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动经济学鲍哈斯版重点复习题总结

劳动经济学鲍哈斯版重点复习题总结

(3)家庭生产过程中技术变革的影响。①生产家庭产品所需要的时间数量被大幅度削减,解放女性劳动力;②缩小夫妻之间边际产品的差距,减缓对专业分工的需要,进一步促进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的提高。
第三章
1.什么是新增工作者效应?什么是受阻工作者效应?(P107)
答:
(1)新增工作者效应:指在经济衰退时期由于家中主要劳动力失去工作(家庭收入下降),次级劳动者不得不寻找工作弥补家庭收入损失。因此新增工作者效应意味着次级劳动力参与率具有一种逆(反)周期趋势。
2.什么是超级明星现象?导致超级明星产生于娱乐业的因素是什么?(P349)
答:(P342-343)
Ⅰ.超级明星现象:
超级明星现象是指在某些职业少数人挣到巨额工资,并且似乎处于支配地位的现象。(因为只有少数人才具备生产和提供我们所要求的优质产品的特殊禀赋和能力,所以我们愿意给那些富有才华的人极高的溢价。)
第七章
1.如何将“教育可以提高生产率(工资)”与“教育只是显示工作者内在能力的一种信号”这两个假说区分开来?/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教育信号模型的区别?(P313)
答:(P273-279;P293-297)(图P275、P296)
(1)教育模型:
①利用净现值法;②考虑教育成本:四年收入和学费等;
③A.不上大学的净现值:
(2)如果闲暇是一种低档商品,那么非劳动收入减少,导致对闲暇需求增大,工作时间反而减少。
2.为什么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妇女的劳动力参与率提高的幅度如此之大?(P68)
答:(P54-55)
(1)女性真实工资的明显提高;
(2)生育行为的变化:①生育观念变化(不愿生);②市场工资的提高也使得抚养孩子成为一种昂贵的家庭活动,因而成为家中孩子数减少的原因之一——③致使妇女的保留工资的下降,更愿意进入劳动力市场;
答:(P510)
分情况:(1)产品是团队or个人生产;(2)监督成本的大小;(3)知道劳动者能力高低
2.如果计件工资可以激发工作者更加努力工作,为什么企业不普遍采用这种补偿办法?/计件工资的缺陷?
答:①搭便车;②保量不保质;③棘轮效用:“鞭打快牛”;④工作成果变动大
答:(P193、P195)(图)
(1)工资税强加给企业时,会使得劳动力需求曲线向下移动,劳动者工资减少,就业量减少;
(2)工资税强加给工作者时,会使得劳动力供给曲线向上移动,劳动者所得收入减少(所需的工资变多,这时工资率若无变化即为间接的工资减少),就业量减少
2.为什么指定性利益(强制福利)会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后果?(P224)
(2)若一国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很高,低技能者可从迁移中获益。
Ⅱ.正负向选择:(图P379)
(1)如果流入国的技能收入回报率高于来源国(即流入国工资—技能曲线更加陡峭),
移民流动就是正向选择,那么大于两国工资—技能曲线交点效率单位的工作者就会发现
迁移是有利可图的;
(2)如果流入国的技能收入回报率低于来源国,那么移民流动就是负向选择。低于两国工资技能曲线交点效率单位的工作者就会选择移居。
(2)另外还有:
①母亲的工资:(与教育有关)工资越高,生育孩子的机会成本越大,生育率较低;
②企业是否提供育儿场所等。
第四章
1.论述一个存在着两部门的经济中,最低工资对被覆盖的部门和未被覆盖的部门的影响。(P175)
答:(P154)(图)
如果到最低工资仅仅在被覆盖部门的工作岗位上推行,那么被替代的工作者也许就会移动到未被覆盖的部门,以至供给曲线会向右移动,减少为被覆盖部门的工资。如果获得最低工资工作岗位是容易的,那么在未被覆盖部门工作的工作者也许就会辞去他们的工作,在被覆盖的部门等待,直到一个工作岗位出现,将未被覆盖部门的供给曲线移动到左边,并且提高未被覆盖部门的工资。
B.上大学的净现值:
④上学边际报酬是递减的:寻求最优
(2)教育信号模型:
①前提:信息不对称
②接受少于y年教育的工作者得到的工资<接受多于y年教育的工作者得到的工资-接受教育成本(一年学费×y)
2.讨论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之间的差异。对于每一种培训,谁为它付费?(P313)
答:
Ⅰ.差异:(P301)
(1)一般培训:一旦接受了这种培训,对所有其他企业同样有用(即可以提高生产率);
(2)特殊培训:指提高专门在该企业生产率的培训,如果工作者离开该企业,这种培训的价值将丧失。
Ⅱ.谁来付费:(P301-302)
(1)一般培训:都由工人付(W1=VMP1-H→W2=VMP2)
(2)特殊培训:企业与劳动者共同承担
第八章
1.如何计算基尼系数?(P349)
答:(P329)
基尼系数=完全平等的洛伦兹曲线与实际洛伦兹曲线的面积/完全平等的洛伦兹曲线之下的面积。
2.与新受雇的工作者相比,年龄较大或自身的工作者为什么更不可能离职?(P395)
答:
(1)工作匹配技能:年龄越大,所获得的信息情报越多,与工作的匹配程度越高;
(2)专业性技能:该种技能可提高在该公司工作的生产率;去其他公司也无用,吃亏(先前的成本);
(3)健康保险;
(4)组群效应:有些人天生好动,或者天生不动
(2)工会也许会拥有对非工会部门的溢出效应。随着工作者在工会化企业中失去其工作岗位,以致在非工会化部门工作的工作者的供给会有所增加,而竞争性工资则出现下降。对工会化与非工会化工作岗位之间的工资比较,会过高地估计工会对工会化工作者工资的影响。
第十二章
1.决定企业是采用计件工资还是计时工资补偿体系的因素是什么?(P539)
(2)受阻工作者效应:a.指很多失业者在衰退时期感觉找不到工作,于是干脆放弃了(暂时退出);b.隐性失业者——存在受阻工作者效应的结果是劳动参与率具有一种顺应周期趋势。
2.中国老年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因素?如何解决老龄化?(P107)
答:(P86-89)
Ⅰ.影响因素:
(1)法定退休年龄;
(2)继续工作的工资率;
第十一章
1.讨论有效契约:(P496)
答:(P474+图)
帕累托最优点的集合,工会无差异曲线与企业等利润先相切处的连接即为契约曲线,如果工会和企业同意为与契约曲线上的某一工资—雇佣数量组合,所产生的契约被成为有效契约。
2.什么是威胁效应和溢出效应?(P496)
答:(P487)
(1)工作影响非公会化产业工资的一种方式是通过威胁效应。非工会化产业中的利润最大化雇主,拥有阻止公会进入的激励,且也许愿意分享超额租金,希望工作者不会被公会化。因此威胁效应意味着公会对非公会工资具有正面的影响。其结果是,建立在公会与非公会工作岗位工资差异基础上的公会工资效应,低估了工会对工资的真实影响。
2.论述最低工资对就业水平的影响该如何检验(如失业)(P175)
答:(P157)DID模型
步骤:①取分界线两边的地区,②两个地区本都无政策影响(一个地方提高最低工资之前),③在一个地方提高最低工资之后,④两地先各自将纵向(时间上)的差算出,⑤再算“差异中的差异”
第五章
1.无论工资税是强加在工作者身上还是强加在企业身上,为什么工资税对工资与就业的影响相同?(P224)
(3)退休的福利水平
①高工资的工作者其替代效应占据优势,他会将退休生活的时期长度削减;②养老金福利的增加既会产生收入效应,又会产生替代效应。这两种效应会沿同一方向变化发生作用,养老金福利的增加确定无疑会导致持续时间更长的退休生活。
Ⅱ.老龄化的解决:
①延迟退休(具体对策如雇佣老年人单位给予减税优惠等);②提高生育率;③纳入移民
第十章
1.劳动力市场歧视(论述题):(P444)
答:
Ⅰ.个人偏好性歧视:
构成
利润
雇佣人数
雇主歧视
纯(黑白分明)


雇员歧视
纯(黑白分明)
不变

顾客歧视
①能藏:不分
不变
不变
②不可藏:纯白人
不变
不变
Ⅱ.统计性歧视:来自于群体
素质越高,越遭歧视;反之—
2.请推倒瓦哈卡歧视测度方法。这种统计方法真的能测度歧视对受影响群体的相对工资的影响吗?(P444)(计算题)
2.健康与安全规制对工作者的效用以及企业利润的影响是什么?(P259)
答:(P250、P251)(图)
(1)劳动者知风险时:劳动者本是选择了使自己效用达到最大化水平的工作。由于政府干预,受伤概率变低——工作者获得的工资较低,企业获得利润较少。
(2)劳动者不知风险时:劳动者误以为受伤概率低(实际概率高),在政府管制下实际受伤概率减低,使得信息缺乏的工作者的实际效用得以提高,企业利润较先前少。
Ⅱ.因素(两个条件):
①各个不同的卖者不是可以被替代的;②有大批量的生产技术使得富有才华的人能够拥有很大的市场(边际成本为0)。
第九章
1.描述移民流动是如何从来源国人口中选择出来的(罗伊模型)。为什么一些移民是正项选择的,而一些移民却是负向选择的?(P395)
答:(P378-379)
Ⅰ.罗伊模型:
(1)若一国人力资本回报率较低,对高技能者征收重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使其与低技能者收入相当——高技能者可从迁移中获益;
答:(P200-202)(图P201)
(1)强制福利的成本超过工人的估价:劳动力需求曲线的下降幅度大于劳动力供给曲线右移幅度——致使达不到原均衡雇佣总成本和就业水平
(2)强制福利的成本等于公认的估价:由此产生的均衡会在就业、雇佣总成本和工作者所得到的总赔偿方面,复制竞争性无税均衡。
第六章
1.如何计算某一生命的统计价值?(P259)——略
劳动经济学 复习题总结(自)
第二章
1.当非劳动收入减少时,工作时数会发生什么变化?(P68)
答:(P38-39)
在工资保持不变的情形下,非劳动收入的变化对工作时数的影响称为收入效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