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省“名校联盟”(五校联考)2018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化学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名校联盟”(五校联考)2018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化学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名校联盟”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一)化学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碳素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23 :24 :27 :40 S:32 :55 :56 :64 :96 :137

卷Ⅰ(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

2.化学与科技生产、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有人称“一带一路”是“现代丝绸之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陶瓷、水泥和玻璃都属于硅酸盐产品 C.废旧钢材焊接前,可依次用饱和23溶液、饱和4溶液处理焊点 D.使用可降解的聚碳酸酯塑料和向燃煤中加入生石灰,都能减轻环境污染 3.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下列生产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通过石油的裂化生产乙烯 B.用氯气和石灰浆制漂白粉 C.硫酸厂用接触法生产硫酸 D.炼油厂用分流阀生产汽油 4.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设计合理的是

A. 向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证明溶液中含有2+ B. 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碘的四氯化碳溶液 C. 用盐酸与碳酸钙反应,比较氯和碳的非金属性 D. H2S气体通入4溶液,比较氢硫酸和硫酸的酸性 5.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氯水、氨水、水玻璃、水银、福尔马林、淀粉均为混合物 ②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③2、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2O、2O2为碱性氧化物 ④C60、C70、金刚石、石墨之间互为同素异形体 ⑤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 ⑥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A.全部正确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④⑥ 6.下列物质性质和用途都正确且相关的是 ( ) 性质 用途 A 溶液具有酸性 溶液能在玻璃上刻图案 B 2具有氧化性 2常用于漂白秸秆、织物 C 4具有氧化性 4常和熟石灰用来配波尔多液

D 32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大量热量 乙醇常作清洁能源 7.有一种军用烟幕弹中装有、粉和C26,其发烟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如下: ① 3 + 2 → 2O3 + 3 ② 3 + C26 → 32 + 2C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反应①是铝热反应 B.反应②是置换反应 C.C26属于卤代烃 D.氧化性:<<C 8.某同学做金属钼()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测其氧 化物的组成,结果如右图所示,该同学利用实验结果 得出的氧化物Ⅰ和Ⅱ分别为( ) A.Ⅰ为3,Ⅱ为2O B.Ⅰ为,Ⅱ为2 C.Ⅰ为2,Ⅱ为3 D.Ⅰ为3,Ⅱ为2 9.三种气体X、Y、Z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X)<(Y)=0.5(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质量最大的是Z B.相同条件下,同质量的三种气体,气体密度最小的是X C.若一定条件下,三种气体体积均为2.24 L,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均为0.1 D.同温下,体积相同的两容器分别充入2 g Y气体和1 g Z气体,则其压强比为2∶1 10.设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将1000.1·L-1的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3胶粒0.01 B.常温常压下,4.6 g C2H6O所含碳氢共价键数目为0.6 C.2 g D216O中含有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均为 D.向2溶液中通入适量2,当有12+被氧化时,共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11.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

12.已知:+I2+H2+2H++2I-,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I-、、2+、,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则下列判断

正确的是 ( ) A.不能肯定是否含有2+ B.肯定不含 C.可能含有 D.可能含有I- 13.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序号 反应物 产物 ① 4、H2O2、H24 K24、4… ② 2、2 3、3 ③ … 2、2+… A.第①组反应的其余产物只有O2 B.第②组反应中2与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第③组反应中生成1 2,转移电子10 D.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2>3+>2 14.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向稀3中滴加23溶液: 32-+2H+2↑+H2O B.23溶液中32-的水解32-+H23-+-

C.向2(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3·H2O: 3++43·H2O[()4]-+4N D.向4溶液中加2O2:22O2+22++2H2O4++2()2↓+O2↑ 15.根据下图海水综合利用的工艺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已知:2·6H2O受热生成()和气体等。 A.过程①的提纯是物理过程 B.在过程③中将2·6H2O灼烧即可制得无水2 C.过程⑤反应后溶液呈强酸性,生产中需解决其对设备的腐蚀问题 D.工业上采用向母液中加入烧碱的方法获得氢氧化镁 16.在标准状况下,将a 3完全溶于水得到V 氨水,溶液的密度为ρg·-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ω,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ω=%1004.2235Va B. c=Va4.221000 C.上述溶液中再加入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0.5ω D.上述溶液中再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c(4+)>c(-)>c() 1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 A.在和的混合溶液中+、K+、3-、可以大量共存 B.() =1×10-13·L-1的溶液中4+、2+、-、3- C.23NBKa、、r、SiO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通过量2CO后仍能大量共存

D.水电离的c(H+)=1×10-13·L-1的溶液中+、+、、C 18.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加下划线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能被完全消耗的是 ( ) A.用浓盐酸与过量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 B.常温下,将铝片投入到过量浓硫酸中 C.向100 3 ·L-1的硝酸中加入5.6 g铁 D.向100 3 ·L-1的稀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100 3 ·L-1的碳酸钠溶液 19.在复杂的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 ) A. 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2-、、3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2-、、

32- B. 在含等物质的量的2、2溶液中,缓慢通人氯气:、、2+ C. 在含等物质的量的、()2溶液中,缓慢通入2: 、()2、K23、3 D. 在含等物质的量的3+、2+、溶液中加入锌粉:3+、2+、 20.现有23、24混合物样品a g,为了测定其中23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明显不合理的是 ( ) A.将样品配制成溶液V1 L,取其中25.00 用标准4溶液滴定,消耗标准4溶液V2 B.向样品中加足量H2O2,再加足量2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称量其质量为b g C.将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足量2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称量其质量为c g D.将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饱和3的洗气瓶、盛有浓H24的洗气瓶、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Ⅰ、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Ⅱ,测得干燥管Ⅰ增重d g 2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如图所示的物质转化关系中,p、q、m、n分别是元素W、X、Y、Z的气体单质,p和s均为有色气体,v的水溶液呈碱性。常温下,0.1•L﹣1 t溶液与0.1•L﹣1 u溶液的 均为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Y、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B.原子半径:X<Z<Y C.s溶于水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v的电子式可表示为 22.现取m克铝镁合金与一定浓度的稀硝酸恰好完全溶解(假定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向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溶液,当滴加到时,得到沉淀质量恰好为最大值n克,则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沉淀中氢氧根的质量为(n-m)克

B.恰好溶解后溶液中的3-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C.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L D.与合金反应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51nm+1000bV) 23.常温下,某溶液X由3+、42-、2+、、32-、3+中的几种离子组成。取少量待测液滴加溶液,溶液变红;另取少量待测滴加溶液至4后过滤,向滤液中继续滴加溶液至过量时又得到沉淀W和溶液Y。可能用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沉淀物 ()3 ()2 ()3 开始沉淀的 1.9 4.7 3.4 沉淀完全的 3.2 6.7 4.7 A. 该温度下[()3]=1×10-14.6

B. W主要含有 ()2和()3 C. 溶液X中一定含有2+、3+和42-

D. 取溶液Y进行焰色反应,可判断溶液X中是否含有 24.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