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电网规划技术方法浅析
摘要:目前,在城市用电负荷越来越大和城市建设用地日趋紧
张的双重压力下,科学、合理的规划城市电网显得尤为重要。城市
电网是城区范围内各电压等级电网的总称,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
要基础设施。电网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就城市电网规划的技术和方
法进行简单的概括。
关键词:城市电网;电力系统;电网规划
城市电网作为城市市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城市建
设和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电网的建设应该与市政基础建设
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步进行,城市电网的规划应适当超前。为了避
免城市电网规划失误造成投资的浪费或重复建设,我国城市电网的
规划工作,一方面要借鉴和汲取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当地城市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进行城市电网规
划工作。本文针对目前各地区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的局面,强调建立
合理电网结构的重要性,同时结合城市电网的特点,提出电网规划
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基础资料、负荷预测、网架结构、电网规划
与城市建设的协调,通过这些最基本的问题的探讨,提出对城市电
网规划的新技术、新方法。
一、首先做好电网规划前期基础资料的收集、分析
城市电网规划的最终结果主要取决于原始资料及规划方法。没
有足够和可靠的原始资料,任何优秀的规划方法也不可能取得切合
实际的规划方案。一个优秀的电网规划必须以坚实的前期工作为基
础,包括搜集整理规划区电力负荷资料,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电源点和输电线路方面的原始资料等等。为保证规划工作的真实性
和合理性,前期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工作非常重要,包括规划基础年
的电量、最大负荷、分区负荷、经济发展指标、产业耗电量及其规
划指标、电网及设备现状等基础数据,以及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
预测,为城市电网规划提供准确有力的依据。
二、做好电网的负荷预测和网架结构的选择
电力负荷及电量的增长取决于经济增长的规模和速度,经济发
展的速度、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新技术的运用,均要影响电力的
需求量。电力负荷及电量预测受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等不确
定因素的影响较大。尤其是现阶段,各地招商引资力度都非常大,
建设了大大小小的各类工业园区,普遍存在报装负荷与实际用电负
荷差距很大,用电负荷不是很确定以及企业用电容易受经济危机影
响等问题,给电力负荷及电量预测带来很大的困难,使得做负荷平
衡往往不是很准确,给电网规划建设带来误导。然而,供电区负荷
的大小又决定主网布点及网架结构的规划,因此负荷的收集、预测
及特性分析非常重要。因此,应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及时掌握
各类大型招商引资项目的进展情况,通过规划年内各区负荷的收
集,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准确的预测,推算出分区负荷在规划年的
增长情况,根据分区各个规划年份负荷的预测结果对网架布点及结
构进行合理规划,使得城市电网规划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做好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发展
电网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非常必要,关键是要处理好两
个规划间的关系。电网规划的目的是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满足日
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提高总体社会效益,应该说电网规划主要侧重
于城市空间内电网的科学合理布局,更多地强调技术和经济层面的
合理性。城市总体规划是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作的一个
综合全面规划,更侧重于规划市区的科学合理的布置,更多地强调
规划实施的管理与指导。两个规划有着共同的规划对象和规划目
标,都涉及到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和空间走廊,它们之间应该是相互
协调和衔接的关系。因此,两者的衔接首先要落实到规划的编制阶
段,在审批和实施的过程中也要衔接。电网规划应在城市总体规划
的指导原则下进行编制,以往电网规划仅是将规划项目建设纳入城
市规划之中,变电站位置和线路走廊都是未定数,政府规划部门难
以预留与控制,往往形成“建时再定”、“随建随定”的状况,不能
做到实际上的有效的衔接。例如,xx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结合就
是一个成功的案例。xx采用基于负荷曲线的土地利用法预测远期用
电负荷水平。城市总体规划提供的仅仅是土地利用信息及人口信
息,包含的是水平年的土地利用性质、面积、容积率以及区域总人
口数,没有与历史和经济数据相关的信息,无法用曲线拟合法以及
相关分析等数学方法预测。目前适合于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的负
荷预测方法是土地利用法(即负荷密度法)以及指标法。由于人均
用电量等指标主要是定性预测,缺乏定量分析,负荷密度法成为城
市电网规划负荷预测的主要选择。即用城市规划各分类地块(一般
为10 万平方米以下) 的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容积率)与各分类
负荷的单位建筑面积负荷密度相乘得到地块负荷。xx城市高压电网
规划采用应用负荷曲线叠加法解决了不同类型负荷之间的同时系
数取值问题,即用大量的数据积累取得各类负荷的典型负荷曲线,
用曲线之间的叠加代替同时系数的取值。基于负荷曲线的土地利用
法保证了负荷预测结果与城市规划的高度结合,结果体现了与城市
规划数据相适应的合理负荷值。预测xx市区960 平方公里范围内
与总体规划相适应的负荷为1900 万千瓦,平均负荷密度约2 万千
瓦/平方公里。因此,笔者认为,要实现电网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协
调发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现规划同步,确保规划编制
时间、年限的一致,并同步进行修编与调整;二是提高规划可操作
性,电网企业与规划设计单位共同开展城乡供电专项规划和35千
伏及以上电网的布局规划编制,实现城区变电站和线路精确到地理
坐标点、廊道宽度和转角位置,乡村变电站和线路走廊落实到具体
乡村位置,专项规划经由省(市)政府审批,与城市规划有机衔接,
作为电网建设和省(市)域空间管制的重要依据和内容。三是建立
统一规划体系,搭建平台,实现信息畅通。
四、做好电网规划的对外宣传工作
加强宣传力度,通过新闻媒体进行电力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以及
相关技术和环保等科学知识宣传,增加城市居民对电力设施的科学
认识,以消除城市居民对电力设施建设的抵触情绪和安全顾虑。积
极争取政府政策,促使政府各部门支持电力建设,建设绿色通道对
土地征用、拆迁补偿、线路路径等问题按照相关标准并在规定时限
内给予解决。尽量营造全社会关注电力建设的氛围,努力推动电网
规划的有效落实。
总结:为保证电网投资的效益与可操作性,城网规划应在现有
负荷基础之上从市政规划入手,在规划过程中服务于市政规划。具
体在操作过程中应对负荷预测做到分区、分业与分时预测相合。应
研究不同行业在城市的具体位置、具体年份的负荷,使变电站、线
路等供电设备的规划及建设满足负荷增长的需要。具体的做法是将
总负荷进行时空分解,可以根据城市规划,建立时空地理模型,借
助gis的应用,将总负荷分解为分区负荷,并落实到城市的具体位
置上。负荷的时空地理模型将用电客户的行业类型和数量作为位置
的函数,而每个客户的电能消费量人为时间的函数。这样就从时间、
空间、本体上把握住了负荷的变化,能够较准确地做好负荷预测工
作。城市电网规划是一个科学严谨的可持续发展的话题,在城市用
电量和城市土地面积日趋紧张的未来,城市电网的规划必须要处理
好相互之间制约的关系,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结合城市
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在未来的城市电网规划中取得更好的效果和发
展。
参考文献
[1]梁英.辐射状城市配电网优化规划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
2000.
[2]耿光飞.珠海市电力负荷预测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
[3]李纪平.输电网优化规划决策方法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
学,2000.
[4]张昆.基于遗传算法的城市配电网无功综合优化[d].华北
电力大学,2001.
[5]孙红星.邯郸城市电网改造方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与
评价[d].华北电力大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