。 【提问】帮助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有关物质
分类的概念,并进一步把它们进行分类,说明纯净物、混合物、单质、酸、碱、
盐、氧化物它们是怎么分类的。最后总结出什么是树状分类法。让学生们讨论得
出树状分类法的优点。
【练习】利用练习加深学生对树状分类法的理解。并根据练习的答案,进一步引
申,得到化学反应类型的一些分类标准,最后总结出,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
看待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说明分类方法在我们化学上应用的优
点。 【布置课后作业】利用探究活动的方法,让学生自愿分成几个小组,对课
本的实践活动的第三小题进行探究。在下节课之前把各小组的活动成果交给老
师。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物质的分类
一、简单的分类及应用
1.交叉分类法 :对同样的事物按照不同标准进行重复分
类。 Na2CO3 钠盐
Na2SO4 钾盐
K2SO4 碳酸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