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办公室财务管理制度范文

办公室财务管理制度范文

办公室财务管理制度范文
为加强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规范财务行为,依据有关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经费审批
所有经费支出严格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经费开支必须实行“经办人→处室负责人→会计审核→分管财务领导→财务报账”签字审批的程序进行报帐支付。

未有相关文件依据支撑,单笔报销金额在5000元以上的,须经党委会议集体研究决定。

二、经费报销
(一)所有经费开支须取得合法规范的原始凭证,实行三签字制度后方可报销,即经办人签字、处室负责人签字、分管财务领导签字。

(二)凡购买办公用品、设备物资,达到固定资产管理标准要求的,要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要求进行登记管理;同时按财政要求需办理政府采购的,必须办理政府采购。

(三)个人因公借款按照《省财政厅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
员借用公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号)规定执行,借款必须注明借款用途、金额和承诺的还款时间,大额资金借款须附上会议纪要等相关文件,报分管领导审批。

借款人员应在公务办结后1个月内办理报销结算手续,其他特殊借款,应在计划还款期内及时归还。

前一次借款未归还的,不得办理新的借款。

财务人员要定期对单位往来账款情况进行清查,对到期借款及时催还。

(四)差旅费。

严格按照《单位差旅审批制度(试行)》执行。

(五)接待及加班就餐费。

严格按照《单位公务接待及加班就餐管理制度(试行)》执行。

(六)车辆维修。

严格按照《单位公务用车管理制度(试行)》执行。

(七)项目资金必须按照项目要求使用,专款专用,保证项目工程顺利完成。

三、收支管理
(一)收入管理。

单位依法取得的除财政拨款外的其他各项收入,包括:非税收入、其他单位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捐赠、资产处置等其他收入等必须及时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不得滞留在单位坐
支、挪用,更不得另设账户或私设“小金库”。

(二)支出管理。

按照国家规定的用途、开支范围、开支标准使用,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控制支出,“三公经费”原则上不得突破县财政局下达的控制数,不得超额、超标准举办各种会议、配备豪华交通工具、办公设备及其他设施等。

四、办公用品、设备物资采购
(一)项目物资、办公设备、较大支出的维修、建筑工程等,严格按县人民政府采购文件的相关规定,按政府采购程序进行购买申报→询价或招标(至少有3家供货方参加)→确定供货方等程序进行采购。

(二)采购办公用品、设备物资,由办公室按程序报批后统一采购,其他人员不得自行采购,不得未经过程序审批进行私自采购,报销时《办公用品申购审批单》或《办公设备申购审批单》作为附件之一。

五、资产管理
凡购买办公用品、设备物资,达到固定资产管理标准要求的,要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要求进行登记管理。

建立固定资产实物登记卡,详细记载固定资产的购建、使用、出租、投资、调拨、出让、报废、维修
等情况,明确保管(使用)人的责任,并按规定录入资产管理系统;资产处置必须按照财政相关规定进行报废处置,不得私自处理,保证固定资产完整,防止固定资产流失。

六、内部控制
机构岗位分离,会计、出纳、保管岗位实行分离,不得互兼,各自按岗位职责依法进行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

会计、出纳、保管职责要明确。

(一)会计工作职责。

严格执行《会计法》及国家财经法规和财经纪律,审核原始凭证,录入会计凭证,对不符合规定的原始凭证有权拒绝受理,做好会计核算工作;按时、准确、完整编报各种会计报表,做到账表相符,上报及时;妥善保管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档案资料;保管财务专用章。

(二)出纳工作职责。

负责本单位的资金管理、收付、存取及有关的结算工作;严格遵守《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精神,收入的现金应于当日(最晚次日)送存银行,不得挪用坐支;负责日常的收付及报销工作,严格审核原始凭证,对不符合规定的凭证及开支有权拒绝受理,做到收款有收据,付款有凭据;负责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日记账,已办理完的收、付款凭证按序时逐笔登记,做到日清月结,帐款相符;
负责单位资金往来票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结算票据和非税收入手工票据收缴和保管;管好财务印鉴私章,实行收支两条线。

(三)财务人员岗位更换,必须做好交接手续,移交清册由党政办主任、分管领导签字后留档保存。

(四)保管工作职责。

负责物资的验收入库、领用出库以及库存登记工作。

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