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练习题

初二物理质量密度测试卷1、物体里所含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它不随物体的、、的改变,国际单位中质量的主单位是。

2、给下列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5 ;(2)物理课本质量约为3×105 ;(3)一只鸡的质量约为50 ,一辆自行车的质量约为0.025 。

3、某种物质,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它的国际单位是。

4、铝的密度是2.7×103kg/m3,它的物理意义是。

5、制作风筝要选用密度的材料,制造机器的底座则应尽可能选用密度的材料。

6、铁的密度是7.9g/cm3,合kg/m3,将质量为237g的实心铁球浸没在盛有150cm3酒精的量筒中,液面将升高到cm3处。

7、一瓶氧气的密度为5kg/m3,对病人供氧用去了一半,则瓶内剩余的氧气密度是g/cm3,一瓶煤油,瓶内煤油的密度是0.8×103 kg/m3,将煤油倒去一半,则瓶内剩下煤油的密度是。

8、有一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某物体的质量,调节时忘了将游码调至横梁标尺左端“0”刻线处,那么他测量的结果将偏。

若他所用的砝码已经磨损,则测量结果将偏。

9、冰的密度为0.9×103 kg/m3,一体积为0.2 m3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水的体积为m3。

10、一玻璃瓶质量为500g,当瓶中装满水时的总质量为1.7kg,则玻璃的容积为m3;用此瓶装满某种油时,油和瓶的总质量为1.46 kg,则油的密度是kg/m3。

11、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大的物体密度;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质量小的物体密度。

12、甲、乙两物体的质量相等,体积关系为V甲=4V乙,两种物质的密度关系为ρ乙=3.5ρ甲,如果两物体中只有一个是空心的,那么空心的一定是物体。

1、某同学在调好的天平左盘放一小石块,右盘所的放砝码个数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天平平衡,则被测石子质量()A、78.4g B、78.2g C、78.0g D、无法确定2、酒精的密度是0.8×103 kg/m3,那么()A、能装0.5kg纯净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0.6kg的酒精B、能装0.5kg的酒精瓶子一定能装下0.6kg的纯净水C、水和酒精的质量比是5:4D、水和酒精的体积比是4:53、使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若指针稍偏左,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在盘中加砝码B、在盘中减砝码C、向右移动游码D、向右调平衡螺母4、某同学在测物体质量时,在游码没有放在零刻线处,就将天平的横梁调节平衡,用这种情形下的天平称得物体质量比物体的实际质量()A、偏小B、偏大C、不变D、不能确定5、平时我们常说“油比水轻”实质上是指()A、油的重量比水小B、油的质量比水小C、油的密度比水小D、油的体积比水小6、用铜、铁、铝三种物质制成三个质量和体积均相等的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球都可以做成实心的B、铝球是实心的,铁球、铜球是空心的C、铁球是实心的,铝球、铜球是空心的D、铜球是实心的,铁球、铝球是空心的7、下列关于密度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相同的物质,一定是同种物质B、自来水的密度和鲜桔水的密度相等C、液体的密度一定比固体的密度小D、液体的密度一定比气体的密度大8、要测量盐水的密度,某同学在用量筒测盐水体积时,以盐水水面边缘处所对刻度为测量值,这样测定出的盐水密度会()A、偏大B、偏小C、准确D、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9、用下述方法测下图所示玻璃瓶的容积。

用刻度尺测量瓶的高为L。

瓶底的直径为D,往瓶中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面高度L1,堵住瓶口,将瓶倒置后测出水面与瓶底的距离L2,由此可得出瓶的容积V约为()A、(1/4)πD2LB、(1/4)πD2(L-L1)C、(1/4)πD2(L1+L2)D、(1/4)πD2(L1-L2)10、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ρA>ρB>ρC,且ρA>ρ水B、ρA>ρB>ρC,且ρC>ρ水C、ρA<ρB<ρC,且ρA>ρ水D、ρA<ρB<ρC,且ρC>ρ水11、如图所示,三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煤油和硫酸,已知ρ酸>ρ水>ρ油,则()A、甲杯中装的是水B、乙杯中装的是煤油C、丙杯中装的是硫酸D、丙杯中装的是煤油12、有甲、乙两个体积相等的实心金属球和一架调节好的天平将甲球放在天平的右盘,乙球放在天平的左盘,当移动游码到一定的位置后,天平的横梁可达到平衡,那么这两个金属球的密度大小关系是()A、甲球的密度稍大B、乙球的密度稍大C、两球的密度一样大D、无法比较三、实验题:14%1、某同学在调节天平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在标尺中线处的左侧,此时应该;在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在标尺中线处的左侧,此时应该或。

2、某同学要测定一个不沉入水的木块的密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A、用细线打拴住小角铁块,浸没在量筒里的水中,记下此时水面的刻度V1;B、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的刻度V2;C、把木块和铁块系在一起,并让它们全部浸入量筒里的水中,记下水面的刻度V3;D、用天平测出木块质量为m1;E、用天平测出铁块质量为m2。

(1)请选择必要的步骤,并将正确顺序的步骤序号填在横线上:;(2)用上述有关的实验步骤中的数据表示木块的密度ρ木= 。

3、给你一架托盘天平、一只空瓶、水、一杯牛奶,没有量筒,请你想办法测出牛奶的密度,写出实验步骤及牛奶密度的表达式。

四、计算题:26%1、一节运油车装了30m3的石油,现从车中取出30ml石油,称得它的质量为24.6g,求:(1)石油的密度;(2)这节运油车所装石油的质量是多少?2、有一团细铁丝,质量是150 g,测得铁丝的直径是1mm,问这团铁丝有多长?(铁的密度是7.9×103kg/m3)3、烧杯装满水总质量为350 g,放入一合金后,溢出一些水,这时总质量为500 g,取出合金块后总质量为300 g,求:合金的密度。

4、用盐水选种时需用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

现配制有500ml的盐水,称得它的质量是0.6kg,这样的盐水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需要加盐还是加水?5、有一体积是20cm3,质量是118.5g,问这个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是实心的,实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八年级物理质量和密度练习题复习要点:1、质量:(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改变而改变。

(2)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3)质量的测量实验室中,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托盘天平,要会正确调节,使用托盘天平。

2、密度:(1)密度的概念: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ρ=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

常用单位是克/厘米3。

1克/厘米3=103千克/米3。

(2)密度的测定在用天平、量筒测定固体、液体密度的实验中,要明确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怎样用表格记录实验数据,如何根据测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实验结论。

(3)密度的应用(1)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由于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测出物质的密度,查密度表就可知道物体可能是由什么物质组成。

(2)把密度公式ρ= 变形为m=ρV,V= ,利用它们可以计算不便称量的物体的质量和不便直接测量的物体的体积。

复习方法指导:1、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通常情况下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是不同的。

当温度、压强、状态不同时,同种物质的密度也会不同。

如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它的质量不变,但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例1、体积是30厘米3,质量是81克的铝块,它的密度是多少千克/米3?若此铝块的体积增大到原来2倍时,它的密度是多大?分析与解:利用公式ρ= 可以求出铝块的密度。

用克/厘米3做密度的单位进行计算,再利用1克/厘米3=103千克/米3换算得出结果较为方便。

ρ= = =2.7克/厘米3=2.7×103千克/米3。

铝块的密度是2.7×103千克/米3。

因为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体积增大2倍的铝块,密度值不变,所以它的密度仍是2.7×103千克/米3。

说明:体积增大2倍的铝块为60厘米3,它的质量也增大为原来的2倍,变为162克。

利用密度公式ρ= 计算,可得出铝块的密度仍是2.7×103千克/米3。

由此看出物质的密度不由物体的体积大小、质量的多少决定。

公式ρ= 是定义密度、计算密度大小的公式,但它不能决定某种物质密度的大小。

所以,我们不能说某种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跟它的体积成反比。

2、实验:(1)正确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使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首先应调节天平。

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使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将物体放在天平左盘,右盘放砝码,通过增减砝码和调节游码位置使天平平衡。

此时,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例2、对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天平进行调节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这时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

用调节后的天平测某物体的质量,当横梁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该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克。

分析与解:调节天平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说明左盘低,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被测物体的质量为113.4克。

说明:读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时,应先认清标尺的最小刻度值。

根据游码左侧对应的刻度线读数。

图中,标尺的每一大格表示1克,最小刻度值为0.2克,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为3.4克。

所以物体的总质量为113.4克。

(2)正确使用量筒测体积例3、如下图所示,一堆碎石的体积是___________厘米3?分析与解:用量筒测量浸没于水的固体体积,先读出量筒内原来水面到达的刻度,再读出放入物体后水面到达的刻度,两次读数的差就是被测物体的体积,V=130厘米3-110厘米3=20厘米3。

说明:使用量筒或量标测体积时,也需先认清它们的量程,单位和最小刻度,读数时,注意视线应和凹液面相平。

3、运用密度公式解决有关问题:例4、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4:3,它们的密度之比为5:9,则甲、乙两物体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

分析:这是利用密度公式求比例的问题。

其解题步骤是:(1)公式变形,把未知量写在等号左边,将未知量的表达式写在等号右边;(2)比例化简;(3)代入数据运算,得出结果。

解:答案:甲、乙两物体的体积之比为12:5。

例5、一个空瓶的质量是200克,装满水称,瓶和水的总质量是700克,将瓶里的水倒出,先在空瓶内装入一些金属粒,称出瓶和金属的总质量是878克,然后将瓶内装满水,称出瓶、水和金属粒总质量是1318克,求瓶内金属的密度多大?分析:本题可运用分析法从所求量入手,逐步推导,直到运用密度公式,代入已知条件能够直接求解为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