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针灸学发展概况细目:针灸学发展简史要点:针灸学代农著作的成书年代、作者及主要内容特点第二单元经络系统的组成细目一:经络系统的纽•成要点:1.十二经脉的名称2.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3.十二经脉屈络衣里关系4.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5.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6.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细目二:奇经八脉要点:1.奇经八脉的名称2.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3.奇经八脉的功能细目三:十五络脉要点:1.十五络脉的分布特点2.十五络脉的作用细目四:十二经别耍点:1.十二经别的分布特点2.十二经别的作用细目五:十二经筋要点:1.十二经筋的分布特点2.十二经筋的作用第三单元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细目一:经络的作用要点: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细目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要点:1.说明病理变化2.指导辨证归经3.指导针灸治疗第四单元腌穴的分类要点: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第五单元脸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细目一:主治特点要点:1.近治作用2.远治作用3.特殊作用细目二:主治规律要点:1.分经主治规律2.分部主治规律第六单元特定穴要点:特定穴的分类和特点第七单元脸穴的定位方法要点:1.骨度分寸定位法2.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3.手指同身寸取穴法第八单元手太阴肺经、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脸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第九单元手阳明大肠经、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脸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商阳、合谷、阳溪、偏历、手三里、曲池、臂嚅、肩關、扶突、迎香第十单元足阳明胃经、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脈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承泣、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梁门、天枢、水道、归來、伏兔、梁丘、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条口、丰隆、解溪、内庭、厉第十一单元足太阴脾经、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腌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隐白、太白、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大横、大包第十二单元手少阴心经、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胸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极泉、少海、通里、阴却、神门、少府、少冲第十三单元手太阳小肠经、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脸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少泽、后溪、腕骨、养老、支止、肩贞、天宗、濒膠、听宫第十四单元足太阳膀胱经、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脸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睛明、攒竹、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一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次膠、承扶、委阳、委中、膏肓、志室、秩边、承山、飞扬、昆仑、申脉、束骨、至阴第十五单元足少阴肾经、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脸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涌泉、然谷、太溪、大钟、照海、复溜、阴谷、肓俞第十六单元手厥阴心包经、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月俞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天池、曲泽、那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第十七单元手少阳三焦经、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制用脸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关冲、中渚、阳池、外关、支沟、肩醪、翳风、角孙、耳门、丝竹空第十八单元足少阳胆经、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脸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瞳子醪、听会、完骨、阳白、头临泣、风池、肩井、日月、带脉、环跳、风市、阳陵泉、光明、悬钟、丘墟、足临泣、侠溪、足窍阴第十九单元足厥阴肝经、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喻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大敦、行间、A冲、蠡沟、曲泉、章门、期门第二十单元督脉经、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脸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长强、腰阳关、命门、至阳、身柱、大椎、哑门、风府、百会、上星、素醪、水沟第二十一单元任脉、穴要点:1.经脉循行2.主治概要3.常用脸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下蛇、建里、中蛇、上腕、膻中、天突、廉泉、承浆第二十二单元常用奇穴要点:下列奇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四神聪、印堂、太阳、球后、夹承浆、金津、玉液、牵正、翳明、安眠、子宫、三角灸、定喘、胃脱下俞、夹脊、腰眼、十宣、四缝、八邪、外劳宫、腰痛点、二白、肩前、百虫窝、鹤顶、膝眼、服囊、阑尾、八风第二十三单元毫针刺法细目一:针刺准备要点:1 •消毒2.体位细目二:进针方法要点:1.指切进针法2.夹持进针法3.舒张进针法4.提捏进针法细目三:针刺角度和深度要点:1.角度2.深度细目四:行针手法要点:基本手法细目五:得气要点:得气的概念与临床意义细目六:针刺补泻要点:1.捻转补泻2.疾徐补泻3.提插补泻4.迎随补泻5.呼吸补泻6.开阖补泻7.平补平泻细目七:针刺异曲情况的表现、处理和预防要点:晕针、滞针、血肿细目八:针刺注意事项要点:1.颈项部、眼区、胸背等部位脸穴的针刺注意事项2.妊娠妇女针刺吋的注意事项第二十四单元常用灸法细目一:灸法的作用要点:1.温经散寒2.扶阳固脱3.消瘀散结4.防病保健细目二:灸法的种类要点:1.艾炷灸2.艾条灸3.温针灸细目三:灸法的注意事项要点:施灸的禁忌第二十五单元拔罐法要点:1.拔罐的方法2.拔罐的作用和适应范围第二十六单元其他针法要点:1.电针法2.三棱针法3.皮狀针法4.穴位注射法第二十七单元头针、耳针细目一:头针要点: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和主治细目二:耳针要点:1.耳穴的部位和主治2.临床选穴原则及注意事项第二十八单元治疗总论细目一:针灸治疗原则要点:1.补虚泻实2.清热温寒3.治病求本4.三因制宜细目二:针灸治疗作用要点:1.疏通经络2.调和阴阳3.扶止祛邪细目三:针灸处方要点:1.选穴原则2.配穴方法细目四:特定穴要点:五输穴、原穴、络穴、背俞穴、募穴、八脉交会穴、八会穴、那穴、交会穴的内容及临床应用第二十九单元头面躯体痛证要点:下列滋见病因病机、辨证、治法、处方、操作、方义:头痛、面痛、落枕、漏肩风、肘劳、腰痛、痹证第三十单元内科病证要点:下列常见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法、处方、操作、方义:中风、眩晕、面瘫、痿证、痫病、不寐、郁证、心悸、感冒、咳嗽、哮喘、呕吐、胃痛、汹泻、痢疾、便秘、阳痿、« 闭、消渴第三十一单元妇儿科病证要点:下列常见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法、处方、操作、方义: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绝经前后诸症、带下病、缺乳、遗尿第三十二单元皮外骨伤科病要点:下列常见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法、处方、操作、方义:瘾疹、蛇串疮、猝腮、肠痈、扭伤第三十三单元五官科病证要点:下列常见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法、处方、操作、方义:目赤肿痛、耳鸣耳聋、昴渊、牙痛、咽喉肿痛第三十四单元急症要点:下列常见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法、处方、操作、方义:晕厥、内脏绞痛第一单元症状学1.发热的病因2.发热的临床农现3.发热的伴随症状细目二:胸痛要点:1.胸痛的病因2.胸痛的问诊要点细目三:腹痛要点:1.腹痛的病因2.腹痛的问诊要点细目四:咳嗽与咯痰要点:1.咳嗽的病因2.咳嗽与咯痰的问诊要点细目五:咯血要点:1.咯血的概念2.咯血的病因3.咯血的问诊要点4.咯血与呕血的鉴别细目六:呼吸困难要点:1.呼吸困难的概念2.呼吸困难的病因3.呼吸困难的临床农现4.呼吸困难的伴随症状细目七:恶心与呕吐要点:1.恶心与呕吐的病因2.恶心与呕吐的问诊耍点细目八:呕血与黑便要点:1.呕血与黑便的概念2.呕血与黑便的病因3.呕血与黑便的问诊要点细目九:黄疸要点:1.黄疸的概念2.各熨黄疸的病I大I、临床衣现及实验检杏特点1.抽搐的病因2.抽搐的问诊要点细目十一:意识障碍要点:1•意识障碍的病因2.嗜唾、昏睡、昏迷、意识模糊、谯妄的临床表现3.意识障碍的伴随症状第二单元问诊要点:问诊的内容第三单元检体诊断细目一:基本检查法要点:1•视诊的适用范围2.触诊的方法,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3.叩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4.各种叩诊音的特点及出现部位5.听诊的注意事项6 .嗅诊时常见异常气味的临床意义细目二:全身状态检查要点:1.体温测量的方法、止常值2.脉搏检查法、脉率的止常值及变异的临床意义3.血压的测量方法、止帶值及变异的临床意义4.发育与体型的确定及临床意义5.营养状态的分级及常见营养异常的原因6.意识状态检杳法及常见意识障碍类型7.常见异常面容的特点及临床意义8.常见异常体位的特点及临床意义9.常见界常步态的特点及临床意义细目三:皮肤检査要点:1.皮肤弹•性、颜色、湿度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2•皮疹、出血点与紫瘢、蜘蛛痣、水肿、皮下气肿、皮下结节的检杳法及临床意义细目四:淋巴结检查要点:1.浅表淋巴结的检查方法2.局部和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细目五:头部检査要点:1.头颅与颜面异曲的临床意义2.眼睑、结膜、巩膜、角膜的--般检查法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3.眼球外形和运动的一般检查法与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4.瞳孔及瞳孔反対的一般检杳法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5.外耳、乳突的一般检查法及并常改变的临床意义6.鼻外形及鼻窦的一•般检查法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7.唇、口腔黏膜、齿及牙龈、舌、咽、扁桃休及腮腺的检查法及异帘改变的临床意义细目六:颈部检查要点:1.颈部血管的检查法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2.甲状腺、气管位置的检查法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细目七:胸壁及胸廓检査要点:1.胸部体表标志(骨骼标志、体表标志线)及分区2.常见异常胸廓的类型及临床意义3.胸舉•静脉曲张、胸歴及胸骨床痛的临床意义4.乳房检查法及乳房常见病变表现细目八:肺和胸膜检査要点:1.止常呼吸类型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2.止常呼吸频率、深度、节律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3•触觉语颤和胸膜摩擦感的检杳方法及异帘改变的临床意义4.肺部叩诊方法及止常叩诊音5.肺下界及肺下界移动度的检杏法、止帘值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6.肺部病理性叩诊音的临床意义7.止常三种呼吸音的听诊特点及听诊部位8.病理性呼吸音、啰音、胸膜摩擦音的产生机制、听诊特点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9.听觉语音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10.肺实变、肺气肿、胸腔积液及气胸的典型体征细目九:心脏、血管检查要点:1•心前区隆起的临床意义2.止常心尖搏动的位置、范围、强度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3.心脏触诊时震颤、心包摩擦感的检查法及临床意义4.心脏叩诊法、止滋心脏浊音界及异術改变的临床意义5.心脏瓣膜听诊区及听诊内容6.止常心率、心律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7.止常心音的产生机制、听诊特点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8.奔马律与开瓣音的特点及临床意义9.心脏杂音的产生机制,杂音的特征,各瓣膜区常见杂音的临床意义10.心包摩擦音的听诊特点、部位及临床意义11.血管检查的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12.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的体征细目十:腹部检査要点:1.腹部体表划区法及各区脏器分布2.腹部外形、腹壁静脉曲张和端动波的检查法及临床意义3.腹壁紧张度、压痛和反跳痛的检查法及临床意义4.肝、胆、脾和肾脏的触诊法及临床意义5.肝、脾和膀胱的叩诊法及临床意义6.肠嫦动音和振水音的听诊法及临床意义,滋见腹部血管杂音的临床意义7.腹水的检杳法及临床意义8.腹部常见疾病的体征细目十一:肛门、直肠检查要点:肚门、直肠视诊及指诊检查的内容细目十二:脊柱与四肢检查要点:1.脊柱常用检杳法及临床意义2.四肢、关肖检杏内容和临床意义细目十三:神经系统检査要点:1.中枢性与周闌性面神经麻痹的鉴别2.临床常见感觉障碍的类型3.运动功能检杏及临床意义4.中枢性与周围性瘫痪的鉴别5.常用神经反射检杏法、内容和临床意义第四单元实验室诊断细目一:血液的一般检査要点:1•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的止常及异希'的临床意义2.网织红细胞、红细胞沉降率检杳的止帶值及异常的临床意义细目二:血栓与止血检查要点:岀血吋间、血小板粘附试验、凝血时间的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细目三:骨髓检査要点:骨髓细胞学检杳的临床意义细目四: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要点:1.蛋白质、胆红素代谢实验室检杳的止讯值和异常的临床意义2.常用血清酶检查的止常值及临床意义3.甲、乙、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细目五:肾功能检査要点:1.内生肌酊淸除率、血肌酹、尿素氮及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的意义、止常值及异常的临床意义2•浓缩稀释试验的临床意义细目六:常用生化检査要点:1.血清钾、钠、氯、钙测定的止常值及异常的临床意义2.血糖、血脂测定的止常值及并常的临床意义细目七:酶学检査要点:血淸淀粉酶、心肌酶检测的止常值及异常的临床意义细目八:免疫学检查要点:1.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测定的临床意义2.抗链球菌溶血素“0”、类风湿因子、肥达反应、梅毒血淸学检杳及艾滋病病毒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3.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细目九:尿液检查要点:常用尿液检杳的内容、正常值和异常的临床意义细目十:粪便检査要点:粪便检杳的内容、止殆值和异滋的临床意义细目十一:痰液检查要点:1 •痰液标本的收集方法2.痰液检杳的内容及临床意义细目十二:浆膜腔穿刺液检査要点:1•浆膜腔穿刺液检验内容2.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细目十三:脑脊液检查要点: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常见屮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特点第五单元心电图诊断要点:1•常用心电图导联2.心电图各波段及心电轴的止常范围,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3.房室肥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过早搏动、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及心室颤动、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4.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第六单元影像诊断细目一:超声诊断要点: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细目二:放射诊断要点:1.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2.X线检查方法3.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CT)的临床应用4.磁共振成像(MRI)的临床应用5.呼吸系统病变的基本X线农现6.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7.心脏增大的X线表现8.殆见循环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9.消化系统疾病影像学检查方法10.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11.常见泌尿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12.骨与关节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13.常见屮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细目三:放射性核素诊断要点:1.甲状腺吸⑶碘功能测定及肾图分析的临床意义2.血淸总甲状腺素(TTJ、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J、游离Ts、游离T.,、促甲状腺激素测定的临床意义第七单元病历与诊断方法要点:1.病历书写的格式与内容2.诊断内容第一单元传染病学总论细目一:感染与免疫要点:1.感染的概念2.感染过程的表现3.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4.感染过程中的免疫应答作用细目二:传染病流行过程要点:1.传染病流行过程三环节2.影响流行过程的环境因索细目三:传染病的特征要点:1 •基本特征2.临床特征细日四:传染病的诊断要点:1.临床资料2.流行病学资料3.实验室检杳及其他检杏细目五:传染病的治疗要点:1.治疗原则2.治疗方法细目六:传染病的预防要点:1.管理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第二单元病毒性肝炎细目一:病原学要点:1.甲型肝炎病毒2.乙型肝炎病毒3.丙型肝炎病毒4.丁型肝炎病毒5.戊型肝炎病毒细目二:流行病学要点: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4.流行特征细目三:发病机制及病理要点:1.发病机制2.病理细目四:临床表现要点:1 •急性肝炎2.慢性肝炎3•重型肝炎4.淤胆型肝炎5 .肝炎肝硬化细目五: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杏要点:1.血象2.肝功能检查3•病原学检查4.肝活检5 •影像学检查细目六: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1.诊断2.鉴别诊断细目七:治疗要点:1.急性肝炎的治疗2.慢性肝炎的治疗3.重型肝炎的治疗细目八:预防耍点:1.管理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第三单元流行性出血热细目一:病原学要点:生物学特性细目二:流行病学要占.1 •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4.流行特征细冃三:发病机制与病理要点:1.发病机制2.病理细目四:临床表现要点:1.发热期2.低血圧休克期3.少尿期4.多尿期5.恢复期细目五:实验室检杏要点:1.血象2.尿常规3.血液生化检杏4.凝血功能检杏5.免疫学检杏6.PCR检杏7.其它检查细目六: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1.诊断2.鉴别诊断细目七:治疗要点:1.发热期治疗2.低血压期治疗3.少尿期治疗4.多尿期治疗5.恢复期治疗6.大出血的处理7.其他治疗细目八:预防要点:1.疫情监测2.灭鼠防鼠3.加强食品卫生管理4.注意个人防护5.疫苗注射第四单元艾滋病细目一:病原学要点:1.形态结构2.生物学特性细日二:流行病学要点: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4.流行特征细目三:发病机制与病理要点:1.发病机制2.病理细目四:临床表现要点:1.急性感染期2.无症状感染期3.艾滋病前期4.艾滋病期细目五:实验室检查要点:1 •常规检查2.免疫学检杳3 •血清学检查细目六:诊断要点:1.确诊病例2.疑似病例细目七:治疗要点:1.抗病毒治疗2.免疫治疗3.机会感染与恶性肿瘤的治疗4.支持及对症治疗5.预防性治疗6.预防母婴传播治疗细目八:预防要点:1.管理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第五单元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细目一:病原学要点:l.SARS-CoV形态结构2.生物学特性细日二:流行病学要点:1 •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4.流行特征细目三:发病机制与病理要点:1.发病机制2.病理细目四:临床表现要点:1.潜伏期2.症状3.体征4.临床分期细口五:辅助检杳要点:1.实验室检杳2.胸部影像学检杏细目六:诊断要点:1.临床诊断2.确定诊断3.疑似病例4.医学观察病例细目七:治疗要点:1.治疗原则2.—•般治疗与病情监测3.对症治疗4.糖皮质激索的使用5.抗病毒药物6.增强免疫力细目八:预防要点:1.管理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第六单元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要点:1.生物学特性2.主要流行菌群细目二:流行病学要点: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4.流行特征细目三:发病机制及病理要点:1.发病机制2.病理细目四:临床衣现要点:1.普通型临床农现2.暴发型临床农现3.轻型临床表现细目五:实验室检杏要点:1.血象2.脑脊液检03.细菌学检杳4.免疫学检杏5.其他细目六: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1.诊断2.鉴别诊断细目七:治疗要点:1 •一般治疗2.抗菌治疗3.对症治疗4.暴发型的救治细目八:预防要点:1.管理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第七单元伤寒细目一:病原学要点:1.形态结构2.生物学特性细目二:流行病学要点:1 •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细目三:发病机制及病理要点:1•发病机制2.病理细目四:临床表现1.潜伏期2.临床分期3.临床类型4.常见并发症细目五:实验室检杏要点:1 .常规检查2.细菌培养3.肥达反应4.其他检查细目六: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L诊断2.鉴别诊断细目七:治疗要点:1.一般治疗2.对症治疗3.抗菌治疗4.常见并发症的治疗5.慢性带菌者的治疗细目八:预防要点:1 •控制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第八单元细菌性痢疾细目一:病原学要点:1.分型分群2.生物学特性细目二:流行病学要点: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细目三:发病机制及病理要点:1.发病机制细目四:临床表现要点:1.急性菌痢2.慢性菌痢细目五: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杏要点:1.粪便常规2.粪便细菌培养3.免疫学检查4.其他检查细目六: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1.诊断2.鉴别诊断细目匕治疗要点:1.急性菌痢的治疗2.中毒型菌痢的治疗3.慢性菌痢的治疗细目八:预防要点:1.管理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第九单元霍乱细目一:病原学要点:1•分类2.生物学特性细目二:流行病学要点: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4.流行特征细目三:发病机制及病理要点:1.发病机制2.病理细目四:临床表现要点:2.典型农现3.临床类型细目五:实验室检查要点:1•常规检查2.粪便检査3.细菌学检查4.血清学检杏细目六:诊断要点:1.诊断标准2.疑似病例诊断标准细目七:治疗要点:1.补液疗法2.抗菌治疗3.对症治疗细目八:预防要点:1.控制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第十单元消毒与隔离细目一:消毒要点:1 •消毒的概念2.消毒的目的3.消毒的种类4.消毒方法5.消毒方法的监测细目二:隔离要点:1.隔离的概念2.隔离的种类3.隔离的期限细H三:医院感染的预防要点:1.医院感染的概念2.医院感染的防护原则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细目一:支气管炎要点:(一)急性气管-支气管炎1•病因和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二)慢性支气管炎1.病因和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分型和分期3.并发症、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细日二: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要点:(一)阻塞性肺气肿1.病因和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X线检杳及诊断3.治疗原则(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1.病因和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及并发症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细目三:支气管哮喘要点:1.病因和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5.危重哮喘的处理细目四:肺炎要点:1.病因2.临床表现3.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 .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细目五:肺结核要点:1•病原学2.发病机制、病理3.临床类型4.临床表现5.实验室及其他检杳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及大咯血的紧急处理细目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要点:1.病因、病理和分类2.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杏及其他检杏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第二单元循环系统疾病细目一:心力衰竭要点:(一)概述1.病因2.临床类型及心功能分级(二)慢性心力衰竭1 •临床表现2.诊断与鉴别诊断3.治疗(三)急性心力衰竭1.病因和发病机制2.临床衣现3.治疗细目二:常见心律失常要点:(一)过早搏动1.病因2.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检杳3.治疗(二)阵发性心动过速1•房性心动过速的病因、临床表现、心电图检查及治疗2.与房室交界区相关的折返性心动过速:病因、临床农现、心电图检杳及治疗3.室性心动过速:病因、临床表现、心电图检查及治疗(三)心房扑动与颤动1.病因2.临床衣现3.心电图检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