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十年来通货膨胀的原因
1
货币银行学作业
分析近十年来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
院系:经济学院
班级:金融31001班
姓名:赵玮
学号:201004047
序号:45
中国近十年来通货膨胀的原因
2
通货膨胀是指一个经济体系在一定时期内,一般物价水平普遍
的、明显的和持续的上涨过程。这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普
遍存在的问题。我们知道,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通货膨胀的是
衡量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近年来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如
下
由上图可知,近几年来,CPI的持续走高已成为人们无法忽视的事实。2010年
11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经济数据显示,2010年10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
上涨4.4%,比2010年9月涨幅扩大0.8个百分点,创2008年10月以后25个月新
高,涨幅最大的是食品价格和居住类价格,涨幅分别为10.1%和4.9%。这一系列的物
价上涨都说明中国发生了通货膨胀,主要有以下原因:
1.总供给
从总供给方面,成本推动导致了总供给曲线的左移。一方面,农副产品价格上涨,
并带动其下游产品的上涨;另一方面,劳动力成本上升推动物价上涨。
就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来说,主要是粮食,肉禽类农产品价格的提高。从国
内来看,粮食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几点:粮食耕种的可用土地持续减少,近几年中国
中国近十年来通货膨胀的原因
3
灾害性天气的影响,交通运输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增加粮食供给成本,以及种粮的机
会成本随外出打工人员工资的改善而越来越大。从国际上看,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
计,2006年世界粮食产量减产, 而粮食的需求增大。国际市场粮价的上涨,直接传导
并推动了国内粮价的上涨。
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并带动其下游产品的上涨。农副产品产品是上游产品,其价
格的上涨直接导致了下游产品的成本提高。就仅仅以生猪价格来讲,生猪价格的不断
提高带动了肉食加工,餐饮等行业价格的提升。
劳动力成本上升推动物价上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已是不
可忽视的事实。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对物价提高有着持续的内在冲击。
2.总需求
从总需求方面讲,总需求的增加,即总需求曲线的右移,也是导致通货膨胀极其
重要的原因。
在中国的外汇管理制度下,外汇储备地不断增加是促进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经
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双顺差是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直接原因。经常项目巨额
顺差的形成是源自高额的贸易顺差,而金融项目顺差的原因来则主要有两点。一是人
民币升值预期,二是外商投资性资金的大量进入。而在我国结汇的制度下,企业将外
汇换为人民币时,银行有义务以固定汇率接受并发出人民币。这就导致了我国货币供
给管理的被动性。由于外汇不断增加迫使央行不断地投放货币,对通货膨胀形成直接
压力。
而对外贸易的顺差,除了直接使得外汇储备增加外,还间接的加剧了通货膨胀。
这主要是因为其产品供给面向国外,对国内市场并不供给,而投入则多取自国内,收
益也流向国内,从而加大了对国内市场的需求。
除此之外,投资需求拉动也是增加通货膨胀程度的重要原因。近几年,房地产市
场投资火热,价格节节攀升。而这除了人们正常增长的住房需求外,市场上对住房价
格继续上涨的明显预期,使得投资购房需求更为膨胀。此外,在中国经济近十年的持
续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投资者信心的充足,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国有企业整改后盈
利能力的增强,都无疑增加了投资需求。
3.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互动影响
通货膨胀的形成和加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除了以上静态定性的分析,还需从整
个动态过程加以认识。
物价上涨,使得在名义货币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中央银行的实际货币供应量
下降。实际货币量的下降对利率的上升形成了压力,同时由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国
外热钱不断流入中国。加之我国贸易顺差额巨大,大量流入中国的外汇迫使央行不断
投放货币,如果央行不执行任何货币调控,那么增加的货币投入量将对总需求产生了
扩张的压力。
通货膨胀的初期,在工资具有粘性的情况下,劳动力成本相对下降。同时,公司
的盈利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会给公司盈利加速的错觉。具体一点说,就是公司在计
算净利润时扣减的利息成本和折旧等都是以历史成本计量的,而收入却是包含了通胀
的因素。公司的这种乐观情绪,使得在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愿意增加投资,增加的投
中国近十年来通货膨胀的原因
4
资需求就再次增加了总需求扩张的动力。
那么,开始未动的总需求将在这两者的共同作用下扩大,进一步推动了物价的上
涨,再次加剧了通货膨胀,如此进入下一个循环。但是,不断加深的通货膨胀会随着
总供给的增加,工资的提高,央行实行紧缩货币政策而逐步得到控制,最后趋于稳定。
4. 投资结构问题国内投资过热以及流动性过剩导致通货膨胀
中国不管从国家层面看还是从人民层面看,都不缺钱,但是,中国缺乏有效的
投资渠道能够使用这些钱,一项调查表明,中国人主要的投资投向了房地产市场和股
票。当股票市场低迷是,更多的钱会涌入房地产市场,不仅会打乱国家调控的计划,
同时房价的高涨也会强化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有可能造成事实上的通货膨胀。
中国政府2007-2008 年投入4万亿应对 金融危机,其中1.8 万亿是直接投入
到基础建设中。这么大量的资金注入原材料市场,前期因为经济的低迷,这些资金并
没导致物价的飞涨。但随着经济的复苏,这些巨量资金的后遗症开始显现。2010年
的物价飞涨,11月的月CPI同比增长为4%,导致了通货膨胀。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
导致物价的上涨以及货币的贬值,从而也是形成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
5.国内突发事故灾难:如雪灾、地震等造成短期物价反弹压力。
6.能源成本推动型的价格上涨
美元的贬值,自然引起以美元定价的原材料的价格的上涨,石油,铁,煤等几种
基础材料价格的飞涨使中国遭遇了输入型的通货膨胀。
7.社会公众对物价上涨的预期
通货膨胀的持续发展很大程度是由于人们对未来通货膨胀预期所导致的。我国
正处于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各种经济体制约束机制不健全,再加上各种经济活动
的过热,人们对未来的经济发展没有一个充分的预期。通货膨胀预期是加速通货膨
胀形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通货膨胀有着各方面的原因,其中不
乏国际因素影响。现在的中国已经进入了通货膨胀的快速通道,必须要采取强有力
的措施加以遏制和疏导,不能使人民的实际财产因为通货膨胀大幅缩水,生活水平
下降。在对待通货膨胀问题时,除了采取非常必要的中央银行宏观货币调控外,还
需从直接原因着手,如更加关注农民利益,增加农业产出,完善外汇管理制度,增
强房地产金融市场等重要领域的调控监督等,以便更好的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让越
来越多的人享受中国发展带来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