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用地球物理》模拟试卷四

《应用地球物理》模拟试卷四

《应用地球物理》模拟试卷四
一、名词解释(每题3 分,共15 分)
1、重力异常
2、视频散率
3、激发极化效应
4、顺层磁化
5、充电法
二、判断题(每题2 分,共20 分)
1、不同地质体密度差异的存在,构成了重力勘探解决地质问题的物质基础()
2、感应磁化强度和剩余磁化强度的强弱都与现代地磁场有关。

()
3、异常形态与磁化强度的方向有关,磁异常比重力异常复杂。

()
4、随着磁性体埋深增大,异常的幅值变小,宽度增大()
5、进行曲线的圆滑的作用是消除干扰。

()
6、电阻率法的物理实质是:当电流通过电阻率界面时,在界面上产生电荷积累,形成电阻率法中的异常()
7、低阻体一定高极化,高阻体一定低极化。

()
8、自然电场法在含水断裂上出现负心电位。

()
9、重力异常从大范围来说和地壳的厚度反相关,可研究上地幔的起伏。

()
10、如果重力等值线图出现同心圆,说明地下是球状或形状类似的囊状巢状矿体()
三、何为磁场的向上延拓?进行磁场的向上延拓可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可解决这些问
题?(10分)
四、简述磁法勘探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15分)
五、简述电阻率测深的概念,并指出它与电阻率剖面法的区别。

(15分)
六、重力观察资料整理要进行哪些改正?目的是什么?(15分)
七、做出下列板状状地质体上激电中梯异常曲线示意图(10分)
《应用地球物理》模拟试卷四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 分,共15 分)
1、重力异常是重力实测值和正常重力场的差值。

2、视频散率
3、激发极化效应:岩土介质在外电场激发下产生二次场的现象称为岩矿石的激发极化效应。

不同岩矿石的激发极化效应不同。

----激发极化法的物理基础。

4、顺层磁化:磁性体的倾向和磁化强度的方向一致。

5、以人工供电(或称充电)体相对周围介质呈理想良导体为物质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向目标体供电后的人工电流场在充电体周围的分布规律,达到查明充电目标体的空间分布和产状、分布范围、连通情况等问题的的一种电法勘探方法;应用条件:有出露点(钻孔、坑道揭露)。

二、判断题(每题2 分,共20 分)
1、( T );
2、( F );
3、(T );
4、( T )
5、(T );
6、( T );
7、(F )
8、(F );
9、( T );10、(F )
三、由地表实测的异常,求地表以上某个高度平面上的异常,称为磁场的向上延拓。

进行磁场的向上延拓的目的是消弱浅部干扰,突出深部异常。

磁场的向上延拓相当于矿体埋深增大,随着埋深的增大,浅部异常和深部异常都衰减,但浅部异常衰减快,深部异常衰减慢。

相对突出了深部异常。

四、磁法勘探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1)找磁铁矿;
2)找与磁性有关的其他矿产;
3)研究区域地层、构造、岩体的分布;为成矿规律研究提供依据。

4)探测地下管线、地下电缆、沉船等。

磁法在固体矿产勘查中的作用分为直接找矿和间接找矿。

直接找矿:磁铁矿。

不仅能发现磁铁矿,还可解决勘探方面的问题:确定矿体的深度、产状、估算矿体的储量。

间接找矿:用磁法查明在空间上或成因上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蚀变岩、矿化带等矿化因素的分布,为找矿提供间接依据。

利用寻找的矿种与磁性矿物的共生关系找矿也是间接找矿。

五、电测深法:供电电极AB 在测点O 两侧沿相反方向向外移动,而测量电极MN 不动或与AB 保持一定比例地同时移动,主要用来探查地下不同深度范围内的垂向电性变化,基本原理是小供电极距AB 反映浅部介质的电阻率;大供电极距AB 反映深部介质的电阻率。

而电剖面法是电极间相对位置在测量过程中不变,观测时测量装置整体移动,反映地下某一深度范围内,介质电阻率性质沿剖面方向的变化特征。

六、资料整理要进行:地形校正、中间层校正、高度校正和正常场校正。

进改正的目的是消除地形不水平的影响;消除地形基、測点不在同一平面的影响;消除正常场变化的影响;使异常仅反映密度不均等地质因素。

%100•∆∆-∆=低高低f f f S U U U P
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