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药品、器材管理制度 1 急救药品、器材管理制度
1.抢救药品、器材做到“五固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二及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物品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 2.抢救必备器械齐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 3.抢救药物齐全,药品标签清晰,无变色、变质、过期失效、破损现象,按药物失效期的先后顺序(从右到左)放置和使用。 4.各科室抢救车的急救药品、物品按要求统一配备,专科急救药品及物品须经科室主任审核定出种类、数量、规格、剂量配备。抢救车须定点放置、定人管理,保证安全和使用方便。 5.抢救药品、器材使用后,24小时内补充齐全,如因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应在交接登记表上注明,并报告护士长协调解决,以保证抢救患者时能及时使用。 6.设有药品、器械配备登记本。做到账物相符,班班交接。 7.封存抢救车管理:封存前护士长(或分管护士)和另一护士按药品、器械配备登记本清点药品、器械,核对无误后用封条封存,双人签名并填写封存时间。护士每班检查一次封条的完好情况并做好交班,分管护士每周检查一次,每月由护士长和分管护士启封检查急救车内药品、器械一次,并有记录。 8.非封存抢救车管理:每班按药品、器械配备登记本清点药品、器械一次并做好交班,分管护士每周检查一次,护士长每两周检查一次,并有记录,账物相符。
护理文书书写制度 1、护理人员书写护理病历严格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规定》最新要求执行。 急救药品、器材管理制度 2 2、护理记录内容应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3、护理文书一律使用蓝黑或碳素墨水笔书写。 4、护理文书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日期用年-月-日,时间采用24小时制,具体到分钟。 5、书写应当使用中文、医学术语和通用的外文缩写;记录项目齐全;文字工整,字迹清晰,版面消洁;表达准确,语句通顺,简单扼要:格式及标点正确,无错别字。 6、书写过程中出现错误时,用双线画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淸楚、可辨,修改人签名,并注明修改时间,续写正确内容,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每页面修改不超过两处,否则由原来记录者及时重抄(上级修改除外)。 7、实习护士、试用期护士或未经注册护士书写的护理记录,应由本医疗机构具有合法执业资格的护士审阅并签名。 8、进修护士由接受进修的医疗机构认定其工作能力后方可书写护理文书。 9、上级护理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护理人员书写记录的责任,修改时,使用红色双线画在错误上,书写修改内容,签名并注明修改时间。 10、体温单、医嘱单、患者护理记录单、手术清点记录单应按时归档。
突发事件管理预案 忻城县人民医院突发事件护理应急管理组织 在紧急状态下全院护理人员必须听从护理部统一指挥与调动,各科护士长应积极配合护理部抽调护理人员组建救护小组,护理人员必须服从护理部协调与安排,并发扬“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精神,积极认真投入到抢救工作中。
成立领导小组 急救药品、器材管理制度 3 组 长:主管护理副院长
副组长:护理部主任 成 员:各临床、医技科室护士
(二)成立护理救援队伍 1、第一护理救援队 队长:急诊科护士长 成员:手术室护士长、外一科护士长、 外二科护士长、内二科护士长 2、第二护理救援队 队长:内一科护士长 成员:妇产科护士长、外一科副护士长、 外二科副护士长、急诊科副护士长 3、急救电话 急诊科:外线 内线8120 医务科: 护理部: 一、 紧急状态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预案 1.遇各种突发性的事件、遇重大抢救、特殊病例,需要临时调配护士时,全院在岗护士要服从统一安排。 急救药品、器材管理制度 4 2.凡是遇到以上情况,科室护理人员必须要逐级上报,由护理部进行人员调配。
3、各科室护士长应按预案,安排备班人员并保持联络通畅。 4、节假日及非正常上班时间,护士长不在班时,护理部有权直接调配在班护士,科室则应立即通知护士长到岗,安排好科室的工作,以保证住院病人的各项护理工作正常运行。 5、护理人力资源调配第一梯队为在岗护士、护士长。第二梯队为非在岗的护理人员。 6、当出现岗位人员不适应工作需要时,首先通知护士长安排调配人员,如果科室调配人力有困难,报告护理部调配人员。 7.各科室护士长、护士要有全院一盘棋的观念,当某病区由于疾病、意外、紧急状态批量抽调等造成护理人力严重不足紧急情况时,应补充病区护理人力。护理部可抽调其他科室护士给予支援,其他科室不得随意拒绝。 8每次紧急调配人力后,及时总结,分析效果,表彰有功人员,修正梯队人员。 急救药品、器材管理制度
5 急救药品、器材管理制度
6 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护理应急预案 (一)医院任何一个部门或科室护理人员,在接到突发事件的紧急求救时,当班护士应立即将情况向护理部或医院总值班汇报并通知护理第一援救队5分钟内到位准备救援。 (二)护理部接到报告后,除积极组织人力实施救护工作外,立即向医务部门及分管院长报告。 (三)逐级上报卫生局,并根据卫生局领导的指示组织好抢救工作。 (四)首先启动护理第一护理救援队,遇特大突发事件,伤病员特别多时启动第二护理救援队。 (五)调动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全力抢救突发事件中的伤病员,使他们得到良好、及时的治疗。 急救药品、器材管理制度
7 急救药品、器材管理制度
8 三、重大意外伤害事故护理应急预案 (一)报告制度:凡遇到重大、复杂、批量、紧急抢救的突发事件,当班护士应及时向护士长及护理部报告;夜间及节假日向总值班报告。护理部在接到重大急救报告后,除积极组织人力实施救护工作外,立即向分管院长汇报,逐级上报卫生局。 (二)对重大抢救工作,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处理。 (三)启动护理应急救援队。 (四)重大意外伤害事故急救程序。
①伤病员来院后,首先由急诊科护士做好应急处理。 ②上报护理部、医务科、医院总值班、分管院长、卫生局。 ③急诊科护士人力不足时,由护理部或总值班调集相关科室护士参加急救工作。 ④由医务科、护理部或总值班负责组织、协调患者的急救、转科等工作。 ⑤门诊患者、住院患者突发意外情况,所在科室或就近科室应就地抢救,并迅速通知急诊科医护人员前往参加急救或将患者转至急诊科进一步急救,同时汇报医务科、护理部协助组织抢救。 急救药品、器材管理制度
9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一、 皮内注射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局部组织反应: 临床表现: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痛痒、水泡、溃烂、破损及色素沉着。 预防: (1)询问过敏史:注射前详细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用药史及家族史。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正确配制药液,准确掌握药物注入剂量,避免使用对组织刺激较强的药物。 (3)交代注意事项:向患者解释目的,嘱患者注射后勿随意搔抓或揉按隆起的皮丘。 急救药品、器材管理制度 10 处理:(1)出现皮肤瘙痒者告诫病人勿搔抓,可用茂康碘外涂。
(2)局部皮肤有水疱者,用茂康碘消毒后再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 (3)注射部位发生溃烂、破损,则按外科换药处理。
处理程序:茂康碘外涂→有水疱者注射器抽出→溃烂、破损按外科换药处理 二、 皮下注射法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 出血 2. 临床表现:拔针后少许血液自针口流出。皮下血肿、注射部位肿胀、疼痛、皮肤淤血。
预防:(1)正确选择注射部位,避免刺伤血管,如刺破血管,立即拔针,按压注射部位,更换部位重新注射。
(2)拔针后,正确按压注射部位,对凝血功能障碍者延长按压时间。 处理:(1)拔针后出血者,重新按压注射部位。 (2)形成皮下血肿者,早期采用冷敷,48小时后应用热敷,促进淤血的吸收。 处理程序:按压出血针口→冷敷→热敷 2. 硬结形成 临床表现:(1)轻者局部稍隆起,皮下可扪及硬结。 (2)重者,皮下可及硬性肿块,因皮下纤维组织变性,增生,脂肪萎缩引起,更严重者,可出现肿块部位坏死。 急救药品、器材管理制度 11 预防: (1)选择锐利的针头,避开瘢痕、炎症、皮肤破损处进针,避免在同一部位
多次反复注射。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做好皮肤消毒。 (3)熟练掌握注射深度,进针角度与皮肤呈30-40°,深度为针梗的1/2~2/3,注射药量少于2ml为宜。
处理: (1)局部用50%硫酸镁湿敷,亦可用美宝烫伤膏涂于局部。 (2)长期注射可予局部按摩或热敷,以防硬结的产生,但是胰岛素注射后禁用以免药效提早产生。
处理程序:50%硫酸镁湿敷→局部按摩或热敷→胰岛素注射部位禁用 3.低血糖反应 临床表现:突然出现饥饿感、头晕、心悸、出冷汗、软弱无力、心率加快、重者虚脱、昏迷。
预防: (1)根据病人的营养状况,把握进针深度,如对体质消瘦、皮下脂肪少的病人,应捏起注射部位皮肤并减少进针角度。
(2)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注射后勿剧烈运动、按摩、热敷、日光浴、热水洗澡等。
(3)注射特殊药物如胰岛素后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处理: (1)如发生低血糖症状,嘱患者卧床休息,必要时监测血糖,进食糖水、馒头等。
(2)严重者可给予50%的葡萄糖溶液40—60ml静脉推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