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创作教程
一、泥塑创作的总概述 雕塑是一种占有空间的立体造型艺术形式,是以形体的构建垒积为语言来传达情感的艺术形式,以泥为主要材料的泥塑作品因泥材特有的较强的可塑性、适当的黏度和材料的普遍性为人们所广泛运用。在东、西方雕塑史中都有很多用泥塑的手法创作的优秀作品从古延续到今,而且现今涌现出的许多融入了现代观念和技术的泥塑作品,更是为泥塑这一古老的艺术门类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表现力。同时,泥塑较易被初学者掌握一直以来作为传统雕塑造型训练的基础课程在各大美术院校中开设。综上几种原因,泥塑创作因有了泥塑造型训练这个深厚而广泛的基础,成为许多艺术家进行雕塑创作时所广为采用、最为便捷可行的创作方法之一。课程的内容涉及到:1、创作构思方法基本原理的教授2、雕塑构图的基本方法和规律的讲解。该过程将以一些经典雕塑名作和历届学生练习作业为范例进行分析和解说,帮助学生在相对比较抽象的构思构图创作阶段中找到具体的范本和例子,帮助学生更迅速的找到构思创作的途径。3、泥塑立体小稿的制作。该过程不是完全单一的小稿制作,而是构思在实际的立体三维空间中的不断完善和深化的过程。其中,需要掌握一些艺术语言的基本规律和塑造对象感受上的强化以加强作品自身的表现力。4、放大小稿的过程及应注意的问题。小稿在放大成为正稿的过程当中,常常会碰到与小稿产生造型差距或空洞缺乏内容的问题。该课程将提出一些方法帮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更好的运用自身所掌握的塑造能力解决这些问题。5、制作泥塑创作的最终效果。泥塑创作的最后效果的制作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在展出或其他与观众接触的机会中作品给予人们的感受。把握好这个过程,可以强化作品的造型感染力,增加作品的表现力,更完整的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并能与观众形成一个良好的交流空间。此外,泥塑创作这一创作过程涉及到的大多数问题都比较抽象,我们将在讲解的过程中插入些相关图片配合理解,并在本章节的结束为大家挑选出一些作品综合点评。 二、泥塑创作训练的目的 泥塑创作训练这个课程的开设,是为了使学生能有效的掌握一门雕塑创作的基本方法——泥塑创作,在三维立体空间中进行造型的设计创作,及创作过程中的不断完善以达到传达自身情感和述说内心感受的最终目的。因此,学生自身想要表达和述说的内容与雕塑的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和怎样将两者相有效的结合以及这个过程中伴随而来的种种问题,是我们这个课程需要帮助学生了解和解决的。在这个课程中,学生所掌握的泥塑创作方法是今后能够独立的运用雕塑创作的基本手法,将之融入到对木、石、陶、金属等其他传统材料甚至是声、光、色、电、水、影像等新材料的创作中,为学生能够找到个人一定的艺术风格,能够进行室内的架上雕塑创作或户外城市公共环境雕塑创作等专业领域进行开拓和研究打好基本功,为从事本专业教学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泥塑创作的训练方法 第一讲、构思方法 雕塑艺术的构思和艺术家所要传达的情感有着不可分割、千丝万缕的关系。在一件优秀的雕塑作品中,两者共生共存、共同完成给予观者视觉感受这一表达和接受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泥塑构思受艺术表现力(表达、传达)的各种因素的制约,同时,在表达的过程中,构思这种思维的运动在艺术家的脑海中从未停止过运动,而是更为集中、更加深入具体,表现的过程则是对构思完整性的一种检验。 ① 直线表达形式 最直接有效的构思方式之一,相当于我们平时说的“开门见山”、“就是论事”,是艺术家就所见所想以直接的手法表现这对件事或人的想法,是人们最常用的思维表达方式之一。以直线表达形式来表达的雕塑作品直观而且容易理解,这种表达形式在艺术家与观众的情感沟通中能比较有效率的交换感受,达到艺术家向观众向社会表达情感的目的。因此,这种表达方式能适应社会和历史的需要从古到今一直的不断发展。(图1)
② 象征性表现方法 所谓象征性表现方法,就是艺术家对生活和经历进行高度的提炼和凝聚,在泥塑创作中以隐喻的手法塑造一些视觉形象以传达给人们一些隐秘的思想观念,或取出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精华部分运用拟人的手法塑造形象作为创作的主体集中表现,此时,艺术家赋予了一些生活中很平常的一些物件以个人的主观理念,让这些往往是人们生存空间里最平凡、最常见的物件变成艺术家特有的“语言形象”开口为艺术家说话。这些平易近人为人们所普遍认知的具有象征性的“语言形象”,为艺术家述说出的理念和思想可以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因此可以说,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在泥塑创作构思上开拓了新的途径,又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差异,每个人对这些“语言形象”的理解都会产生微妙的变化,可以从中挖掘到更深刻的心灵沟通。(图2、3)
③ 解构和重建的新问题 “解构于重建”这两个概念是近年来为雕塑界所重视的表达方式和创作理念。它们的出现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理解,是为了给模式化社会体制下模式化思维的人们建立一种新的理解社会和人类的思考方式。“解构”是对现有体制和结构的破坏与分解,它是对正统原则和标准和固有的套路的否定和批判。“重建”则是将这些分解后的形象和元素中过滤出的对艺术家有用的形、意和符号,重新构建和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语言表述方式。这些在原先的固有模式中已经被人们界定过的符号的元素,经过艺术家的重新组合后,这两种或多种符号所携带的多元化信息可以传达给人们多层面的意义和感受,打破人们对这些元素和符号的固有理解,因而极具视觉冲击力。(图4、5、6)
④ 观点与态度的个体表现 在现今社会的高度集中的模式化生活中,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价值的体现和珍惜个人对社会环境和自身价值的思考。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中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就是这种现象的突出体现,它们集中体现了这种人与人个体之间,从文化背景到生存空间以及各种综合因素所造成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差异。从创作过程到最中结果,个人的“观点”和“态度”成为了雕塑家们表现的主题和主体,泥塑造型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表述雕塑家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立场。这样的表述方式是建立在一个艺术家与观众人与人之间平等对话的环境下的,同时,这 种表述方式也更有利与建立这种互动沟通的环境。(图7、图8、图9、图9a) 此外,构思的完整性也是我们需要强调的。一件有感染力,能够引起人们共鸣的雕塑的产生,雕塑家不仅仅要考虑雕塑的造型、内容,后期效果的制作和放置的环境、展示的方式也是必须要考虑到的。它们都将作为一件雕塑的整体展示在人们面前。如何协调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为雕塑家的作品达到最好的效果,也是雕塑家在创作过程中的工作之一,因此在构思阶段就应该将这些元素和雕塑主体的关系纳入到思考推敲的范围中。 第二讲、创作草图(目的、训练目标,过程) 艺术构思是艺术家创作作品传达自身感情的准备阶段,创作草图的绘制是构思和设想在二维平面中的实现和确立、延续和深化,往往可以和构思同步进行。在艺术创作的初期,艺术家构思所得的模糊形象往往还停留在艺术观念的层面上,只有将构思以草图的形式表现出来之后它才能转化为实际可视的真实存在,艺术家才能在自己的草图中看到该构思是否能够有效的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从而确定是否应该就这一构思进行到下一个创作阶段。 构图的基本形式概括为以下几种手法: ① 几何型构图式 。 几何型构图是雕塑构图的基本构图,包括了三角构图、圆型构图、方形构图、梯形构图等多种基本的几何体式构图。其中三角构图又可分为正三角、倒三角、斜三角三种。这三种构图式分别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因此也各有长短。正三角形和梯形、柱形是稳定性的构图,因其稳定给人以庄重、不朽的感受,纪念碑类大型雕塑常常使用这样的构图增加肃穆神圣的艺术气氛。(图10)倒三角因为它的单一重心具有一种危险的平衡感,这样的构图对于制造一种趣味的平衡是其长项。 (图11)斜三角有其不稳定性,同时也因此而具备运动感,在塑造有运动感和速度感的雕塑时,斜三角构图式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图12、13)圆形构图因其饱满度和膨胀感所具有的内在张力和表现力也常常为雕塑家所
用以表达圆满的意向和更为集中的将主体作为视觉焦点。(图14)
② 均衡对称相应式。 均衡对称相应式构图由两个或几个体积相当或相同对应的体块构成雕塑的主体,这些个体块或相等相同、或有差异的相互呼应,它们占据的空间和它们之间的负空间共同构成一个微妙的空间关系,这样的构图方式适合表现两个以上等同或有共性的主题。(图15)
③ 不规则形式。 不规则形式构图是指点、线、体块等三维元素以不规则的形态在一定的空间中放置与排列。虽表面上不规则,但实际上还是可以遵循内在的美学规律(如疏密变化、节奏变化等)。这种构图方式给人以放松、舒缓的心理感受,在城市景观小品雕塑中时常出现,可舒缓调节人们在快节奏生活方式下紧张的精神状态。(图16)不规则形式构图还包括曲线式构图,它是以曲线为雕塑构图中的主韵律线的构图方式,或辅以其他线条、体积构成雕塑主体,或纯粹以曲线构成雕塑的主体。曲线是线条中最具柔性和韧性线条,具有与生俱来的优雅气质,这种构图方式较适合与表达抒情、柔和的感情。(图17) ④ 放射构图式 由一个或多个中心点和围绕它们为中心的辅助线、面、体构成的构图方式为放射构图式,改方式的中心点塑造的多是雕塑的核心和关键,其他的构成围绕主体起到烘托、渲染等作用。由于有渲染饿烘托,中心点的地位尤其突出重要使得雕塑主题鲜明,该构图方式是强调主题思想非常、突出主题思想地位较理想的选择。(图18,图18A)
以上的构图手法是为了便于同学们理解而梳理区分出来的,在实际应用时往往没有过于分明的区分,在一件雕塑的构图中,常常可以看到几种形式的糅合运用和共生。其实这样的情况在各个艺术门类中都可以找到相似的例子。为了更有效率的把艺术家的观念表达出来,我们在艺术的形式语言上、在创作手法和构图上,是可以不必那么拘束的。甚至各个艺术门类之间都可以相互借鉴和启发,所以我们在构思和构图上可以不用过于拘泥于这些模式,展开思维拓宽思路,只要是适合的手法都可以为我所用。 草图绘制的工具和材料: ① 纸张。纸张的品种选用不限,可以选择平时较顺手的纸材或速写本。 ② 笔。笔的选择无太多限制,可根据构思的需要分为单色和彩色两类: ⑴单色:普通素描铅笔、钢笔、炭笔、炭条、毛笔、针管笔,水性笔、麦克笔等(图19) ⑵彩色:水彩颜料、水粉颜料、彩色墨水、彩色铅笔、水溶性彩色铅笔、彩色麦克笔等(图20)
③ 电脑雕塑效果图的绘制。现今发达的电脑科技以非常普及,电脑也可以成为雕塑创作效果草图绘制的有力工具。 电脑可直接在软件中建立雕塑模型并采用较真实的贴图材料模拟现实材料,所以在构想的还原真实性上较手绘草图更直观。但手绘草图强烈的艺术感受和手绘的便捷性,也是它历经多年一直为大多数艺术家所钟爱的原因。(图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