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期末试卷1.( 单选题 ) 下列关于“语言”的说法 ,不正确的一项是 (D )(本题2.0 分)A、语言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合而成的B、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C、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征D、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可以任意改变2.( 单选题 ) 下列元音音素都是后元音的一组是 ( B)(本题 2.0 分)A、[u, ε]B、[α, Λ]C、[α,y]D、[o, a]3.( 单选题 ) 下列辅音音素都是塞音的一组是 ( B)(本题 2.0 分)A、[k, 1]B、[p, k]C、[p, n]D、[t, v]4.( 单选题 ) 从语音的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A)(本题 2.0 分)A、音位B、音素C、音节D、音渡5.( 单选题 ) 汉语普通话中的“我”和助词“的”单念时发音分别为[uo]和[te],而在实际语流中 ,“我的”发音是 [uo de],这是语流音变中的( A)(本题 2.0 分)A、顺同化现象B、逆同化现象C、弱化现象D、异化现象6.( 单选题 ) 语音的本质属性是 (C )(本题 2.0 分)A、物理属性B、生理属性C、社会属性D、心理属性7. ( 单选题) 英语“ students”中的“ -s”是 ( C)(本题 2.0 分)A、虚词语素B、词根语素C、构形语素D、构词语素8. ( 单选题) 从词的构造方式看, 下列各项中属于复合词的是( D)(本题 2.0 分)A、木头B、念头C、苦头D、山头9.( 单选题 ) 划分词类的最本质的标准是 (A )(本题 2.0 分)A、分布标准B、意义标准C、形态标准D、逻辑标准10.( 单选题 ) 下面词组中 ,结构类型与其他各组不同的一组是( D)(本题 2.0 分)A、年轻漂亮/朴素大方B、我们大家/首都北京C、铁路民航/工人农民D、贯彻执行/讨论研究11.( 单选题 ) 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拼音文字是 ( C)(本题 2.0 分)A、古埃及文字B、古希腊文字C、腓尼基文字D、中国的甲骨文12.( 单选题 ) 判断两种话是不同语言还是同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应该主要参考 ( C)(本题 2.0 分)A、相互理解程度B、语言结构的差异程度C、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D、地域临近程度13.( 单选题 ) 关于语音四要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本题2.0 分)A、音高变化是语调的主要构成要素B、能起区别语言意义作用的是绝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C、音长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的D、音强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振幅大小决定的14.( 单选题 ) 下列各项中 ,都是低元音的一组是 (D )(本题 2.0 分)A、[y, ?]B、[a, Λ ]C、[u, ε]D、[ Α α, ]15.( 单选题 ) 下列各组辅音中 ,发音部位相同的一组是 ( A)(本题2.0 分)A、[k, η]B、[m, n]C、[n, η]D、[k,p]16.( 单选题 ) 北京话“面”单念时读作 [mi?n],但“面包”却读作[mi?m pαu],这种语流音变现象是 ( C)(本题 2.0 分)A、弱化B、增音C、同化D、异化17.( 单选题 ) 下列各组中 ,三个复合词构词类型不一致的一组是( A)(本题 2.0 分)A、席卷耳鸣地震B、打倒切断推翻C、发光散热出气D、天地欢乐爱好18.( 单选题 ) 语法规则的“抽象性”是指 (A )(本题 2.0 分 )A、对语言的结构和成分进行类的概括B、相同规则可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C、语法规则之间可以相互推导和解释D、语法规则的发展变化过程十分缓慢19.( 单选题 ) 以下不属于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的是 ( B)(本题 2.0 分)A、中国B、埃及C、印度D、希腊-罗马20.( 单选题 ) 汉语中的词类 (词的语法分类 )可以首先分出的两个大类是 (B )(本题 2.0 分)A、基本词和非基本词B、C、D、实词和虚词典型词和兼类词体词和谓词21.( 单选题 ) “汽车”和“卡车”是 ( A)(本题 2.0 分 )A、上下位词B、同义词C、等义词D、近义词22.( 单选题 ) 根据字符跟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 , 已知自源文字都属于 ( A)(本题 2.0 分 A)A、词文字B、语素文字C、音节文字D、音位文字23.( 单选题 ) 在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中 ,最大的类别是 ( C)(本题 2.0 分)A、语族B、语支C、语系D、语群24.( 单选题 )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 ( B)(本题 2.0 分)A、语言符号可以任意使用和创造B、绝大多数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C、可以任意使用语言符号给事物命名D、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可以任意改变25.( 单选题 ) 下列语言学流派中集中研究语言本体的流派是( D)(本题 2.0 分)A、功能语言学B、社会语言学C、认知语言学D、结构语言学26.( 单选题 ) 英语动词“去”的原形是“ go”,过去时的形式是“went”,这在语法手段的词形变化中叫作 ( C)(本题 2.0 分)A、附加B、屈折C、异根D、零形式27. ( 多选题 ) 下列关于重音的表述 ,正确的是 ( ABC)(本题 3.0 分)A、有些语言中一个词可以有一个以上的重音B、能够区别不同意义的重音可以看作一个音位C、汉语中有词重音D、重音跟音强的增加有关28.( 多选题 ) 对发音器官功能的描述 ,不正确的是 (ABC )(本题 3.0 分)A、声带在发音中的作用是次要的B、被动发音器官是不能自主运动的。
C、口腔中最为灵活的部位是上腭。
D、声带、舌头等是主动发音器官。
29.( 多选题 ) 下列关于基本语汇的表述 ,正确的是 ( ABC)(本题 3.0 分)A、基本语汇是整个语汇系统的核心和基础B、基本语汇使用范围广、构词能力强C、基本语汇大部分是相当稳定的D、基本语汇也包括大部分新造词和古语词30.( 多选题 ) 下列关于虚词的表述 ,正确的是 (ABC)(本题 3.0 分)A、虚词可以分为辅助词和功能词两个小类B、虚词包括助动词、介词、连词和语气词等C、虚词是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的词D、虚词不稳固,发展变化比较快31.( 多选题 ) 下列对“撞倒了他的自行车”这个歧义词组的分析 , 正确的是 (ACD)(本题 3.0 分)A、偏正词组B、动补词组C、动宾词组D、连谓词组32.( 多选题 ) 下列对“你把这本书好好读一遍 !”这个句子类型的分析 ,正确的是 (ABD )(本题 3.0 分)A、主谓句B、把字句C、陈述句D、单句33.( 问答题 ) 举例说明孤立语的主要特点。
(本题 10.0 分)答:孤立语也叫词根语,以汉语为突出的代表。
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词序严格。
由于孤立语缺乏词形变化,或者说词形变化极不丰富,一个词在句子中属于什么成分没有形态上的标志,完全是根据语序来确定,因此词序就显得非常重要。
比如“你看我” ,改变词序成为“我看你” ,意思就相反了。
第二,虚词十分重要。
孤立语中词与词的关系,常常通过虚词这一重要的语法手段来体现。
比如“父亲和母亲”、“父亲的母亲”、“父亲或母亲”等,仅虚词不同,意义就大不相同。
第三,复合词多,派生词少。
大部分合成词是由词根构成的复合词,这些词不带有表示各种语法关系的帽子 (前缀 )和尾巴 (后缀和词尾 ),词的结构比较简单,往往是一个孤立的词干。
所谓孤立语的称呼就与这个特点有关。
汉语就是孤立语的典型代表 ,由于没有词形变化作为标志,词序和虚词就显得十分重要,比如" 雷锋学习 " 是主谓结构 ,"学习雷锋 " 就成了述宾结构 ;" 他们工作 "是陈述句 ," 他们工作吗 "就成了疑问句 ;汉语词汇中 ,合成词要占绝大多数 ,由词根和词缀构成的派生词只有很少一部分 .汉语 ,彝语、壮语、苗语、越南语都是孤立语 .34.( 问答题 ) 汉字与汉语相适应 ,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本题 10.0 分)答:汉字和汉语相适应,主要是汉字的单音节形式和汉语的语素的单音节形式比较一致,用汉字记录汉语语素往往有一种对应的关系。
汉字和汉语基本上相适应,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领会:第一,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一个语素基本是也是一个音节,因此汉字和语素是相对应的,用汉字记录汉语语素非常合适。
第二,汉语是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语法意义、语法关系主要通过词序和虚词表示,而不像印欧语那样要用音素表示形态变化,所以汉语的特点决定了它用汉字记录是合适的。
第三,汉字记录汉语可以非常有效地区别同音词。
汉语音节结构简单,声韵母配合只有400 来个音节,声韵调配合只有1200 多个音节,加之词形简短,以双音节词为主,单音节词依然十分活跃,可以说是汉语词汇的基础,这样同音语素和同音词就非常多,很容易混同,而形态各异的汉字就起到了分化同音词的作用。
第四,现代汉语方言众多,语音上的差别很大,但是由于各个方言的语法系统和词汇系统一致性比较突出,用汉字记录汉语,书面上起到了沟通方言的作用,同样的词语,虽然各地发音不同,但大都用同一个汉字记录,所以大家都看得明白清楚,所以汉字具有很好的沟通方言的作用,而拼音文字就难以适应汉语方言分歧的特点.35.( 问答题 ) 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 (本题 10.0 分)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并非是本质的,必然的,而是由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一种意义为什么要用这个声音形式,而不用那种声音形式,这中间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完全是偶然的、任意的。
语言符号和客观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语言符号的形式对于语言符号的意义而言,完全是任意的,人为规定的,没有逻辑联系,不可论证,不可解释。
语言符号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这种任意性联系,其根源就在于语言是社会性的,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现象,由一定的社会决定的。
如果我们把这个特点与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结合起来认识,理解或许会更深刻一些。
表现:第一,音义的结合是任意性的,即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内容,什么样的意义内容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现是任意的。
世界上之所以有多达 5500 种语言,就是因为人类创造语言时在选择语音形式表达意义内容方面的不一致,因而形成了不同的语言。
由于语言具有社会属性,不是自然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完全是偶然的,不可解释的。
当然,说语言的音义结合具有任意性是就语言的主要方面说的,语言中有少部分词语的音义联系是可以解释的,不具有任意性,比如布谷鸟,汉语叫做“布谷” ,英语是 cuckoo,法语是coucou,匈牙利语是kakuk,古希腊语是kokkuk,这里关于布谷鸟的语音形式,五种语言都十分相似,是根据自然界的布谷鸟鸣叫的声音仿拟的结果,这些词的音义结合就具有一种可以解释的逻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