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总叙》、第一课《弟子规》
课堂导入:1、老师自我介绍:我是你们新来的刘老师。
大家先认真的看一看我,记住我的样貌。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在一起上课,共同学习《弟子规》这本非常有趣的书啦。
首先我要告诉小朋友们几件事:
*老师想做你们的好朋友。
但上课的时候,你们要做一个好学生。
下课的时候,我们可以一起玩游戏讲故事,老师会讲很多有趣的故事呀。
上课的时候,各位小朋友可以找一个自己比较舒服的姿势,端坐好上课。
上课时间,不允许到处走动,吃东西,喝水,上厕所。
每30分钟,小朋友们可以休息15分钟,你们可以做想做的事情。
*老师非常喜欢自己独立思考、能够多问问题的小朋友。
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大家一定要及时提问。
但提问前,需要举手示意老师。
不可以随意插话,打断老师的授课,因为这是不礼貌的。
*大家来上课,一定要遵守时间观念,不要迟到。
*老师不喜欢说谎的小朋友,犯了错知道错在那里老师不会批评但是撒谎老师就会批评还会讨厌的。
2、学生自我介绍:鼓励学生大胆介绍自己的名字、年龄。
3、《弟子规》是一本怎么样的书?我们将要学习哪些内容呢?学了这本书,会带给我们怎么样的变化?
授课内容:
1、《弟子规》总叙。
作者李毓秀,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个秀才,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
《弟子规》最初名为《训蒙文》。
所谓“弟子”,狭义上指父母的孩子,老师的学生;但广义上说,所有人都可以称作弟子。
我们从出生开始要学习,学习如何吃奶,吃饭,走路。
然后上学,学习知识,文化。
除此之外,如何做个优秀的人,如何做个爱妈妈爸爸的好孩子,好学生。
如何和朋友融洽的相处等等。
这些都需要学习。
所以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永远是弟子。
弟子日常的行为规范叫做“规”。
总之,不论年龄大小,想做个合格的弟子,就要学习这本书。
《弟子规》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共360句,1080个字。
具体列举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具备的礼仪规范。
我们第一步呢,先学习这本书,做到读的正确、流利。
然后一点点的把这些规范落实到自己的言行中。
相信各位小朋友,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做的到。
2、第一课《弟子规》
课文内容: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注释:规:规范,准则。
训:教诲。
弟:通悌,意思是敬爱兄长。
谨:慎重、
译文:学生要有学生的规矩,是古代圣人的教诲。
首先,要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言行谨慎,讲究信用。
对大家要有爱心,亲近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有精力,有时间,应该多看书学习。
3、学生思考。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规矩?有规矩好还是不好?
首孝悌—孝顺父母,敬爱兄长。
父母是最爱我们的人,他们为了我们的成长,健康,每天都在辛勤的工作。
刮风下雨,他们要出去买菜,做饭,工作。
这些都是父母对我们的付出,所以我们要敬爱父母。
虽然我们还是小孩子,不能够为他们分担所有的事情,但我们是不是可以尽自己的努力呢?比如说,我们晚上自己把袜子洗好,放好,把自己的随身物品整理好,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做好这些事,就可以让父母省点心,这也是爱,也是孝顺。
敬爱兄长,现在有些同学,家里有兄长,有的没有,但我们总能遇到比自己大的哥哥姐姐,还有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怎么和他们相处好?做到敬爱呢?
次谨信—举止谨慎,讲求信用。
信用对我们,从小大大,都非常的重要。
现在的社会,对信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了。
信用无小事,比如说你有一个很喜欢的玩具,平时很珍爱。
而你的好朋友也想玩,并且答应玩两天就还给你。
你出于对友情的珍惜,你就把玩具借给他了,没想到他不但两天后没有还,还说把玩具玩坏了,丢了。
你说你生气不生气呀?同样一个道理,如果你借了朋友的玩具。
你这么做,朋友是不是也不会高兴呢?这就是信用。
失信的后果是,朋友不再信任你,以后有了玩具,也不会再借给你,慢慢的,还会和你疏远。
所以说,信用,是做人的根本。
非常重要。
泛爱众—友好的对待所有人。
我们都喜欢友好的人。
比如我们和小朋友玩耍。
这个小朋友总是随意发脾气,打人,摔东西。
我们会不会喜欢和这样的人玩耍呢?如果和这样的人玩耍,可能我们要经常的被他打,被他骂。
大家都不会开心,我们也会疼呀。
既然我们都不喜欢这样的人在一起,我们自己就千万不要成为这样的人。
所以,我们要很友好的对待周围的人。
要礼貌,温暖,为人着想,学会关怀其他人。
而亲仁—亲近品德高尚的人。
大家去扔垃圾的时候,是不是都会小心翼翼呀?如果不留神,是不是就会弄脏自己呀。
这个和认识朋友是一样的。
如果我们交往了一个不好的朋友,她就像是你手中的垃圾一样,稍微不留神,就会弄脏自己。
比如说,
这个朋友喜欢骂人,很不礼貌,你和她时间久了,很可能就会沾染上骂人的坏毛病。
所以我们在交朋友的时候,要学会选择。
要多和一些有礼貌,说话办事,讲信用,友好的朋友来交往。
有余力,则学文—有空时,多学习本领。
以老师为例,老师很喜欢读书,读书让我开拓了眼界。
可能我们没有去过美国,没有见过月球,但通过读书,开拓了我的眼界。
你们现在的年龄很小,头脑特别好用,所以多学点本领,将来才有用。
4、博学广闻。
第一课中提到一个很伟大的人物,被尊称为“圣人”。
他就是孔子。
他出生于公元前551-479。
73岁,距今2000多年前,春秋时期的鲁国人。
他的老家就在山东的曲阜。
有时间,可以让爸爸妈妈带你们去看看。
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
他教学的言论以及与弟子们的对话被汇编成《论语》一书,千古传颂。
《弟子规》是根据《论语学而篇》第六章“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而编纂而成的。
5、课后作业。
第一课读熟,背诵。
思考,什么是信,自己要如何做一个有信用的人。
对待父母,我们要不要做个孝顺的孩子,力所能及的可以做到哪些事来帮助我们的爸爸妈妈。
思考之后,让妈妈拍个视频发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