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编制说明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范围 (1)二、工程概况及水文地质 (1)2.1、区间工程简介 (1)2.2、区间位置及周边环境 (2)三、施工安排 (3)3.1、场地布置 (3)3.2、工期安排 (3)3.3、机械配置 (3)3.4、人员配置 (4)四、土方开挖及土钉墙支护施工 (4)4.1、工艺流程 (4)4.2、土方开挖 (4)4.3、支护结构参数 (5)4.4、坡顶散水平台施工 (6)4.5、坡面施工 (7)五、施工监测 (10)六、雨天施工措施 (10)七、质量保证措施及技术措施 (11)7.1、质量保证措施 (11)7.2、技术措施 (12)八、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12)8.1、施工进度计划 (12)8.2、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12)九、安全技术措施 (13)9.1安全目标 (13)9.2.安全生产措施 (13)9.4、文明施工措施 (13)9.5环境保护措施 (14)一、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XXX至XXX城际铁路工程土建施工合同段招标文件及施工合同;2、XXX至XXX城际铁路工程土建施工合同段XXX站~XXX站区间主体围护结构施工图设计。
3、《XXX至XXX城际铁路工程(松山路-道义)工程土建施工现场临时建筑标准》、《XXX地铁工程文明施工管理办法》等业主、监理发的相关文件要求;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12 J 253-20126、《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 50308-20087、现行有效的国家及XXX市有关地下工程设计、施工规范和规程等。
1.2、编制范围本方案编制范围:K10+XXX至K10+XXX部分上部土体采用土钉支护,下部采用钻孔灌注桩加内支撑结构;K9+XXX至K10+XXX部分采用放坡加土钉支护。
二、工程概况及水文地质2.1、区间工程简介XXX站~XXX站区间以XXX站为起点由南向北走行,终至XXX站,本区间在规划路网下方走行。
沿线地形起伏较大,区间纵向地形两头地势高,中间地势低,线路所经场地现状为旱田,沿线地块规划目前尚未实施,无管线影响。
本工程起点里程K9+XXX,终点里程K10+XXX,区间全长861.575m。
区置停车线及渡线,停车线中心线距离右线中心线为5m。
在纵断面上线路为单向上坡,前段纵坡为25‰,后段纵坡为2‰。
结合线路及地质条件,本区间采用暗挖法加明挖法施工。
明挖段为K9+XXX至K10+XXX,长469.225m,XXX站-XXX站区间明挖区间K10+XXX 至K10+XXX部分上部土体采用土钉支护,下部采用钻孔灌注桩加内支撑结构;K9+XXX至K10+XX部分采用放坡加土钉支护,全长404.086m,边坡开挖完毕后施工土钉,土钉为三级22钢筋,长度分别为8.0m、8.5m、12.0m,水平距离分别为1.2m、1.5mm,坡面挂φ8@150*150mm钢筋网,喷射100mm 厚C25喷射砼。
2.2、区间位置及周边环境本区间段由暗挖段+明挖段构成,暗挖段未设置竖井,在明暗挖交界处设置明挖人防段,该人防段施工完成后兼做暗挖段的施工竖井。
区间明挖段由南向北地面起伏较大,南低北高,根据覆土厚度南段为直接施工钻孔后开挖,XXX站-XXX站区间明挖区间K10+XXX至K10+XXX部分上部土体采用土钉支护,下部采用钻孔灌注桩加内支撑结构;K9+XXX至K10+XXX部分采用放坡加土钉支护。
明挖段中间设置轨排井,区间大里程端与明挖车站连接。
整个明挖段道路两侧分别有雨水管和给水管,施工过程需开挖掉既有道路和进行管线悬吊保护。
暗挖区间从与明挖段交界的进洞口处往掘进方向均为下坡,且明挖段部分为放坡开挖施工,可能存在地表水或暴雨水倒灌入暗挖段的风险,在明暗挖处眀挖段已完结构底板前设置两道截水沟防止雨水倒灌暗挖段。
拟建区间下穿两条既有道路纬十路和纬十二路,场地范围内有规划管线,目前已部分施工埋管到位,主要位于该两条路均存在左侧人行道下为Φ300给水管、右侧人行道道为DN1200雨水管道,该部分管线均横跨明挖基坑,目前尚未投入使用,如施工中需投入使用,则需进行悬吊或换管悬吊保护。
2.3、场地水文XXX市的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每年7-8月为雨季。
大气降水渗透补给地下水。
本段场区地下水为孔隙潜水。
勘察期间地下水位埋深8.6~12.9m,水位高程52.25~57.34m。
2.4、场地地层概述本工点施工场地地形较平坦,地面高程介于64.97m~60.91m之间,北部高南部低,地面相对高差4.07m。
三、施工安排3.1、场地布置根据详见XXX站-XXX站区间临建施工平面布置图。
(见附件1)3.2、工期安排施工时间计划如下:土方开挖:2018年8月10日-2019年5月10日;土钉支护:2019年3月20日-2019年5月20日。
3.3、机械配置土钉支护施工所需设备如下表:本分部工程为便于组织管理,将参与本分部工程的项目部全体人员分为管理层和作业层,分别组织、统一管理。
其中管理层包括项目班子和工程部、安质部、预算部、机物部、综合办公室。
作业层按工种组建作业队,作业层人员配置数量见下表。
作业层劳力计划表四、土方开挖及土钉墙支护施工4.1、工艺流程4.2、土方开挖XXX站-XXX站区间明挖区间K10+XXX至K10+XXX部分上部土体采用土钉支护,开挖深度为1.9~4.4m,开挖边坡为1:0.3(75°),K9+XXX至K10+XXX 部分采用放坡加土钉支护,采用三级边坡开挖,一级平台高5.5m,二级平台5.0m高,开挖边坡为1:0.84(50°),渣土由挖掘机挖装至自卸汽车,运输至临时弃土场,弃土场地按要求设置,并作好挡护、平整及夯实;在坡顶外设置截水沟,防止地表水冲刷坡面和基坑外排水再回流渗入坑内。
在整个基坑周围地面设置挡墙和集水沟,确保地面水不流入基坑。
基坑开挖后,及时设置坑内排水沟和集水井,防止坑底积水。
4.3、支护结构参数K9+XXX至K10+XXX开挖边坡为1:0.84(50°)采用三级边坡开挖,一级平台高5.5m,二级平台5.0m高,土钉布置形式呈网状形状布置,土钉长度分为8.0、8.5、12.0m。
土钉孔径120mm,土钉钢筋直径为1Φ22mm螺纹钢,土钉注浆采用M20水泥砂浆。
施工土钉,直接进行编网,φ8@150*150mm 钢筋网,喷射C25锚喷砼形成面层。
K9+XXX至K10+XXX放坡开挖段支护图K10+XXX至K10+XXX边坡按1:0.3(75°)的坡度放坡,土钉横向间距为1.5m,土钉布置形式呈网状形状布置,土钉层数2层,土钉长度为5m。
土钉孔径100mm,土钉钢筋直径为1Φ25mm螺纹钢,土钉注浆采用M20水泥砂浆。
施工土钉,直接进行编网,φ8@150*150mm钢筋网,喷射C25锚喷砼形成面层。
K10+XXX至K10+XXX放坡开挖段支护图土钉施工采用潜孔钻成孔。
为方便施工及安全考虑,施工每层土钉时,周围用防护网栏好。
防止人员或杂物掉落伤人。
土钉钢筋应露出土面30mm,预留弯钩长180mm,弯钩向上,以确保土钉力量的传递。
(见剖面示意图)在L形钢筋内侧用2根Φ20 mm螺纹钢筋与其他土钉钢筋连接,形成梅花形拉筋网。
土钉钢筋与固定钢筋安装完毕后,在坡面上铺设间距为200 mm的钢筋网格,钢筋直径为ф8。
再在坡面上锚喷100mm厚的C25混凝土。
4.4、坡顶散水平台施工坡顶散水施工和坡面第一层护坡同时进行,首先将坡边上口外延1米处的土面清平并将上口堆载土方外运至少5米,在距坡边1.1米处钉入长度为1米Φ25的钢筋,钉入深度为1.0米,外留0.1米,间距为1.5米(沿基坑走向),Φ25钢筋之间用Φ20的钢筋连接,做拉筋。
之后铺设ф8@150 的钢筋网,最后按2%的坡度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强度C20,混凝土厚度为100mm。
在坡顶散水平台边挖50*50cm截水沟,边沟内4.5、坡面施工清理坡面→定位→成孔→插入土钉钢筋→注浆→焊拉筋→铺设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制作底梁→养护4.5.1、清理坡面由于基坑开挖2~5m,在喷射混凝土前应辅以人工按设计的坡比进行边坡修整。
经现场技术人员测量合格后方可施工。
4.5.2、定位在成孔前,必须按技术员指定的点位进行施工,土钉倾角为15度。
4.5.3、成孔采用钻孔机取土成孔,取土到设计孔深,经现场技术人员测量测量合格后为成孔. 土钉的孔位、孔深、孔径及角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如成孔中遇塌孔导致土钉钢筋不能插入,应将土钉钢筋拉出,重新成孔;4.5.4、水泥砂浆制作本工程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搅拌水泥浆的水泥进场后应按要求验收,并进行二次复试,只有复试合格的水泥方可使用。
水泥砂浆按设计配制,注浆所用水泥浆为M20水泥砂浆,配合比:水泥:砂子:水:减水剂=1:4.143:0.829:0.01。
按给定的配合比确定每罐水、水泥和砂的用量,并按要求加水、水泥和砂。
搅拌机开动后,先加入水,再加入水泥进行充分搅拌,水泥搅拌时间不得小于3分钟。
水泥浆搅拌后必须用筛网过滤至存浆罐中方可使用,滤出的杂质及时清理,避免掉入存浆罐中。
水泥浆储存时,应不断搅动,减少水泥浆因静止产生沉淀,水泥浆储存4.5.5、插入土钉钢筋成孔后将钢筋插入,制作好的钢筋应保持干净不得沾有油污和泥土,按设计长度下料,弯勾后固定。
4.5.6、注浆成孔后将孔内残土或松动的杂土清除干净,清孔采用高压气体从孔底部将残土杂物吹出,经检查合格后,插入土钉钢筋,注浆采用重力或低压注浆时宜采用底部注浆方式,注浆导管底端应插至距孔底250~500㎜处,在注浆同时将导管匀速缓慢地撤出。
注浆过程中注浆导管口应始终埋在浆体表面以下,以保证孔中气体能全部逸出。
向孔内注入浆体的充盈系数必须大于l。
每次向孔内注浆时,宜预先计算所需的浆体体积并根据注浆泵的冲程数计算出实际向孔内注入的浆体体积,以确认实际注浆量超过孔内容积。
注浆材料应拌台均匀,随拌随用,一次拌合的水泥砂浆应在初凝前用完,注浆开始或中途停止超过30min时,应用水或稀水泥浆润柑注浆泵及其管路。
为提高土钉抗拔能力.还可采用二次注浆工艺。
注浆料为M20水泥砂浆。
4.5.7、焊拉筋在L形钢筋内侧用600mm长Φ20 mm螺纹钢筋与其他土钉预留的L型钢筋连接,形成网状拉筋网。
4.5.8、铺设钢筋网土钉的水泥浆产生一定强度后,进行修坡挂网,钢筋直径为ф8,敷设间距为150mm,网片与坡面间隙不小于20mm。
钢筋网用绑线固定好,网片的搭接长度应满足规范钢筋的搭接要求,网片搭接不小于20cm。
钢筋网与土钉的连接应牢固。
4.5.9、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前应将坡面虚土清理干净,将按设计要求搅拌好的混凝土从每层土钉的底部向上顺序喷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