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编制与管理细则》文本-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一部分文本部分目录第一章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管理部门职责及评审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从业单位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附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一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交通影响评价技术细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二选址(或出让)阶段和报建阶段交通影响评价技术细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A 规划单元分区、交通设施服务水平分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B 部分条文解释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昆山市交通影响评价编制与管理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为了促进昆山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规范交通影响评价规划管理工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昆山市的具体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实施条例》、《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 141-2010)、《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2012年修订)》、《江苏省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编制要点》等。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规划区。
第四条【阶段划分】交通影响评价(简称“交评”)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简称“控规阶段”)、选址阶段或地块规划条件核提阶段(简称“选址(或出让)阶段”)、修建性详细规划或建设项目方案设计阶段(简称“报建阶段”)三个阶段。
第五条【交评的效力】控规阶段交评应作为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评审的必要组成部分;选址(或出让)阶段交评应作为项目选址或地块规划条件核提的必要依据;报建阶段交评应作为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审查的必要依据。
第二章管理部门职责及评审程序第六条【编制程序】控规阶段交评应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步编制;选址(或出让)阶段交评以控规阶段交评作为依据组织编制;报建阶段交评应与控规阶段交评、选址(或出让)阶段交评相符合。
第七条【评审程序】控规阶段交评与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一并组织评审;选址(或出让)阶段和报建阶段交评根据城市规划管理要求,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各区、镇规划部门分别负责组织公安、交通、住建、城管、公交等部门进行联合审查,审查通过的项目应出具评审意见。
由各区、镇规划部门负责组织联审的项目审查通过后应报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备案。
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交评编制与管理细则的制定、从业单位管理以及全市交评项目的备案工作。
第八条【规划核实】在建设项目规划核实时应核查建设项目交评报告所提出必要性措施的实施情况,未予实施的建设项目不予通过规划核实。
第三章从业单位管理第九条【从业单位工作模式】对于选址(或出让)阶段和报建阶段交评,采用“编制单位+审查单位”工作模式:编制单位负责交评报告编制工作,审查单位负责交评报告技术审查工作。
审查采取匿名形式,送审的交评报告中不得出现任何有关编制单位的信息。
第十条【编制单位职责】根据建设项目性质及规划建设阶段开展交评工作,保证评价报告中数据的客观性、方法的科学性以及改善措施的可行性。
第十一条【审查单位职责】在交评项目评审前对报告进行技术上的复核、校验,提供客观、详实的书面审查意见,并作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受理交评报告的依据之一。
审查单位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交评报告内容的完整性、成果的规范性、调查方法和数据的客观性、关键技术的合理性、交通影响程度判定和改善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等。
第十二条【从业单位管理】从事交评编制的单位原则上须具备城乡规划设计乙级以上(含乙级)或同等级资质。
从业单位向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准入并通过审核后,纳入编制机构库,可开展交评编制工作。
未纳入交评编制机构库的单位,不得从事交评编制工作。
以每半年或一年期限对从业单位进行考核评价,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以末位淘汰的形式实现从业单位的优胜略汰。
第十三条【审查单位确定】交评的审查单位由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通过委托或招标等方式确定,同一项目交评编制和审查单位不能相同。
第十四条【违规处罚】从业单位在工作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分包、转包等违规行为,一经查实,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取消其从事交评编制工作的资格。
被取消资格的从业单位在一年内不得重新申请准入。
区、镇规划部门发现编制单位存在违规行为时,应及时上报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第四章附则第十五条本细则由昆山市规划局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细则自2015年6月1日起实施。
附录一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交通影响评价技术细则【阶段定义】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在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指导下,按照《江苏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2012年修订)》的要求,对规划编制单元、基本控制单元及地块的交通供应、组织方式与用地开发等进行互适性分析,对规划用地布局、开发强度以及相关指标进行校核修正,有效发挥交通对土地利用的引导作用,促进合理布局和交通减量。
【交评范围】控规阶段交评的评价范围与控规规划范围相一致。
【评价年限】控规阶段交评的评价年限与控规规划远期年限相一致。
【评价内容】控规阶段交评以宏观层面的分析与评价为主,应对道路网络与用地布局的协调、交通容量与开发强度之间的协调进行评价,提出用地布局、开发强度方面的调整建议;对交通系统的需求与供给能力进行评价,提出影响显著道路的红线、断面优化调整的建议,提出公交设施、停车设施等建设指标优化与调整的建议。
【交通影响程度】控规阶段交评评价范围内的3个及以上快速路或主干路路段叠加交通饱和度大于,即判定其交通影响程度为“显著”。
【成果编制要求】控规阶段交评成果编制内容要求如下: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交评应包括概况、评价范围与年限、评价范围现状与规划情况、现状交通分析、交通需求预测、交通与用地互适应分析、交通设施建设指标建议、结论与建议以及相关图纸。
①规划研究范围图②用地及道路交通设施现状图③现状路网机动车交通流量图④用地及道路交通设施规划图⑤规划用地开发布局与强度建议图⑥规划年规划路网机动车交通流量图⑦综合交通规划优化图附录二选址(或出让)阶段和报建阶段交通影响评价技术细则【阶段定义】选址(或出让)阶段和报建阶段交评主要分析建设项目建成后对周围交通环境的影响程度,提出相应的交通改善对策,降低项目开发对周边道路交通产生的影响程度。
(1)选址(或出让)阶段交评从土地利用与交通供给的协调角度论证建设项目选址的可行性,提出建设项目开发强度、业态结构、周边路网、出入口数量及位置、公共交通设施、建筑停车配建泊位等技术指标的建议,作为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或核提地块出让条件的依据。
(2)报建阶段交评对平面布局、出入口位置、建筑停车配建泊位、公共交通系统容量等内容进行评价,验证项目周边交通设施的承载能力与建设项目的开发强度是否适应,并提出项目周边及内部交通设施的调整优化措施,作为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依据。
【区域划分】将城市规划区划分为三类交通分区,便于实施区域差异化管理,发挥交通调控和引导作用。
一类区:老城区(另加花桥经济开发区、千灯古镇、锦溪古镇、周庄古镇)范围的主要城镇综合单元(8个);二类区:中心城区范围的工业单元、部分城镇综合单元(另加陆家、千灯、淀山湖、锦溪、周庄、巴城镇区)(30个);三类区:市域范围内除去一类、二类区以外的其他规划单元(44个);具体分区见附表A1和附图A1。
【启动阈值】符合下列事项的拟建(新建、改建和扩建)永久性或临时性建设项目,在核发《选址意见书》或核提地块出让条件之前以及修建性详细方案或建设项目方案上报之前,应当开展交评,并编制交评报告。
选址(或出让)阶段和报建阶段交评项目启动阈值应符合表1规定:表1 交评启动阈值算;当无建设设计方案时,建筑面积=用地面积×容积率。
②凡达到以上要求的建设项目在选址(或出让)阶段、报建阶段均需开展交通影响评价。
③对于交通枢纽类应当结合项目总平面布局图设计以及专项规划开展工作。
【影响范围】建设项目交评的最小评价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1)报建阶段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范围参照表2执行。
(2)选址阶段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范围参照表3执行。
表3 选址阶段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范围【评价年限】选址(或出让)阶段和报建阶段进行的交评项目年限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有明确定量启动阈值的建设项目其评价年限应符合表4规定。
(2)启动阈值不以规模度量的其他必做项目,其评价近期年限为正常使用初年,远期年限为正常使用5年,其中由政府管理部门认定的重大项目需要增加总体规划远期目标年限。
表4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年限年限时,宜用规划目标年限作为交通影响评价年限。
②住宅类建设项目正常使用初年为入住率达到70%的特征年;工业类(T09)建设项目正常使用初年为实际年产能达到设计年产能60%的特征年。
(3)当建设项目有分期开发情况时,除了针对项目整体的交通影响评价外,还应评价各项目分期投入正常使用初年的交通影响程度。
【评价日与时段】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日和评价高峰时段要求如下:(1)当建设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的高峰时段与背景交通高峰时段基本重合时,建设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的高峰时段应为交通影响评价时段;当两者不重合时,建设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高峰时段与背景交通需求高峰时段应均为交通影响评价时段。
(2)按工作日、非工作日分别叠加评价时段的建设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和背景交通需求,以对交通系统最不利日应作为交通影响评价日;当难以判断时,应对工作日和非工作日分别进行评价。
对于园林场馆类项目还需要增加大型活动日的评价。
(3)对于混合用地类型的项目,应分别对不用类型的业态分别进行评价日和评价时段的分析,进行叠加后选取最不利日和最不利时段作为最终的评价日和评价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