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十三水中氰化物的测定

二十三水中氰化物的测定

实验二十三水中氰化物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练习水样预蒸馏操作。

2.用比色法测定废水中氰化物。

二﹑实验原理
水样加入硝酸锌和酒石酸,在pH≈4的条件下进行预蒸馏,可蒸馏出简单氰和部分络合氰,流出液以1%氢氧化钠吸收。

在中性条件下,水样中氰离子与氯胺T反应生成氯化氰,其与异烟酸作用经水解生成戊烯二醛衍生物,再与吡唑啉酮进行缩合反应生成蓝色络合物。

比色测氰含量。

三﹑实验仪器
1.分光光度计
2.500mL全玻蒸馏器及连接导管
3.接收瓶(100mL容量瓶)
4.50mL酸式滴定管
5.250mL锥形瓶
6.50mL比色管
四﹑实验试剂
1.15%酒石酸溶液:取15g酒石酸(H
2C
4
H
4
O
6
)溶于100mL水中。

2.0.1% ﹑1%﹑2%氢氧化钠溶液。

3.0.05%甲基橙指示剂。

4.10%硝酸锌溶液:取10g硝酸锌[Zn(NO
3)
2
·6H
2
O]溶于100mL水中。

5.0.02%试银灵指示剂:称取0.02g试银灵(对二甲氨基亚苄基罗丹宁),溶于100mL丙酮中。

6.铬酸钾指示剂:称取10g铬酸钾溶于少量水中,徐徐加入硝酸银溶液至产生微红色沉淀,放置过夜,过滤。

用水稀释至100mL。

7.氯化纳标准溶液:称取0.1169g氯化纳(优级纯,预先经400--500℃灼烧至产生爆裂声后,然后在干燥器内冷却﹑储存)用水溶解,移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

溶液浓度为0.0200mol/L。

8.硝酸银标准溶液:
⑴AgNO
3
标液的配制:称取0.33g硝酸银溶于水中,稀释至 100mL。

储于棕色试剂瓶中,待标定。

⑵AgNO 3标液的标定:
① 吸取10.0mL 氯化纳标准溶液于250mL 锥形瓶中,加入50mL 水,同
时另取一锥形瓶加入60mL 水做空白实验。

②向溶液中加入4滴铬酸钾指示剂,用待标定的硝酸银溶液进行滴定,不断摇动锥形瓶,直至溶液由黄色变成砖红色为止,记下读数,平行测定两次,取平均值V 1,同样滴定空白溶液,取其平均值V 2。

2
10.10)/(V V C
L mol -⨯=
硝酸银溶液浓度
式中:C —氯化纳标液浓度(0.0200mol/L );
V 1—滴定氯化纳标液所用硝酸银标液体积,mL ; V 2—滴定空白溶液时所用硝酸银标液体积,mL ;
9.磷酸盐缓冲溶液(pH 为7):称取34.0g 磷酸二氢钾和35.5g 磷酸氢二纳于烧杯内,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L 。

10.1%氯胺T 溶液:称取0.5g 氯胺T 溶于水,稀释至50mL ,摇匀,储于棕色瓶中。

使用时配制(如置于冰箱中可保存3—7天)。

11.异烟酸-吡唑啉酮溶液:
异烟酸用液配制:称取1.5g 异烟酸,溶于24mL 2%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至完全溶解,冷却后用水稀释至100mL 。

吡唑啉酮溶液配制:称取0.25g 吡唑啉酮(3-甲基-1-苯基-5-吡唑啉酮)溶于20mL N-二甲基甲酰胺中。

将异烟酸溶液与吡唑啉酮溶液按5:1(体积比)混合。

临用前配制。

12.氰化钾标准溶液:
⑴氰化钾储备液的配制及其标定:
配制:称取0.25g 氰化钾(剧毒物!),用0.1%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并稀释至100mL ,储于聚乙烯瓶中。

标定:吸取10.0mL 氰化钾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 水和1mL 2%氢氧化钠溶液,再加2—8滴试银灵指示剂,用硝酸银溶液滴定至由黄色刚变为橙色为止,记录消耗硝酸银溶液的毫升数。

平行测定两次,取平均值V 1。

同时取60mL 水,操作同上,做空白实验。

取平均值V 2。

计算:
204.5)()/,(21⨯-⨯=-V V C ml mg CN 氰化钾标准溶液的浓度
式中:C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
V 1—滴定氰化钾标液时消耗硝酸银标液的体积,mL ; V 2—滴定空白时消耗硝酸银标液的体积,mL ;
5.204—转换系数。

⑵氰化钾标准中间液的配制:准确吸取V 3mL 氰化钾标准储备液于250mL 容量瓶中,用0.1%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至标线,摇匀。

每毫升含10.0μg 氰,用下式计算V 3。

1000
250
0.103⨯⨯=
T V
式中:V 3—应取氰化钾标准储备液的体积,mL ;
T —氰化钾标准储备液的浓度,mg/mL 。

⑶氰化钾标准使用液:移取10.0mL 氰化钾标准中间液于100mL 容量瓶中,用0.1%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至标线。

此溶液每毫升含氰1.00μg(1.00μg/mL)。

使用时配制。

五﹑测定步骤
1.水样预蒸馏
⑴取200mL 水样于全玻蒸馏器中(如水样中氰化物浓度过高,可少取水样,加水稀释至200mL ),加入数粒玻璃珠,检查蒸馏装置,各联结部分勿使漏气;
⑵于蒸馏瓶中加入7—8滴甲基橙及10mL 硝酸锌溶液,然后迅速加入5mL 15%酒石酸溶液(pH ≈4 ),立即盖好瓶塞,使溶液保持红色,以每分钟2—4mL 的馏出速度加热蒸馏。

⑶取100mL 容量瓶,加入10mL 1%氢氧化钠吸收液,用以承接馏出液。

当吸收瓶内馏出液接近100mL 时,停止蒸馏,用水稀至标线待测定。

2.标准曲线的绘制
⑴取8支25mL 具塞比色管,分别加入氰化钾标准使用液0、0.20、0.50、1.00、2.00、3.00、4.00、5.00mL 和适量水。

⑵向各管中加入5mL 磷酸盐缓冲液,摇匀,迅速加入0.2mL 氯胺T ,立即盖紧塞子,摇匀,放置3—5min 。

⑶向各管中加异烟酸-吡唑啉酮溶液5mL ,摇匀,加水稀释至标线,在25--35℃放置40min 。

⑷以试剂空白做参比,用1cm 比色皿于638nm 波长处,测量吸光度。

⑸用回归法制做标准曲线,计算相关系数γ值,检查X ﹑Y 的相关性。

3.水样的检测
⑴取10.0mL 馏出液于25mL 具塞比色管中。

⑵各试剂加入量﹑加入顺序﹑操作步骤与标准曲线制作相同。

⑶于638nm 波长处测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氰含量。

六﹑计算
3
2
1)/,(V V AV L mg CN =
-氰化物 式中:A —根据标准曲线查得氢的微克数; V 1—蒸馏时所取水样毫升数; V 2—馏出液总毫升数;
V 3—分析时取馏出液毫升数。

数据列表表示如下:
1.标准曲线的绘制
1. 样品测定:
V 1= V 2= V 3=
七﹑注意事项
1.氰化物容易挥发,要求水样自酸化后,每步操作应迅速,并随时盖紧瓶。

2.为降低试剂空白值,实验中以选择无色的N-二甲基甲酰胺为宜。

八﹑讨论
1.在pH≈4的条件下蒸馏水样,是否测总氰含量?
2.0.1%,1%和2%三种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各有何用途?估计实验中的近似用量。

3.显色反应中,加入氯胺T溶液后为什么需立即盖紧塞子﹑摇匀﹑静置? 4.试回答如何处理剩余氰化钾溶液?
5.实验中为避免产生HCN,应注意什么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