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院发展趋势

影院发展趋势

电影业的趋势与空间及选址策略与具体要求时间:2010年10月30日上午地点:xx居酒店主讲人:xx速记提供:创世xx速记()大家好,非常荣幸委员会邀请我来跟大家交流一下多厅影院和整个我们商业地产之间的一个关系问题。

我本人做影院做了六年,原来在星美,现在在保利博纳,星美大家很多人知道做影院做的时间比较长,保利博纳也许有些人知道,原来是一个拍电影公司,现在开始做影院,原来出的很多电影大家看过,去年的《十月围城》,之前《投名状》《头文字D》,很多电影都是保利博纳出品的,今年年底我们还有一个电影是《大笑江湖》。

商业地产和多厅影院,应该说这几年从08年以后变成一个非常紧密关系商业地产里面的主力业态,我记得06年购物中心年会上我有一个发言,那次发言的题目是中国电影市场和中国商业地产市场的关系,讲完以后下来,北京晚报一个记者我,你讲了两个市场根本不是一个市场,这两个市场到底什么关系?我经常想起当时情况,当时的电影院是一个次要的,而且很多购物中心和商业地产没有把影院作为一个必备的业态,才有人问这样的问题,到了现在基本上没有人再去想购物中心里面该不该有电影院了,而只是趋向购物中心影院到底应该做多大?再在什么位置,引进什么品牌?我刚才跟组委会人说,这几年谈了几百个项目,可以很负责的说,到今天为止中国商业地产包括很多的设计院其实对影院都没有一个很完整的了解,特别是我们影院的需求,所以我非常愿意在很多场合和大家交流这个事情,不一定说,也没有可能所有影院都是让我做,我总希望中国所有商业地产,所有的影院建设,能够符合一个基本的标准,因为我们也看到很多的非常不符合标准的影院。

最终会对已经蓬勃发展和未来会有很大的潜力,中国电影市场会是一个伤害,好不容易我们把消费者弄到影院来,因为你的品质不好,因为你技术有问题,因为设计工艺问题,最后大家实际上没有享受一个真正的电影的画面,电影的品质的还原,对市场一个伤害。

讲多厅影院和商业地产,我从几个方面讲。

大概七个目录,因为我非常抱歉我礼拜三在长沙,我把我笔记本电脑丢了,很痛苦一个事情,没有来得及把PPT给到组委会,没有关系,这个里面的确内容很多,很多都是最新的数据,刚才已经说了,完了以后可以给到大家。

首先谈中国电影市场总体走势和潜力,大家都看到整个电影市场发展,所有的媒体人都觉得中国电影火了,到底现在是一个什么状况给大家说一下。

大家看这是05到09年中国电影市场票票房和人次的变化,04年05年也是我刚开始做电影院的时候,那个时候全中国票房只有16亿,即便是到了去年62个亿也是非常可怜,全中国十几万电影人,我们辛辛苦苦的折腾一年,我们就折腾六十二个亿,我们很多开发商楼盘都不只是这个数,银泰在杭州一个商场就是几十个亿,人家才几十个人,所以中国电影市场,其实面对中国幅员辽阔的国土面积和人口,这个市场非常小的可能,还是要把趋势跟大家谈一下。

随着整个市场发展,大家可以看到数据发展的很快,08年,09年一年增长将近二十亿,就相当于06年基本上全年的票房了。

这个变化和发展还是很快的,包括人次也是。

到09年我们已经卖掉两亿一千万张票,当年我们卖一亿张票的时候,也觉得可怜,还不及人家韩国买的,韩国才四十多万人口,中国市场当年真的让我们从业人员感觉很悲哀。

大家看一下,这个票房和人次的变化,其实它的基础是我们影院建设的发展速度,没有足够的影院,没有足够的座位数,没有足够银幕是不可能产生这么好的票房的。

从04年一直往上,红的是银幕数,绿的是影院数,基本上一年是有一百多家影院开业,一年能增加几百张银幕,4700多块银幕和1600多个影院合一个影院的银幕数还是很低的,这是后来我讲到的,别看全中国现在有1600多家电影院,真正产出票房影院并不多,票房二百万以上影院才几百家,剩下一千多家影院一年下来没有做两百万,那个逐渐是被市场淘汰掉的一些影院。

这是一个预测。

其实今年上半年一个预测,上面是增长率,大家可以看大,到2010年我们对于整个电影市场预测增长率是非常高,65%多,这是基于去年的62.06亿的院线票房做的预测,实际上这个数一定会突破102亿,今年是中国电影的一个高增长的元年,现在全行业都等着年底总局庆祝票房过百亿,这是一个门槛。

为什么这么说?今年上半年做了48个亿,当然有《阿凡达》这个电影的贡献,做了48个亿,然后我们暑期七月和八月我们做了十几个亿,可能二十个亿,我们十一做了八个亿,到十月份全国票房已经接近八十个亿了。

大家知道每年的贺岁还是一个非常好档期,十一月份还有《哈利波特》,全行业非常乐观,所以我们觉得今年中国票房过百亿,不只是102,105,108,甚至110亿都是有可能的。

这个增长率非常高,再往后看2011年的接近150亿的数,我个人认为预估的低了。

所以按这个速度发展,2012年,世界毁灭的一年,我们全中国票房应该过到两百亿,一个什么水平?后面有一个比较数据。

这个发展趋势,前面我说了,一直到2009年,2010年因为影院建设的速度,后面提速也是因为现在新的影院产生,大量的好的购物中心出现,所以票房持续的增长。

这是全球国家的电影排行。

我们做到150亿,如果是明年做到了,基本上相当于去年日本22亿美金的一个规模了,所以如果我们明年做到150亿,我们就是世界第二大电影票房产出国,那去年非常可喜,我们进入全球前十名,六十多亿的票房,终于把韩国打下去了,韩国那么小小一个国家,那么多票房。

今年我们做够一百亿,基本上到前五名了,但是跟美国比,我们还有巨大的差别,这个98.7亿仅仅是美国本土票房,还有一个数据是北美票房更高,107亿美金左右,我们要超过美国太难,从技术上超过美国,美国是三万八千多张银幕,我们才几千张银幕,够我们干的,十年也干不完,这个时候中国未来在基础影院的速度跟上情况下,在全民都能够参与电影消费的浪潮下,我们超过日本是肯定的,因为他们这些市场都已经成熟了一个市场,没有很多的增长,美国票房连续十年,就是在九十几亿之间徘徊,当然有一个可喜现象,不管搞不搞金融危急,票房没有变化,特别是金融危急时候,历史证明美国越金融危急,电影票房越好,因为美国没有钱了,不能出去度假干别的,就看看电影,包括历史上产出很高的片子《星球大战》,当年正好是美国失业率最高的时候,创造了历史票房纪录,这个跟美国消费有关,咱们可以去唱歌、卡拉OK,洗脚什么,所以他们消费是看看电影,到晚上酒吧都快关门了。

这是今年上半年一个数据。

大家可以看09年上半年票房做了22个亿,2010年做了48个亿,09年全年才做了62个亿,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增长。

新建影院也是一样,09年全年我们做成142家影院,建成626块英亩,今年上半年就开了149个,596块,今年上半年整个建设速度跟去年全年是持平的,下半年还有更多的影院开业,一般的影院都是在十一、圣诞、春节开业,从今年开始,中国每年影院的开业的新建投入使用银幕数都会上千块,而且不是一千多块,一千五,一千六,非常的迅猛,这是整个市场发展的一个趋势。

刚才我说了新建影院对整个电影市场起到基础的延伸和布局的补充。

整个的中国市场未来发展的几个趋势,一个是在大城市的核心影院,它依然是占据全国票房的主导地位,我不知道大家来自于什么城市,你们可以回去看一下你们城市影院,还是在这个城市做领军,还是占据整个市场巨大的份额,我拿出四个城市做统计,北京,09年我们增加40块银幕,北京08年到09年我们增长3亿1,可是这四十块银幕的新增影院只为这个城市贡献四千万票房,就是说新增的两千六百万,全部都不是新建影院提供的,都是前年大前年,甚至之前建的。

这就是说其实老影院,或者说已经成规模的,已经进入平衡期的影院,它的票房依然在增长中。

上海也是一样,34块银幕,六家影院,上海增长两亿,新影院才贡献了一千五百万还不到。

为什么不到?因为有的影院只要是票房少于两百万影院,我也看不见它的,所以就算两百万,加起来是这个数。

成都,我原来没有想到成都有这么大一个增长,成都电影市场还是一个比较成熟市场,光博纳一家在成都盖了五个影院,所以我一直认为成都已经是一个完全竞争很成熟市场,但是没有想到09年,它比08年还是增长一个亿的票房,这是真的没有想到,新增影院才贡献四百万。

09年没有《阿凡达》,所以09年增长非常客观反映整个全民观影热潮提高,以及我们前几年大力发展影院建设的成果。

杭州,也是一样的。

大家可以看这个,这四个城市的差距是蛮大的,这些城市都是非常好城市,当然说北京和上海人口多,票房高,也不见得的。

杭州其实是一个很好城市,杭州影院建设慢,老影院在那里摆了好几多年,新能源产生速度太慢,跟商业地产发展,跟城市影院的速度有关系,别看杭州做一亿八,它落后,沈阳都是一亿四,杭州从GDP,人均消费,可支配收入比沈阳好多了,所以其实是发展慢了。

我在这几个城市里面挑了几个影院,这是北京,都是开业两年以上的影院,不是新影院,甚至三年,华星更长了,08年做了四千四百万,09年做五千二百万,然后2010年有《阿凡达》的贡献,也有银幕的原因,上半年做了五千五百万,今年华星应该过亿,今年中国产生票房过亿影院,这是原来我们不敢想的,当年做三千多万是全国第一。

万达是07年开业的,去年都接近五千万,今年上半年做了三千万,下半年至少不低于三千万,今年也是六七千万一个影院。

上海也是,星美正大是当年我们在星美做的一个影院。

它今年上半年做了两千二百万,去年总共做三千八,下半年它会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增长,下半年扩了一张M银幕,现在上海正大极具能成为上海票房第一电影院的这个素质了,现在票房已经连续两个月是上海票房第一,所以下半年得做大四千多万,今年也是六七千万元,上海万达在五角场。

成都的王府井和太平洋两个影院,就跟杭州的翠苑和奥斯卡一样,是非常老电影院,七八年,六七年,票房依然在增长,09年又涨了一千万,都是活生生的数据,老影院,不是新影院,成都人口也没有那么暴涨,这个数据非常直观告诉我们,大城市的主力影院仍然是占据票房最大份额。

同时这些影院随着整个中国电影市场快速发展,随着观影人群增加,随着大家对电影消费的热情提高,他们的票房还在继续的增长中,他们没有扩建,也没有改建,也没有增加任何的座位数,甚至因为城市的市场竞争的加剧,平均票价还在降低,单人次票价在降低,票房增长直观上反应人次的距离的提高。

这个我只能找到二百万以上票房数据,大家看一下。

三千万以上的票房影院共是34家,里面这个2是什么意思?非省会城市,就是说三十四家票房过三千万影院,只有两家不在省会城市。

有三十二家在省会城市,他们占全国6.65%银幕创造了占全国24.27%的票房。

这个是好影院,这是大影院,三千万在去年已经排到三十多名。

一千万到三千万的,153家里面只有47家是在非省会城市,剩下的一百多一点都是在省会城市,他们用22%银幕创造45%票房,剩下的一堆绝大多数都不在省会城市,他们33%银幕创造了25%票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