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伦·图灵传》读后感
郦嘉悦上海电影学院15123590
摘要:艾伦并不知道,克里斯多夫病了……就在此时此刻……他死了;艾伦现在处于科学世界中心,在这里,像哈代和爱丁顿这样的大师比比皆是;艾伦非常喜欢数学的这种超脱世俗之外的特点;;图灵还考虑了对计算机编程人员的需求到了1950年,图灵已经被彻底遗忘了。
关键词:艾伦·图灵天才自闭症图灵机同性恋克里斯多夫自杀ACE
正文:
艾伦·图灵是个天才。
在这本来自计算机行业的作者写著的书中,任何领域任何行业任何年龄段的人都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
而还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哪怕是再严谨的史学家科学家的将对这本书的真实性感到无可挑剔。
提到艾伦·图灵,有一个标签挥之不去,那就是同性恋。
我之所以将这一点放在本文的开头,并不是我对同性恋本身有多关注。
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艾伦的终身成就跟同性恋毫无相关,同性恋本身也不应该是作为后来人对艾伦解读的重要一环。
但是,这是一个大的社会背景带给艾伦的最大不公平对待。
无法想象,在那个年代,同性恋的标签带给艾伦的是多大的痛苦,我想用一个比喻可以让读者们感同身受,就是,若现在的法律和所有道德走向都给异性恋带上有色标签,这样子想,我们大概能体会到艾伦的痛苦。
而作者安德鲁·霍奇斯不用,因为自己也是一个同性恋者。
我一直想,当同性恋者看到另一个同性恋者因为性取向问题遭遇到这样那样的严酷对待,在心里是会引起轩然大波的。
我不得不提及,我在书中看到的平静叙述,是一个严格求真的新闻工作者也会需要敬佩的。
但即便在这样的压力下,艾伦依然是个天才。
没有人可以掩盖掉艾伦的光,能够被体制摧残和掩盖的光不具备真正的穿透力。
体制和时代不需要艾伦的天才,可是世界需要,整个历史需要,而历史带来的时光力量是凌驾一切之上的。
有一些的创造与发现是必然的,是随着社会发展水到渠成出现的,那样的发明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发现而已,他的天才来自世代的积累和时代的传承。
而艾伦的天才,是三界外的。
他不再是时间的代言人,而是时间的推动者。
不可否认,没有艾伦的图灵机,战争会延续更久,伤亡会更大,经济损失会更惊人。
在这样的假设基础上,唯一可以断定的是,社会发展会倒退不知道多少年,世界格局也将完全不同。
所以艾伦·图灵是天才。
而且是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
但艾伦也是个疯子。
没有显露光芒的皮囊只有掩盖不掉的唐氏气息。
不擅与人交流,甚至连笑话都不会讲。
我最最感触的是,对于艾伦来讲,恐怕从来没有谁曾真正了解过他。
艾伦的妈妈,作为这样的一个角色存在,可是可以看到,哪怕是在艾伦小的时候,也未曾真正了解过艾伦想要的是什么。
不去评判艾伦本身,我想到的唯有——孤独。
一直未曾去想,艾伦的天才来自何处。
有人说,既然是天才,那就是天生而来的。
我倒比较喜欢电影《模仿游戏》中的艺术化处理,艾伦在将一切都寄托在自己的机器上,那台被他叫做克里斯多夫的机器。
那是艾伦几乎所有的情感寄托。
除了这一点,艾伦一无所有了,情感之外的只有冰冷不是么。
孤独感最能成就一个人。
传记的全名是——《艾伦··图灵传——如迷的解密者》,我不喜欢大家把艾伦作为一个迷来看待的角度,因为几乎所有人都在把视线集中在艾伦的死亡。
好像知道真相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
可是忽略了一点,所有真相都来自于逻辑的演变,那么在死亡之前,艾伦的迷其实就已经存在。
而艾伦整个人,所有的一生,才可以被称为是一个迷。
参考文献:《艾伦·图灵传——如谜的解密者》
作者简介:是英国牛津大学的一位数学家,也是一名同性恋。
《艾伦·图灵:不可思议的人》一书的作者。
现任牛津大学沃德姆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