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上册综合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综合测试题

章末测试(二)[范围:第二章时间:3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1. 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 ms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海水 B.糖水C.冰水 D.泥水3.在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如图Z-2-1所示,下列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图Z-2-1A.在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a=2,b=8B.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获得2个电子生成S2-C.硫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16D.一个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 g4.[上海中考] 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下列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的是( )A.植树绿化,美化环境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C.外出时佩戴防雾霾口罩D.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5.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水的三态变化——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B.闻到远处饭菜的香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水通电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6.[威海中考] 对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分子的原子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B.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C.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7.结合图Z-2-2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Z-2-2A.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B.硅原子属于金属元素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Al3+D.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8.暖宝宝中的发热剂是铁粉、水和食盐等,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Z-3)。

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图Z-2-3A.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D.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8.3%二、填空题(共42分)9.(8分)现有①氮气、②氧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四种物质,请按要求用序号填空。

(1)约占空气总体积21%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制多种电光源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制氮肥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6分)“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①50 mL水与50 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 mL,微观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从微观知宏观。

图Z-2-4①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

②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的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___(填编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11.(6分)[重庆中考] 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

(1)氯化钠、金刚石、干冰(二氧化碳固体的俗称)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如图Z-2-5是CO与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__(填序号)。

图Z-2-5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④⑤12.(12分)[福建中考] 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1)图Z-2-6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图Z-2-6①x的数值为________。

②“11”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③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________(写离子符号)。

(2)图Z-2-7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图Z-2-7①在A、B、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________(填字母)。

②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____________有关。

③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18分)13.在学习微粒的有关知识时,老师用如图Z-2-8所示装置进行实验:A中充满氯化氢(HCl)气体,B中充满氨气(NH3)。

已知氨气和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氨气和氯化氢气体相遇发生如下化学反应:氨气+氯化氢→氯化铵(白色固体),冒出大量白烟。

又知,氯化氢分子比氨分子质量大,且分子运动速率和质量成反比。

图Z-2-8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在该装置中观察到白烟,应怎样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的白烟距离________(填“A”或“B”)瓶一端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这个实验还可以获得关于微粒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两点)。

(2)若关闭活塞a、b、c,在烧杯的水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然后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B瓶中,再打开活塞a、b,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解详析1. A2. C3. D4. C5. D6. C7. B8. C9. (1)②(2)④(3)③(4)①10. (1)①分子间有间隔②N H(2)①7得②B C E11. (1)氯化钠(2)失去(3)D[解析] (1)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金刚石由碳原子直接构成;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2)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该粒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容易失去。

(3)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会发生变化。

12. (1)①8②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或其他合理答案) ③Na+(2)①BC②分子种类(或其他合理答案) ③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或其他合理答案)[解析] (1)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离子符号是Na+。

(2)①若证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需选取相同分子、不同温度的组别,即选BC;②相同温度下,氢分子和氧分子的运动速率不同,说明分子种类也能影响运动速率;③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例如: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等。

13. (1)打开活塞a、c A 氯化氢分子比氨分子质量大,且分子运动速率和其质量成反比,所以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慢,二者反应的位置靠近A瓶一端,产生的白烟距离A瓶一端近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变化(2)烧杯中的水进入B瓶中,形成红色“喷泉”氨气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导致B瓶中压强急剧减小,烧杯中的水被压入B瓶,因为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形成红色“喷泉”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密切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铝的化学性质稳定,“银粉漆”(铝粉)可涂在铁栏杆防锈B.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助燃剂C.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可用于去油污D.熟石灰呈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2.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可以施用下列化肥,其中属于复合肥的是()A.B.C.D.3.下列对教材中相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电解水实验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B.镁带燃烧后质量增加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用黄铜片在铜片上刻划实验说明合金一般比纯金属硬度大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是为了防止液滴四处飞溅4.将一小块金属钾放在装水的烧杯中能够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热,其反应是:2K+2H2O═2X+H2↑()A.X是一种氧化物B.X中只含K、O元素C.发生爆炸是氢气燃烧引起的D.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25.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类推结论正确的是()A.CO能与Fe2O3反应生成Fe,CO也能与CuO反应生成CuB.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C.燃烧都伴随发光、发热的现象,则伴随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D.稀盐酸能与金属锌反应生成氢气,稀盐酸也能与金属银反应生成氢气6.下列各组物质中的两种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是( )A.CuSO4和NaOH B.NaOH和HClC.AgNO3和HCl D.Ca(OH)2和Na2CO37.某同学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配制好的溶液倒出一半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氯化钠固体放在托盘天平右盘称量C.通过计算需要氯化钠5g,水45gD.称量好的氯化钠放入量筒中溶解8.下列物质:①洁净的空气、②干冰、③水银、④不锈钢、⑤冰水混合物、⑥高锰酸钾、⑦液氧,分类不正确的是( )A.混合物:①③④B.氧化物:②⑤ C.单质:③⑦D.化合物:②⑤⑥9.材料科学日益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分类研究法是研究化学材料的常用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