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制作区项目水下棚基底岩层静态爆破施工方案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制作区项目水下棚基底岩层静态爆破施工方案编制人:徐华峰审核人:陶阳审批人:李广东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2016年11 月编制 2016年 11月实施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2.1施工条件 (2)2.2技术保证条件 (3)2.3施工平面布置 (3)2.4施工管理目标 (3)三、施工部署 (3)四、施工进度计划 (4)五、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4)5.1施工准备 (4)5.2资源配置计划 (4)六、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6)6.1静态爆破的工艺原理及特点 (6)6.2施工工艺 (6)6.3需注意事项 (9)七、进度管理计划 (9)八、质量管理计划 (10)九、安全管理计划 (10)9.1安全管理措施 (10)9.2应急预案 (11)十、环境管理计划 (11)十一、成本管理计划 (12)十二、绿色施工管理计划 (12)十三、成品保护管理计划 (12)一、编制依据1、施工组织设计2、业主提供制作区地勘报告3、《建筑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5、《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12)6、《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7、现有图纸及相关国家、青岛市质量、安全规范、规程.二、工程概况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制作区工程,地处青岛黄岛区灵山卫镇白果树村,薛馆路以北,白果树河以东.本次施工为水下棚基底岩层爆破,场区后续岩层爆破按此方案施工.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发现,基坑内存在多处需爆破岩层,具体如下图所示:图2-1 水下棚爆破区域分布图室外拍摄水池深水箱有3块区域需爆破岩层厚度为0.5米,深水箱北侧集水坑需爆破厚度为1.5米,岩层主要为第○17层花岗岩中等风化带,局部第○171层中风化煌斑岩;室外水池西侧管沟有大片区域需爆破后开挖,爆破深度约为2.5米,除部分第16层花岗岩强风化带外,大部分为第○17层花岗岩中等风化带;水处理机房泵坑处需爆破第○17层花岗岩中等风化带厚度约2米.初步估算一共约有1435.6米³,具体施工范围及方量应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签确确定.2.1 施工条件2.1.1 拟爆破场地土层情况根据勘察本次施工主要需爆破中风化岩层,具体有:第○17层花岗岩中等风化带: 该土层重度为25.0kN/米3,内摩擦角55°,弹性模量6000米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000kPa.第○171层中风化煌斑岩: 该土层重度为24.0kN/米3,内摩擦角50°,变形模量3000米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500kPa.2.1.2 施工前条件1、完成土方开挖,表层土清理完毕.2、爆破前施工方案审批完成.2.2 技术保证条件2.2.1 技术保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按施工方案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保证施工人员对施工工艺及要求充分了解.2.2.2 监控措施总包管理人员加强巡视,监督,确定现场按规定施工并符合标准.2.3 施工平面布置图2.3-1 水下棚爆破石方运输路线图依据水下棚爆破区域分布图,规划爆破石方运输路线图如上图所示.室外水池深水箱沿北侧临时路运至东边4号线后外运;管廊爆破石方沿西边临时路运至西边10号线后外运;水处理机房泵坑石方沿北侧临时路运至10号线后外运.2.4 施工管理目标爆破施工需保证施工进度 ,满足后期抗浮锚杆施工节点,一次性验收合格,无安全事故.三、施工部署1、拆除爆破范围内障碍物首先测设出实施静态爆破的的准确范围,并根据测量放样标出基坑开挖边线,测量出基坑内需静态爆破花岗岩层的深度 ,将开挖范围内的障碍物拆除(不能移除的障碍物根据工程保护规范做必要保护).2、挖掘机开挖及人工清表拆除基坑范围内的障碍物后,采用挖掘机进行清表工作,同时人工配合清除基坑边坡遗留的孤石,以使施工作业中能安全顺利的进行.3、石渣开挖及外运爆破完毕后,及时安排挖掘机开挖基坑石渣并装车,自卸汽车外运,运距在10千米左右.四、施工进度计划爆破施工于2016年11月16日开始施工,计划于11月25日完成最深处的泵坑爆破.五、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5.1 施工准备5.1.1 施工条件准备1)上层边坡支护已施工完成,且降水满足施工要求.2)开挖前按照定位铺设钢板,用于机械设备入场及后期施工.5.1.2 技术准备1)测量设备配置根据工程需要,项目部配置GPS一套,水准仪四套,钢卷尺4把(50米)、油性记号笔4只.2)工程测量根据业主提供图纸,确定爆破范围及爆破深度 .5.2 资源配置计划5.2.1 劳动力配置计划除项目部常设管理人员外,配专职监测人员4名,劳动力配置计划详见表5.2-1.表5.2-1 劳动力配置计划表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我项目部配备的主要管理人员岗位及职责见表5.2-2,施工管理组织架构详见图5.2.表5.2-2 项目管理人员岗位及职责5.2.3 机械配置计划表5.2-3 机械、设备投入计划表6.1 静态爆破的工艺原理及特点人工或机械造孔后,在静态爆破剂的作用下使岩石涨裂、产生裂缝,再使用破碎锤或风镐解小、破除,从而达到开挖的目的 .静态爆破剂属于非燃、非爆、无毒物品,是一种含铝、镁、钙、铁、氧、硅、磷、钛等元素的无机盐粉末状破碎剂,使用时按配合比要求用水搅拌后灌入钻孔内,经水化后,产生巨大膨胀压力,并施加给孔壁,将混凝土或岩石悄悄地破碎.静态爆破在破碎过程中无震动、无飞石、无噪声、无毒、无污染.静态爆破剂不属于危险品,无公害.可按普通货物进行运输和储存,在购买、运输和保管中无任何限制.6.2 施工工艺6.2.1 施工流程施工前准备→设计布孔→测量定位→钻孔→装药→药剂反应、清渣→进入下一层循环施工.开挖前将业主提供坐标点及标高点引至场内,根据图纸洒出需爆破范围边界灰线,在基坑四周设置标高点.6.2.2 操作要点对于岩石破碎需要了解岩石性质、节理、走向及地下水情况.钻孔参数、钻孔分布和破碎顺序则需要根据破碎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另外静态破碎剂的效力和初始开裂时间,除了与原料配合比有关外,还与施工当时气温、水温、水灰比、孔径、孔距、钻孔布置、灌浆时间和速度、钢筋混凝土中配筋量、构件尺寸、操作人员的经验等因素有很大关系.6.2.3 钻孔钻孔直径与破碎效果有直接关系,钻孔过小 ,不利于药剂充分发挥效力;钻孔太大 ,易冲孔.本工程采用φ40米米钻孔.6.2.4 设计布眼布眼前首先要确定至少有一个以上临空面,钻孔方向应尽可能做到与临空面平行,临空面(自由面)越多,单位破石量越大 ,效果也更好.切割岩石时同一排钻孔应尽可能保持在一个平面上.孔距与排距的大小根据岩石的硬度程度调整,硬度越大、混凝土强度越高时,孔距与排距越小 ,反之则大 .孔距越小 ,开裂越容易,开裂时间越短,但考虑施工成本等因素,孔距不宜太小 .孔距计算公式:a=k*d 式中:a-孔距;d-孔径;k-破碎系数,对于花岗岩取值范围为5~7(本工程为花岗岩中等风化,k=5).本工程孔径为4厘米,因此孔距为20厘米,即纵横向每20厘米设置一个爆破孔.图6.2.4-1 布眼孔深计算公式:L=γ*H 式中:L-孔深;H-被破碎体高度或厚度 ;γ-孔深系数,此处取1.05.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若被爆破体厚度较大 ,应分层施工,每层深度不应超过2.8米.6.2.5 装药破碎普通型破碎剂国内一般用SCA或JC-1型,根据先施工阶段温度情况,宜选择SCA-IV 型破碎剂.水灰比为0.3时,破碎效果较好,对于1米爆破孔内破碎剂用量计算公式即为1米圆柱体体积:V=πr2h 式中:V-圆柱体体积;r-圆柱体截面半径;h-圆柱体高度钻孔半径为0.02米,即V=3.14*0.022*1=0.00126米3水灰比为0.3时,密度为2600千克/米3,因此每米破碎剂用量为2600*0.00126/130=2.52千克.本工程每孔每米放入2.52千克药剂,具体施工数量根据岩层情况进行调整.先将药剂加30%的水(重量比)拌成流质状(充分搅拌后略有余水)后,迅速倒入孔内并用略小于钻孔的捅杆捣实捅紧,特别长的钻孔,可多分几段,逐段捅实.图6.2.5-1 装药岩石发现裂缝后,立即向裂缝中加水,以支持药剂持续反应,加水后效果明显,裂缝加大 .采用分三小组同时灌装的方式,每小组由主副两名灌装手组成.取药搅拌时,主灌装手负责灌装进孔,副灌装手负责捅紧捣实.各小组采用“同步操作,少拌勤装”的方式.即:每组施工工人在每次操作循环过程中负责装孔的孔数不能过多.每次拌药量不能超过实际能够完成的工作量.工人们在取药、加水、拌和、灌装过程中应基本保持同步.这样,可以让每个钻孔内的最大膨胀压能够基本保持同期出现,有利于岩石的破碎.每次装填药剂,都要观察确定岩石孔壁、药剂、拌和水、搅拌桶的温度是不是符合要求.灌装过程中,药剂温度大于60o C时不允许装入孔内.从药剂加入拌和水到灌装结束,这个过程的时间不应该超过5分钟;操作时应注意观察装填孔,发现有气体冒出有“嘶嘶”声时,喷孔可能立刻就要发生,要立即停止装药.位于地下水以下的钻孔装药需先将套筒插入钻孔内,然后往套筒内装药,从而使药剂发挥最大的效力.6.2.5-2 爆破后效果6.2.6药剂反应时间的控制药剂反应的快慢与温度有直接的关系,温度越高,反应时间越快,反之则慢.气温较低,药剂反应时间会延长,反应时间太长会给施工带来不便.一般解决办法是加入保温剂和提高拌和水温度 .保温剂加入过多,也会降低药剂膨胀力.拌和水温可根据实际适当提高,但最高不可超过40℃,否则可能冲孔.反应时间一般控制在30至60分钟为较好,条件较好的施工现场可根据实际缩短反应时间,以利于施工.药剂反应时间过快易发生冲孔伤人事故,可使用延缓反应时间的抑制剂.6.3需注意事项因水处理机房有集水坑,相比水池底板深2米,爆破时需分层爆破,每层1米.爆破时水坑四周边坡需1:1放坡处理.七、进度管理计划严格按照水下棚总进度计划施工,并保证各节点按计划完成.1、总包管理人员二十四小时驻场监督施工,保证施工机械与人员满足施工要求,及时协调解决妨碍施工正常进行的各类状况.2、现场配备一台备用挖掘机及四部备用自卸车,确保在机械故障时及时补充,不影响施工进度 .3、加强支护与降水施工管理,确保地下水位不影响施工且边坡支护人力物力投入满足要求,能够在下一层基坑开挖前完成当层支护施工.八、质量管理计划1、静态爆破剂的质量控制对进场材料必须进行检验,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2、钻孔质量控制根据调查情况,按实际情况的设计孔位布置图测量放线,严格控制孔深、角度等技术参数.钻孔直径宜采用50米米,孔距与排距的大小与岩石的硬度直接相关.岩石硬度越大 ,孔距与排距越小 ,反之则大 .根据此原则结合现场情况,孔距与排距均为20厘米.3、装药的质量控制禁止边打孔边装药,打孔要一次完成,装药要一次完成.禁止打完孔后立即装药,应用高压风将孔清洗完成后,待孔壁温度降到常温后方可装药.灌装过程中,已经开始发生化学反应的药剂不允许装入孔内.4、药剂反应时间的控制药剂反应时间一般控制在30至60分钟,控制参数可根据现场的施工条件测定相关的施工参数.九、安全管理计划9.1 安全管理措施1、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2、采用具有腐蚀性的静态破碎剂时,灌浆人员必须戴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孔内注入破碎剂后,作业人员应保持安全距离,严禁在注孔区域行走.3、在相邻两孔之间,严禁钻孔与注入破碎剂同步进行.4、静力破碎时,发生异常情况时必须停止作业,待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安全后,方可继续施工.5、在药剂灌入钻孔到岩石开裂前,不可将面部直接近距离面对已装药的钻孔.药剂灌装完成后,盖上麻袋或棕垫,远离灌装点.观察裂缝发展情况时应更加小心.此外施工现场应专门备好清水和毛巾,冲孔时如药剂溅入眼内和皮肤上,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情况严重者应立即送医院检查治疗.6、在破碎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改变和控制反应时间时,必须依照规定加入抑制剂或触发剂,并按要求配制使用,严禁擅自加入其它任何化学物品.7、严禁将破碎剂加入水后装入小口容器内.8、刚钻完孔或刚冲孔的钻孔,孔壁温度较高.应确保温度正常符合要求并清洗干净后才能继续装药.9、破碎剂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防潮,开封后应立即使用.如一次未使用完,应立即扎紧袋口,需用时开封.破碎剂严禁与其它材料混放.10、使用破碎剂前确保操作人员对说明书已仔细阅读并理解.11、电路故障必须由专业电工排除,严禁非电工接、拆、修电气设备12、严禁使用220V电压照明和敞开式灯具.13、要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9.2 应急预案应急组织机构按照《综合应急救援预案》布置,不再另行成立.现场发生爆破事故时按此预案组织救援抢险工作.郑志强带领施工队伍负责对伤员实施的现场救护工作.使伤者尽快脱离危险区;如果伤员已被掩埋,要及时向其他在场人员了解情况,询问被掩埋人员数量、基本具体位置;抢救中注意保护伤员;不能盲目施救;抢救过程中不准违章指挥,以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抢救中发生困难的 ,要积极向其他单位进行求助,紧急调运机械设备,以使伤员尽快脱离危险;胡健负责在事故发生时组织联系救护车辆;并负责将伤员送往指定医院.抢救伤员时,要根据不同的伤情,采取止血、包扎等不同的抢救方法;对发生骨折的伤员要采取木板固定的方法,并小心谨慎搬运;抢救出伤员后,首先要查看伤员是否还有心跳、呼吸.如果伤员的心跳、呼吸已经停止,应该先对其进行胸腔挤压按摩和人工呼吸;在救护车到来之前此项工作不能停止;发生轻伤时,先对受伤人员进行止血包扎;发生重伤或伤员被机械设备、构造筑件卡住时,本着先救人后减少经济损失的原则,尽快使伤员脱离危险处境,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成连平平时负责救护器材的保管,在事故发生时协助郑志强实施对伤员的抢救工作.护材料及器械配备:担架、急救药箱、防毒面具、止血绷带、氧气袋等必备药品.事故现场保护由李致刚、孙要成负责保护事故现场、设立警戒线,清理无关人员.禁止非抢救人员围观现场;保护好事故现场,以免事故现场被破坏,影响事故调查.十、环境管理计划1、挖除石方车辆外运时需进行覆盖,避免土石洒落于道路之上.2、夜间施工不得影响周边居民生活.3、施工期间安排专人保持洒水降尘.十一、成本管理计划施工前应确定施工范围,施工深度 ,确定爆破方量.十二、绿色施工管理计划1、1号大门设置洗车池,三级沉淀,废水二次利用.2、基坑降水所抽取地下水沉淀后用于洗车池洗车.3、照明采用定型化可移动灯架.4、基坑边采用可周转定型化防护栏和排水沟.十三、成品保护管理计划降水井需24小时不间断降水,保持地下水位位于基底标高0.5米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