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农资打假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x大精神,落实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农业工作会议、全国和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要求,紧紧围绕“农业质量年”主题,严抓农资质量、严查违法行为,努力营造规范有序、诚实守信的农资市场环境,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二、工作目标
按照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发展要求,坚持质量第一,不断提高农资产品质量,优化农资市场秩序;完善监管工作机制,从生产源头、流通渠道、消费终端,多管齐下推进农资高质量发展;
依法严厉打击侵害农民利益、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的农资制假售假违法行为,惩治一批违法生产经营主体,公布一批制售假劣农资违法失信企业;加强横向协同与纵向联动,推进社会共治,促进农资市场秩序健康平稳,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现代农业建设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三、主要任务
(一)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开展“绿剑护农”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通过日常巡查、监督抽查和督查暗访等途径,积极主动发现问题隐患,防范
风险。
对问题隐患多的地方,加强督促整改,必要时采取通报、约谈的方式推动生产经营主体加强自我监督、自我管理。
以市、县交界地区、城乡结合部、互联网领域和农资经营规模集散地为重点区域,以春耕备耕、“三夏”、秋收冬种等农时为重点时段,以举报投诉多以及有违法记录的生产经营单位和乡村流动商贩为重点对象,加大线索摸排和联合打击力度,通过异地互查、督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等违法行为。
(二)严肃查处违法案件。
委直有关部门要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坚持重拳出击、露头就打,违法必查、查必到底。
积极拓展并深挖案源线索,对投诉举报、日常巡查、市场检查和监督抽查发现的问题,依法调查处理。
完善案件跨区域协查机制,全程追溯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的违法行为。
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对线索明显、证据充分的涉嫌犯罪的案件请公安机关提前介入,并适时移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通过查办一批大案要案,端掉一批黑窝点,严惩一批违法犯罪分子,充分发挥农业执法的震慑作用。
案件办理要坚持问题导向,种子重点查处“白皮袋种子”、生产经营假劣种子、未审先推、套牌侵权和不按要求备案及生产经营档案记载不全等行为。
农药重点查处非法生产经营禁用农药、非法添加未经登记的农药成分(特别是生物农药添加化学成分)、无证生产经营等行为。
肥料重点查处登记产品中有效成分含量不足和氯离子超标等行为。
(三)加强质量监督抽检。
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在科学分析以往抽检结果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组织开展x年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检工作,探索互联网领域农资抽检方式。
提高执法抽检针对性,突出重点来源、重点对象和重点产品,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抽检任务。
对用量大、有明显质量嫌疑、连续两年抽检不合格或一年内多批次抽检不合格和群众投诉举报多的农资产品要进行重点抽查。
依托全省农业行政执法信息系统,健全监督抽查检验结果的通报、反馈、共享机制。
在完成省级监督抽查任务的同时,要积极争取区本级抽检经费,扩大农资产品质量抽检覆盖面。
(四)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将农资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构建新型农资市场监管体制的重要抓手,构建以信用为核心,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监管、事后信用评价的新型监管机制。
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建立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的通知》要求,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菜篮子”主产县、粮食大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农资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使信用档案成为政府监管、市场评价、消费选择的重要依据。
继续落实不合格产品及企业的重点监管制度,对于存在连续两年抽检不合格或一年内多批抽检不合格产品的企业,要列为重点监管企业。
(五)推进放心农资下乡。
开展以“放心农资进乡村,提质增效促发展”为主题的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畅通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渠道,提高优质放心农资覆盖面。
充分利用“x”服务热线和电视、电台、报纸、网络等媒体,通
过举办培训班、印发宣传资料、张贴明白纸、开展现场指导等形式,普及农资法律法规、宣传识假辨假和科学使用知识,宣传绿色农资产品的生态及效益优势,引导农民发展高效绿色种养业,营造绿色农资下乡,发展生态农业的良好氛围。
(六)稳步推进监管信息化。
要全面应用农业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充分发挥案件协查、线索通报、质量预警、风险提示等功能的作用,加强信息互通和区域协作,提高发现问题和防范化解风险能力,建立“以防为主、打防结合”的机制。
(七)积极推动社会共治。
发挥行业协会、公益组织、新闻媒体等作用,形成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农资打假社会共治体系。
进一步畅通农资打假投诉举报渠道,完善举报投诉奖励机制,为社会各方参与创造有利条件。
开展农资从业人员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农资生产经营者的守法意识,督促农资生产经营者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内部管理。
鼓励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开展质量安全承诺。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为切实做好全区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成立区农委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区农委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等为副组长、委直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
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合力抓的工作格局,保障人员、条件和经费,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