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 水循环
【答案】D B
【考点3】河流的补给 【基础知识梳理】 1、什么是河流的补给? 河水的来源 2、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 涉及哪几种水体? 雨 水
冰川融水 积雪融水 地 下 水 湖 泊 水
塔里木河
弱水
内流区 外流区
分界线:注意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相似
汛期:7、8月 1、2月断流
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流量变化与气温 密切相关。
水循环过程及意义
2).水循环的环节 台风带来降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 南水北调,改变了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地表径流
水循环过程及意义
影响下渗的因素:
B A
下渗
坡度
c 下渗
A
植被覆盖率 降雨的强度
水循环过程及意义
影响下渗的因素:
地形 植被覆盖率 降雨的强度
例1:下列实现着图中①的功能的是 A.长江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我国的夏季风 D.我国的冬季风
(1)开源措施:①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②修筑 水库;③开渠引水,实行跨流域调水;④海水淡化; ⑤人工降水;⑥植树造林,涵养水源等。 (2)节流措施:①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节水 意识;②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 复利用率;③防止和治理水污染;④加强水资源的管 理等。
水圈的构成
目前人们主要利用的水源是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地球水体的组成
【考点2】水循环过程及意义 【基础知识梳理】
1..定义: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 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 运动的过程。
2.原因:内因:水的三态变化; 外因:太阳辐射能、重力能(动力)。
3.水循环的类型与主要环节
【例10】读“某河流量过程曲线图”(该河以降水补 给为主)
该河可能位于什么地区?
图2-3-2为长江全年补给水源示意图,
CD
A.b是雨水补给,a是冰雪融水补给 B.a是地下水补给,c是冰雪融水补给 C.a是雨水补给,b是冰雪融水补给 D.c是地下水补给
河流水与湖泊水相互补给
河流水位低于湖泊水位 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
水循环过程及意义
思考:1、参与水量最多的水循环? 2、最有意义的水循环?
1).水循环的类型 发生领域
海陆间循环 (陆地淡水更新意义重大)
海上内循环
陆地内循环 (参与水量最大)
水循环过程及意义
2).水循环的环节 海陆间循环: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海上内循环: 蒸发、降水 陆地内循环: 蒸发、降水
河流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
河水什么时候补给潜水?潜水什么时候补给河水?
思考:黄河下游的河水与地下水之间有没有相 互补给的关系?为什么?
【考点4】水资源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目前人们主要利用的水源是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水资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华北地区缺水问题: 产生原因:①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 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降水少, 春旱严重 ②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①南水北调;②修建水库; 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 ④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 ⑤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 ⑥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技术,提高利用率 ;
√
例2 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 B 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例3 下图为台湾地区某年水资源结构图。
D
A
1.图中甲、乙分别代表的 A.蒸发、下渗 B.下渗、入海 C.蒸腾、蒸发 D.蒸发、入海 2.台湾岛水资源甲、乙两项损失占降水量的80%以上,自然原因是 ①地处热带、亚热带,气温高 ②地势起伏大,河流短小 ③河 流开发利用比例高④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多暴雨 ⑤植被覆盖 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水循环的环节有: 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蒸发。 影响最多的是地表径流
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修水库对水循环的影响
调节地表径流的时间分布
(削峰补枯)
库区蒸发量增大、降水量增大 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增大
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人类活动
C
c
例7,读下图
1.该河段水位季节变化最大的年份是 A.1970年 B.1980年 C.1990年 D.2000年 2.2000年较1990年水位变化减小,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流域内 A.年降水量增大 B.上游围湖造田 c c C.植被覆盖增加 D.水动使自然界的水连续不断地运动、转化, 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了全球水 的动态平衡。 2 、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 缓解了高低纬之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走向高考· 地理
一轮复习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考纲展示
1.熟悉陆地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掌握河流补 给类型及径流量曲线的判读。 2.利用水循环示意图,判断水循环的类型、环 节,了解水循环的意义
【考点1】陆地水体类型 【基础知识梳理】 1. 水圈的组成 水在地理环境中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 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 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东北
。
地下水是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
例9
(1)该河流量最大值出现在 月,这时期该地区出现 的特殊天气是 ,这一天气现象是 锋造成的。 (2)该河位于 流域,河水主要补给来源 是 和 。 (3)该河除冬季枯水期外,最低水位还出现在 月, 这是由于 天气造成的。
塔里木河的流量过程线
我国东南地区的河流
汛期 5、6月
闽江
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流量大且变化 与 降水量变化 相一致。
我国华北地区的河流 汛期 7、8月,春旱时期水量很少
雨水补给 流量(立方米) 700 600 500 春汛:积雪融 400 水补给 300 200 100 0 思考:这条河流有哪几种水源补给形? 这类河流一般分布在我国
例4 图5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
C
1.对河湖水资源更新影响最大的水循环 A.②一①一② B.⑨一⑤一⑥一⑨ C.②一③一⑤一⑥ D.④一⑤一⑦一⑧ 2.实现环节③的风是?
例5运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的形成原因
蒸发
下渗
地表径流
1.气温低,蒸发弱 2.土质黏重,不易下渗 地下有永久冻土 3.三条河流汇合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4、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雕 塑地表形态。
4、水循环是自 然界最富动力 作用的循环运 动,不断雕塑 地表形态。
例8 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水量是基本稳定的; 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的水量也是相对平衡的。 1. 实现海陆间矿物质迁移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径流 2.海洋水的矿物质含量( ) A.基本不变 B.总趋势为增加 C.总趋势为降低 D.在冰期相对较低
修建水库 (退耕还湖)
围湖造田 植树种草 破坏植被 硬化城市路面 铺设渗水砖
影响
调节河流流量,使河流水位趋于平稳 (削峰补枯) 下渗量增加,地表径流量减少,河流 水位升降缓慢 (涵养水源)
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大,河流 水位陡涨陡落
例6 图7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 1.属于水循环中地下径流环节的是( ) A.a B. B C. c D. d 2.该城市在路面改造中,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 ”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这种改造会使图中四个环 节量的变化( ) A.a 增加 B.b 减少 C.c 增 D.d 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