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8年小语“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征求意见稿)
项目评价要点
读物遴选(20分)
1.有儿童情趣,富含思维、审美和精神含量,文质兼美,形神兼备;
2.解读准确,链接得体,适切于课标、所执教学段、年级和学情,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素养;
3.不违背我国法律法规,不涉及意识形态、宗教、色情、暴力、封建迷信、种族歧视等少儿不宜的敏感题材。
教学设计(20分)1.突出导读、助推、分享等课型特征,目标集中、简约,拆分得当;
2.问题(任务)设计有探究价值,能激起阅读兴趣,结构化程度高;
3.教学环节设置紧凑,方式选择和策略运用服务于共读目标的达成。
教学过程(30分)
1.过程合理,主线明晰,环节简洁,重点突出;
2.阅读方式选择恰当,思维导图、表格等简便实用,策略行之有效;
3.教学实施顺应生成,自读、共读相互支撑,师生智慧协动;
4. 在引领学生形成认识和感悟的同时进行语言、思维能力的训练,有集体研讨差异性资源捕捉和运用,有效统整。
教学效果(20分)
1.氛围和谐,情趣浓郁,交流真诚,情感体验真切,有审美趣味;
2.与人物、情节、主旨、作者等展开多元、质性对话,有感悟(哲思);
3.探究分享意识不断得以肯定,有比较明显着眼于整本的较大视域的
链接、对比、统整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尝试与应用;
4.目标达成好,不同层次学生均有提升,一课一得,课课有得。
教师基本功(10分)1.教态亲切、自然、大方,教学语言规范简洁、生动形象;
2.道具、多媒体等使用适切,板书工整、美观;
3.现场应变能力强,反馈评价及时恰当,机智有效。
评委名单评审日期总分注意事项:
1. 凡违反我国法律法规、违背基本教育规律、不能完成教学或存在重大课
堂安全事故等的课例,经评委组集体评议并上报组委会核准,不予评奖;
2.以课堂生成的实际情况作为评判的最重要凭借,“磨课说明”和“教后反思”旨在促进研讨,不参与权重;
3.在75—95分区间内赋分,原则上分值为整数;
4.上课时间为40分钟,超过3分钟以上酌情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