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5课埃及的金字塔学习资料

第15课埃及的金字塔学习资料

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15.埃及的金字塔一、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7个一类生字,重点书写“埃、廓、厦、砌”等生字。

理解课文中“角锥形、屹立、轮廓”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懂得作者是怎样写金字塔工程的宏伟与精巧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理清课文脉络,学习“总-分-总、总-分”等结构方式,感受古埃及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懂得尊重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4.引导学生通过扩大阅读,了解世界,并能对搜集来的资料进行整理,通过自由交流的形式与人共享。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懂得作者是怎样写金字塔工程的宏伟与精巧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领悟文章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古埃及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懂得尊重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三、教学评价设计:1.通过检查预习、关键生字的书写以及结合生活体验谈体会、说句子等方式评价字词、读书的目标以及学生的书写习惯的落实情况。

2.划分段落层次,进一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利用师生、生生交流等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全班分享。

3. 精读感悟阶段,通过默读、圈画、简单写感受、同位互学、合作交流、感情朗读等方式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自主学习与合作态度。

通过初读、理解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感受古埃及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懂得尊重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4.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鼓励性评价。

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1.完成预习单。

2.搜集世界文化遗产、四大文明古国、金字塔的相关资料。

教师:1.设计预习单;2.制作教学课件;3.课前查看预习单,了解学情,调整教学方式。

4.搜集有关埃及金字塔的图片、音乐、视频、文字资料。

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走近古埃及金字塔。

1.同学们,在人类历史上,曾经有世界七大奇迹,让我们先来看一个短片。

视频展示。

(简介世界七大奇迹)2.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奇迹般的建筑大部分早已湮没,埃及金字塔成了硕果仅存的遗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金字塔,一睹它的迷人风采。

3.板书:15.埃及的金字塔齐读课题。

4.在平时的学习中,你对埃及的金字塔有多少了解呢?金字塔实际上是古埃及王国的法老(国王的尊称)的巨大石头坟墓。

被称为法老的统治者,都幻想着死后复活成神,主宰阴间。

当时传说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保存好尸体,使灵魂得以寄托。

胡夫是埃及王国第四王朝的法老。

胡夫金字塔约建于公元前2800年,塔的底边每边长230米,塔高146.6米。

在1889年巴黎建成高320多米的埃菲尔铁塔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

5.让我们再次读课题,感受一下它的巍然屹立,傲对碧空。

读了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金字塔在哪里?它为什么叫“金字塔”?怎样建造起来的?)6.同学们爱读书,会提问,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书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出示读书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难读的词语或句子要多读几遍。

(2)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读一读。

2.通过读书你能解决哪些问题呢?指名回答。

3.检查生字的识写。

①同桌互读。

②指名读。

(2人)③红色的都是我们的生字,想一想哪些字最容易出错,你需要提醒大家的,或者还有不理解的词吗?④齐读。

4.检查读课文。

(1)下面我们来读读课文,看谁读得既准确又流利?(2)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古埃及金字塔哪些方面的内容?(指名6人读课文)(三)把握文章主旋律,理清脉络。

1.刚才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读的同学很认真,听得同学也都在认真思考。

现在老师请同学快速的浏览课文。

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古埃及金字塔哪些方面的内容?(边读边画下相关的词句。

)思考: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之间有什么关系?②如果采用“掐头去尾法”,课文该怎么分段?分别写了什么?2.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理解:首尾两小节互相照应。

①在概括段意的时候可以用文中的语句来概括。

②根据段意,尝试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埃及金字塔的概貌及所处的地理位置。

第二段(2、3自然段):埃及金字塔的历史形成过程及其外观和结构特点。

第三段(4、5自然段):这样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

第四段(第6自然段):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和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相机板书:位置、概貌;外观、结构;如何建造;埃及的象征,智慧的结晶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四)披文入情,身临其境。

(1~2自然段)1.说的多好呀!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就是金字塔。

(出示金字塔的组图)(1)你感受到了什么?(2)你能用课本上的词语或句子来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金字塔吗?出示词语:角锥形建筑物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3)指名学生进行描述。

(利用文字和图片结合理解“角锥形”的结构,知道金字塔的作用、形态、规模、建造等)(五)回顾课文,质疑交流1.古埃及的劳动人民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耗费了三十多年的心血,创造了巍然屹立、傲对碧空的金字塔。

让我们再读课文第一小节。

2.看到这样巍然屹立的金字塔,我们的心中一定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索金字塔的奥秘。

第二课时(六)听写词语,巩固基础知识。

1.听写课后生词,做到正确、书写规范。

2.利用实物投影展评书写情况,同位之间互批互改。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七)复习旧知,巧妙导入。

1.上节课通过读课文,我们已经对金字塔有了初步的了解,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相关内容吗?2.文中用哪些词语概括了这些金字塔的特点的?(宏伟、精巧)3.让我们一起来把我们的理解读出来吧,用你的朗读来赞美一下它吧!(大屏幕出示课文最后一段)4.金字塔为什么能成为埃及的象征,又为什么说它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带着以上问题再一次走近金字塔,去细细地观赏、品味,感受金字塔的独特魅力。

5.请同学们细细阅读课文的第三小节,你从哪些词句读出了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边读可边写批注。

6.生自由读书,写写划划。

交流:(1)大屏幕出示:A:你真会读书,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还有丰富的想象力。

146米究竟有多高呢?同学们想象得出吗?我们的教学楼有多高?(3层,约10米)B:这么高的楼你会怎么看?对,金字塔实在是太高了,需仰视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

那么你该怎样读出这种感觉呢?指名读。

C:请你再仔细读读这句话,想想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有这样真切的感受呢?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才让我们有这种感受到的?(用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把我们与遥远的金字塔拉近了距离,对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有了更深的了解)D:你会用这种方法写句子吗?大屏幕出示:(2)同学们不仅会观察,而且想象力也很丰富。

还有自己的感受吗?(3)大屏幕出示:“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说明金字塔很坚固,经历了几千年的风吹雨打都能巍然屹立,真的是太坚固了。

(4)你们真善于读书,从一句话就读出了这么多东西。

想一想,金字塔为什么这么坚固呢?(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 (5)原因就在这里,每一块石块都磨得那样平整,砌得那么严密。

要知道那可是在四五千年前的古埃及,生产力是相当低下的,人们用的都是相当原始的青铜器或石器等工具,要打磨平一块石头已是非常困难的,现在他们要把230万块石头都打磨得平整,要花费多少时间,付出多少心血啊。

所以,修建金字塔是一件异常艰苦的工程,它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所以书上这样告诉我们——你来读……大屏幕出示:①你又从中读出了什么?(人多,10万人;时间长,30年)②古埃及的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用无数血汗才筑起了一座座宏伟精巧的金字塔。

金字塔是埃及人民的骄傲。

让我们一起来表达自己对埃及人民的崇敬之情。

③齐读第三小节最后一句。

(八)自主探究,感悟金字塔的建造方法。

(研读第4~5自然段。

)1.如此宏伟而精巧的埃及金字塔是究竟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呢?(勤劳的埃及人民想了许多科学的方法。

)2.文中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请同学们快速读一读4-5小节,看看是哪两个例子?3.第一个例子用三个字概括就是(运石头),第二个例子用三个字概括就是(垒石块)。

4.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读这两个例子,然后自己一边在脑海中想象也可以画画图,一边讲解给自己听。

5.哪位小工程为大家讲解一下建造过程?(埃及人民怎么运石头的?怎么垒拉石头:放、拉、修垒石块、移土山:先…然后…就…然后…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石块的?)6.有的同学可能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就向小工程师提问吧!(师生、生生互动,理解感悟)7.这么宏伟精巧的金字塔,几千年前的古埃及人民在没有现代先进的机械工具的情况下,如此科学巧妙地建造了金字塔,怎能不叫人佩服呢?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佩服之情吧。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练习(八)总结提升:1.能做到高大宏伟的建筑实属不易,能同时做到高大宏伟而又精巧的建筑更是难上加难。

时至21世纪快速发展的今天,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也难以达到。

但是四五千年前的古埃及人民,竟然能用时至今天都不过时的科学方法,建造成金字塔。

这简直就是个(奇迹)。

2.现在,这些宏伟而又精巧、又能用科学方法建造的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

所以我们说,齐读——(九)拓展运用:小练笔。

1.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感悟了金字塔的宏伟精巧与古埃及人民的智慧,明白了在写作中,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作假设、举例子等方法,可以使我们的文章更加真实可信、形象生动。

2.《埃及的金字塔》和前几天学的《秦兵马俑》都是说明性的文章,这两篇文章有不少相似之处,你们发现了吗?(“总分总”的文章结构;中间用过渡句连接;说明事物时都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3.接下来,我们就以课前收集到的其他“世界文化遗产”为题材,运用这些写作知识与方法,练习写作。

(十)布置作业1.继续完成小练笔作文。

2.搜集更多的世界建筑奇迹,介绍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听。

板书设计:建造过程?名字由来?时间?形状?15.埃及的金字塔位置、概貌外观、结构埃及的象征,智慧的结晶如何建造(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语言描述)附五下15.《埃及的金字塔》预习单我的预习我作主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一、本文一共()个自然段。

二、我能将课文读通畅:☆☆☆☆☆☆☆☆☆☆(读几遍就用自己喜欢的彩色铅笔图上颜色)三、我会写:(找到你认为容易读错的生字或词,写下来并多读几遍)纠正容易写错的字:把不满意的字再写一个:四、词语理解,办法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