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升初语文衔接(一)

小升初语文衔接(一)

小升语文初衔接(一)
课前诵读:
画唐朝•王维静夜思李白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晓唐•孟浩然村居清•高鼎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清•袁枚小池宋•杨万里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知识回顾:
一、看拼音写词语。

áo xiáng kāi pì kāi jué
()()()
tāo tāo bùjuésù mùqí qǖ()()()
zhān yǎng mójiān j iēzhǒng
()()
二、按查字典要求填空。

(1)按音序查字法,“泣”字应查字母()
(2)按部首查字法,“妻”字应查部首()
(3)“幽”字应查部首()
三、改错别字。

用横线画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再把正确的字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由其直得称诵的是,黄道婆把自已的经验和创造豪无保留地传受给别人()
2.那五采缤纷的大花蓝,成满了北京捐花厂职工们的心意。

()四、先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分类。

无()不()()头()气
阴()()计对()如()
丢()()甲()中送()
褒义词: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贬义词: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五、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例: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没有太阳,就不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听了张海迪的报告,谁能不深受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跑得越快,不是离楚国越远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授文言文:《论语》十则
教学目标:初步感知文言文,准确无误地诵读课文,体会其丰富的内涵。

《〈论语〉十则》原文和译文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

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是否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过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翻译: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翻译: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翻译: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

(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就想一想如何与他看齐他学,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与他同样的缺点。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天气寒冷了,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字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不
愿意的事情,不要施加给别人。

巩固练习
一.给下列字注音:(3分)
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罔.()殆.()
二.填空:(2分)
《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

是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三.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2.5分)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

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
殆:)
(5)择其善者而从之(从:)
四.原文填空:(2分)
⑴,不亦说乎?
⑵,可以为师矣。

⑶学而不思则罔,。

⑷子曰:“,是以谓之‘文’也。


5.摘出出自《论语》十则中现在常用的成语。

(1.5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