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价格(市场需求、产品质量)×产量(栽培技术、规模管理)一、解决果品淡季供应的途径果树生产的特点是“季产”,而果品的供应要求是“年销”,这就是说,某种果树的果实成熟期相对集中在一定的季节,一般果树一年只成熟一次,这就造成了某种果品生产的旺季与淡季。
而人们的消费要求则希望尽可能延长每种果品的供应期,最好能作到周年供应。
就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来看,果品总体的周年供应是可以做到的,延长某种果品的供应期也不很难,少数果品周年供应也已成功(如苹果、梨、草莓),但要作到每一种果品的周年供应,目前还很难实现。
本节的任务就是讨论在目前的科技条件下,如何缩小“淡季”(果品总体供应的淡季)的时间,丰富供应种类、品种,以及如何缩小“小淡季”(某种果品供应的淡季)的时间。
缩小“淡季”和“小淡季”供应的时间、丰富淡季的果品种类有以下四种途径:1、适当发展早熟的树种和品种早熟的树种有草莓、樱桃、杏、李、桃等,草莓在5-6月份成熟、樱桃在5月份成熟、杏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成熟、李在6-7月成熟、桃早熟品种在6月上中旬成熟。
葡萄早熟品种有:京秀:6月底成熟。
京亚:7月上中旬成熟。
兴华1号:7月上中旬成熟。
红旗特早玫瑰:开花至成熟37-40天、深红色、可溶物18-21%,口感极佳,具玫瑰香味,丰产性强,栽后第二年亩产2000公斤,粒重8-12克,最大12克,穗重600-800克,最大1500克,抗病耐运,硬肉。
(参考北方果树2003 第 5期"加51页"和中国果树2001第5期51页)。
梨早熟品种有:黄冠:8月上旬成熟,较鸭梨早熟20天。
冀蜜:8月上旬成熟,较鸭梨早熟20天因此,发展早熟的树种和品种对丰富淡季果品市场有重要意义。
2、从栽培技术上使果品提早成熟上市(1)发展促成栽培概念:在解除自然休眠、或未完全解除自然休眠、或不让其休眠,就采取保温或加温措施,使其早开花、早坐果、早成熟,早向市场供应果品。
(2)果实催熟概念:指在果实成熟前的一段时间内,喷施生长调节剂或采取其它技术,使果实提早成熟。
方法:常用的药剂有“乙烯利、B9、生长素类、PP333”,另外环剥在某些果树上可使果实提早成熟。
应用催熟技术,一般可使果实早熟几天至二十几天,催熟了的果实多数能达到固有的大小,品质较好或不降低。
因此,催熟技术在解决淡季果品供应上有一定的作用。
但果实要及时销售或食用。
特别注意:乙烯利不能在杏树上使用(落果、流胶)。
3、开发野生、半野生及小杂果类果树我国是世界重要果树原产中心,资源极其丰富,素有“园林之母”的美誉。
据俞德浚教授统计,我国现有果树670余种,而目前进行栽培的果树仅几十种。
近一、二十年来,虽然在我国开发了猕猴桃、沙棘、醋栗等果树,但尚有大量的野生、半野生及小杂果亟(ji)待开发。
在这些果树中,部分果树成熟期很早,对于丰富春夏之季的淡季市场有重要作用。
如我国北方广泛分布果桑中的桑椹,在河北东部及中部5月下旬成熟,是上市最早的果品之一,在北京、天津很受欢迎。
另外,树莓、毛樱桃(Cerasustomentosa)在秦皇岛、昌黎一带果实发育期为45--55天,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成熟,销往北京、天津、沈阳等大成市。
为了丰富我国的果品市场,果树科技工作者近年开展了对野生、半野生及小杂果类的研究,如果桑、毛樱桃、欧李、树莓、蔷薇、刺梨、沙棘、三叶木通等。
4、发展果品储藏、加工、运输,延长果品的供应期二、果树设施栽培的意义1、改变果实的成熟期草莓:---3---4---5 5---6 7---8---9---10---11---12 1--2月半促成栽培露地抑制栽培促成栽培桃: 2月 -3---4---5 6---7---8---9---10 11---12---1月促成栽培露地栽培延迟栽培葡萄: 2月---3 4---5---6 7---8---9---10- 11---12---1月促成栽培露地栽培延迟栽培2、提高产量桃:果个较露地明显大,(原因可能是,发育期长,肥力大,管理精细);覆盖率高、前期产量明显高。
草莓:设施栽培,春节前后第一茬果采完后,花芽继续分化,可结二茬果,故产量提高;果个较露地大。
3、改善果实的品质一方面提高外观品质:果个大,颜色艳丽。
另一方面关于内在品质:就目前栽培技术含糖量降低了(原因是光照时间短,光强弱,薄膜滤光,导致光和强度降低),但通过一系列技术(补光、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使用透光率高的薄膜、合理的整形修剪技术等等)可以提高含糖量。
4、经济效益高葡萄:温室栽培,1995年18--20元/斤, 1996年10元/斤, 1997年10--15元/斤, 1998年10--12元/斤, 1999年8--10元/斤,2000年8元/斤,2001--2003年5--8元/斤。
在北京近期优质果价格15--18元/斤,邯郸近期8—15元/斤,大棚栽培邯郸市场售价3--5元/斤。
桃:1995年20--25元/斤, 1996年25--30元/斤,近年来售价4--8元/斤。
樱桃: 1996年最高售价款400元/斤,1997年最高售价款350元/斤, 1998年最高售价款250元/斤,平均150--180元/斤,近几年山东平均50—60(30—150)元/斤。
杏:在当地市场近两年售价8--12元/斤。
2000年在山东寿光博览会上,肖安华、肖安臣的温室金寿杏每个40元。
5、避免自然灾害由于设施栽培保证了果树适宜的环境,可避免倒春寒、霜冻、冻害、雨害、风害等,如桃、杏、樱桃。
有些品种如乍娜露地栽培容易裂果,但在保护地栽培表现很好6、设施栽培可以调节劳动力、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我国12亿人口,16亿亩耕地,人口不断增多,耕地不断减少,设施栽培,在人工控制环境的条件下,生产不受季节限制,一年四季都能生产,如草莓;葡萄一年能结2--3茬果,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设施栽培可以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做到立体化生产,如葡萄间作草莓可以做到上层果树不占地,下层草莓不占天。
设施栽培可以改冬闲为冬忙,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7、打破果树种植的地域限制,扩大栽植区域在设施栽培条件下,各种环境因子可人为控制,只要创造出适合于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其生产基本不受地理纬度和果树自然分布的限制,如利用日光温室栽培番木瓜、柑桔,分别在山东、辽宁引种种植成功;欧亚种葡萄在高温多雨的南方地区利用避雨设施获得成功。
三、设施栽培的现状(一)国外现状果树设施栽培的历史可追溯到一百多年前,但真正成为一种产业还是近二三十年的事。
近二三十年来,国外在葡萄、草莓、桃、樱桃、李、柿、杏、莓、沙梨、无花果、枇杷、柑橘、柠檬、柚等众多果树发展了设施栽培,面积最大的是葡萄和草莓。
欧洲在浆果(主要是草莓)设施栽培较多,非洲在香蕉上设施栽培较多。
意大利、荷兰、澳大利亚、日本对果树设施栽培给予高度重视,尤其是日本。
据1986年统计日本果树设施面积为8545公顷(128175亩),另有草莓5000公顷。
近十年来果树设施栽培面积以10%的速度增长。
分布区域很广,其中以葡萄最多,占总面积73%,其次是柑橘、樱桃、桃、李、日本梨、枇杷、无花果、番木瓜等。
发达国家果树设施栽培发展趋势简易设施:避雨设施、防虫设施、防鸟设施等现代化大棚栽培:微机智能化控制温度、湿度等。
(二)国内状况近十年来,我国果树设施栽培发展非常迅速,1995年--2000年是发展高峰期,经济效益非常高,栽培技术逐渐成熟。
1、草莓草莓的保护地栽培已有近30年的栽培史,面积较大,栽培技术相对最成熟,分布范围最广。
亚运会(1990年9月)前,国家下达攻关任务"亚运会期间必须供应新鲜草莓",经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已完成任务。
河北草莓生产在全国规模最大、历史最长、技术最高,集中分布在保定的满城县一带,北京60--70%的草莓由满城提供,因此流传这样一句话"全国草莓看河北,河北草莓看满城"。
满城草莓的发展史: 1991年前以露地栽培为主, 1991年开始发展保护地栽培,当年搞了16个棚, 1992年发展到2000个棚,12月上市的果实售价60元/斤,1993年满城县发展到8000个棚,1996年达2.7万亩,栽培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以小弓棚、塑料大棚较为普遍,草莓设施栽培的技术也日臻完善。
扣膜时间、棚内气温、地温的控制、土壤消毒的处理、专用肥的配置、栽培技术、打破休眠技术逐步形成规范化,适宜保护地栽培的品种近年发展很快,其中宝交早生、丰香、静香、哈尼应用的较多,尤其是丰香、静香休眠期短,很适合保护地栽培。
2、葡萄近十多年来葡萄保护地栽培发展很快,分布在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其中河北唐山地区97年统计已达5000多亩,目前万亩。
由于唐山滦县自1992年开始搞温室葡萄,1995年全村产值1500元/人,当年受到省政府的表扬。
就保护地葡萄科研来看,1985年昌黎果树所开始对巨峰葡萄进行大棚栽培,1996年亩产1027公斤,株产4.95公斤,穗重0.57公斤,粒重13克,含糖14.5%。
河北省政府自1995—1998年每年拨款3万元给北戴河区搞温室葡萄研究。
近几年来河北各地的保护地葡萄已发展起来,邯郸大名、成安、武安、临漳、魏县等地均有栽培。
3、桃保护地栽培自1990年以后才发展起来。
资料记载辽宁李保田1990年开始从事温室桃生产,是国内温室桃生产的创始人之一,1994年以后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起来,山东发展速度最快,河北、河南相继也发展起来,如唐山乐亭、邯郸临漳发展速度较快,目前我国西北地区正在发展。
4、樱桃集中产地在山东烟台、潍坊地区,1990年以前已开始栽培,直到1993年前,保护地栽培不很成功,1995年以后才大面积发展起来,技术渐渐成熟起来。
河北保护地栽培面积极少,石家庄果树所马之胜1995—1998年搞温室栽培,别的地方几乎没有栽培,其他省市也很少。
5、杏温室杏在山东寿光地区发展较快,以肖安华、肖安辰的金寿杏很受欢迎,金太阳、凯特杏是目前保护地栽培的主栽品种。
杏的保护地栽培分布很广,山东、河北、山西、河南、辽宁等均有栽培,但面积相对桃、葡萄却很小。
6、李2000前后才发展起来,面积较小。
四、果树设施栽培的理论依据(一)果树的自然休眠和设施的增温1、果树的自然休眠果树的休眠分为自然休眠和被迫休眠两个阶段。
果树进入休眠后,即使给予适宜的环境条件仍不能萌发,这个时期称为自然休眠期,也称深休眠、真休眠。
但在自然休眠解除后,由于外界条件(主要是温度)不适合,而仍处于休眠状态的称为被迫休眠。
果树通过自然休眠就具备了萌芽开花的生理基础。
如果通过自然休眠时能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果树就可以萌芽、开花、结果,以提早成熟上市。
2、需冷量概念:果树通过自然休眠需要的低温时数称为需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