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小儿补液方法等渗性缺水——1/2张含钠液(2:3:1) 低渗性缺水——2/3张含钠液(4:3:2) 高渗性缺水——1/3张含钠液(2:6:1) 定速三个阶段(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1)扩容阶段: 重度脱水伴循环障碍者,用2:1等张含钠液20ml/kg,30~60分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
2)以补充累积丢失量为主得阶段:若无微循环障碍,补液从此阶段开始,如以扩容,累积丢失量应减去扩容量。
累积量=总量÷2扩容量8~12小时滴入,8~10ml/kg、h3) 维持补液阶段: 余量于16~18小时或5ml/kg、h输注④纠正酸中毒: 重度酸中毒可用5%NaHCO3:35ml/kg,提高HCO3 5mmol/L粗略计算。
血气测定计算:5%NaHCO3 (ml)=(BE)×0、5×体重; 稀释成1、4%得溶液(1ml 5%NaHCO3 =3、5ml 1、4%)。
以上均半量给予。
两补1)补钾:见尿补钾, 浓度低于0、3%,0、15~0、3g/kg、日。
需4~6天。
2)补钙,补镁:补液中出现抽风,先补钙,若无效,再补镁。
补钙:10%葡萄糖酸钙12ml/kg;补镁:25%硫酸镁0、1mg/kg/次,q6h第二天及以后得补液一、脱水及电解质已纠正1)溶液得定量:生理需要量,继续丢失量,补钾及供给热量。
一般为口服,病重或不能口服者静脉补液。
2)溶液得定性: 生理需要量: 60~80ml/kg, 用1/5张;继续丢失量:丢多少补多少,用1/2~1/3张。
二者加起来1/3~1/4张,12~24小时均匀静滴。
儿科常用液体得组成及张力1:1液1/2张0、9%氯化钠50ml;5%或10%葡萄糖50ml 1:2液1/3张0、9%氯化钠35ml;5%或10%葡萄糖65ml 1:4液1/5张0、9%氯化钠20ml;5%或10%葡萄糖80ml 2:3:1液1/2张0、9%氯化钠33ml;5%或10%葡萄糖50ml;1、4%碳酸氢钠/1、87%乳酸钠17ml4:3:2液2/3张0、9%氯化钠45ml;5%或10%葡萄糖33ml;1、4%碳酸氢钠/1、87%乳酸钠22ml2:1液1张0、9%氯化钠65ml;1、4%碳酸氢钠/1、87%乳酸钠35ml0、9%得溶液内加入尿素(尿素可**********通过细胞膜),渗透压会增高但就是张力不变张力:等渗得电解质溶液占总液量得百分比1:1液就就是1/2张3:2:1液就就是3/〈3+2+1〉还就是1/2张粗略算法:10%氯化钠3、3ML加入100ML10%GS就就是1/3张10%氯化钠5ML加入100ML10%GS就就是1/2张10%氯化钠6、6ML加入100ML10%GS 就就是2/3张以250ml,1/2张,3:2:1液举例为糖:等渗0、9%Nacl :等渗1、4%NaHCO3,(钾为细胞内离子,不算张力,糖也不算张力) 1、用等渗液配法为:5%或10%糖:250ml×1/2(即3/3+2+1)=125ml 0、9%Nacl:250ml×1/3=83ml 1、4%NaHCO3:250ml×1/6=41ml 三者混合就就是3:2:1,250ml 算一下,350ml,4:2:1怎么配制?2、临床上我们都用10%Nacl与5%NaHCO3 来配制,10%Nacl为11张,5%NaHCO3为3、5张,为了应用方便,10%Nacl简记为10张,5%NaHCO3简记为4张。
250ml,3:2:1得粗略配制: 先定总量:5%或10%糖250ml 内加10%Nacl:250×1/3×1/10=8、3ml 内加5%NaHCO3 :250×1/6×1/4=11ml 混合就就是粗略得3:2:1液了。
注:按此简易算法,实际溶液总量为250+8、3+11=260ml,而且与精确得配制相比,Nacl略多,NaHCO3略少,但实际应用中,这种差异可以忽略,要追求精确得话,可适当减少10%Nacl或增加5%NaHCO3得量,但实际上都在1ml得范围内。
用得多了,根本不必去死记书本上配制比例。
判断某溶液得张力,就是以它得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正常值(280~320mosm/L,计算时取平均值300mosm/L)相比所得得比值,它就是一个没有单位但却能够反映物质浓度得一个数值。
所以瞧起来似乎可以得出结论等渗则等张,但对于GS来讲,虽然有渗透压,但进入人体之后,会被代谢掉,起不到维持血浆渗透压得作用,所以张力为不计,那么就应该理解做,等渗不一定等张。
小儿补液1、计算补液总量轻度90~120ml/kg 中度120~150ml/kg 重度150~180ml/kg 2、定补液性质等渗: 1/2张高渗: 1/3张低渗: 2/3张3、纠正酸中毒5%SB(ml)=(18—CO2CP)*kg 3 ~ 5 ~ 7 ~ 9 4、算盐量ml=总液量*张力—5%SB*3 5、糖量ml=总液量—盐水量—5%苏打量6、补钾10%氯化钾2~4ml/kg、d 7、补钙10%葡萄糖酸钙2ml/kg、d8、重度脱水先补2 :1液每100毫升含65毫升NS及35毫升1、4%碳酸氢钠20ml/kg以上就是第一天补液量,在24小时内补完。
第二天即可补充生理量既继续损失量,这些可根据临床而定。
稀释前浓度×稀释前体积=稀释后浓度×稀释后体积判断某溶液得张力,就是以它得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正常值(280~320mosm/L,计算时取平均值300mosm/L)相比所得得比值,它就是一个没有单位但却能够反映物质浓度得一个数值。
溶液渗透压=(百分比浓度×10×1000×每个分子所能离解得离子数)/分子量。
如0、9%NaCl溶液渗透压=(0、9×10×1000×2)/58、5=308mOsm/L(794、2kPa)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1,故该溶液张力为1张。
又如5%NaHCO3溶液渗透压=(5×10×1000×2/84=1190、4mOsm/L(3069、7kPa)该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相比,比值约为4,故该溶液张力为4张。
10%(NaCl)11张(临床上可按10张计算) 0、9%(NaCl)1张5%(NaHCO3)4张10%(KCl)9张10%(GS)0张(无张力,相当于水10%NaCl(10ml)+10%GS(90ml),请问该组溶液张力。
根据C1×V1=C2×V2列出算式:10×10=X×100,X=1张例3、10%NaCl(20ml)+5%NaHCO3(25ml)+10%GS(255ml),请问该组溶液张力。
10×20+4×25=X×300,X=1张。
例4、欲配制一组300ml,2/3张液体,现已使用5%NaHCO3(15ml),还需10%NaCl多少毫升。
10×X+4×15=2/3×300,X=14ml那么,再加入10%GS271(270)ml后即可配制成所需液体(3001514=271ml,GS为0张)5、2∶1等张液就是抢救休克时扩容得首选溶液,其有固定组份,由2份等渗盐溶液+1份等渗碱溶液配制而成。
学生对配制2∶1液感到十分困难,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快速计算、配制,便给出一个简单得计算公式(推导过程较为复杂,不必阐述)配制2∶1液Mml,则需10%NaCl=M/15ml—— a 5%NaHCO3=M/12ml——b 10%GS=Mabml例5、配制2∶1液300ml,需10%NaCl、5%NaHCO3、10%GS各多少毫升。
10%NaCl=300/15=20ml 5%NaHCO3=300/12=25ml 10%GS=3002025=255ml这样,2∶1液通过一个简单得公式便可快速配制出来。
脱水时得液体疗法:小儿易发生脱水。
注意观察精神、眼泪、尿量、口渴、皮肤粘膜、眼窝、前囟、皮温及休克征。
尿少、皮肤苍白弹性差、明显口渴为中度脱水。
出现淡漠、昏迷、休克表现为重度脱水。
补液总量:轻度失水:90120ml/kg*d中度失水:120150 ml/kg*d 重度失水:150180 ml/kg*d第一阶段:扩容头8小时,补1/2总量(速度为:10ml/kg *hr) 等渗性脱水用1/2张(2 : 3 : 1液NS : 5%GS : 1、4%SB)(SB为NaHCO3)低渗性脱水用2/3张(4 : 3 : 2液NS : 5%GS : 1、4%SB) 高渗性脱水用1/3张(2 : 6 : 1液NS : 5%GS : 1、4%SB) (重度脱水者用2 : 1液(NS : 1、4%SB 等张液)1020 ml/kg于半小时内快速扩容)第二阶段:补累积损失量后16小时,补1/2总量补1/3张(2 : 6 : 1)(速度为:5 ml/kg*hr)重度酸中毒(HCO3ˉ<9mmol/L)时,需要得5% NaHCO3(ml)=(22 –测得得HCO3ˉ)* 0、5*1、7*体重(kg )给需要量得一半,滴注约4hr见尿补钾:10%KCl 34ml/kg*d (100ml溶液中10%KCl得加入量不得大于3ml)抽搐补钙: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入等量10%GS稀释后慢推(心率下降超过20次/min以上者停用。
不能与西地兰同用)(iv or、VD,5y以上510ml/次,新生儿低钙血症12ml/kg,最大量不超过10ml/次,成人1020ml/次,以等量25%GS稀释后IV or、+5%10%GS 250500ml VD 慢!)个别无效者考虑补镁:25%MgSO4 0、20、4ml/kg*次im(深部肌肉注射)BidTid可加VitB1 50100mg im Qd第二天补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生理需要量用1/41/5张含钠液总原则:三定(定量,定性,定速),三先(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见尿补钾,抽搐补钙(见上举例)注:先盐后糖,先浓后淡这两句就是指先应用含钠液、张力高些,然后含钠液逐减,液体得张力也逐减。
列始得速度可快些,然后逐步减慢。
不见尿而补钾以防产生高钾血症,见尿而不补钾,可出现低钾血症。
呼吸增快时,不显性失水增加4~5倍;体温每升高1oC,不显性失水每小时增加0.5ml/kg;环境湿度大小可分别减少或增加不显性失水;体力活动增多时,不显性失水增加30%。
补液过程中,计算并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就是液体疗法护理得重要工作内容。
当然脱水得程度判断就是最重要得,如果就是重度(丢失水分>体重得10%),则不管就是高渗,低渗,还就是等渗,首先按20ml/kg补充2:1等张抢救液就是不变得真理,迅速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