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 沛县解说词定稿

中国 沛县解说词定稿

(文化节用稿)中国沛县第一章:人文荟萃画面:汉阙、城雕、歌风台、刘邦像、高祖原庙、泗水亭、吕布射戟台、老子隐居处等古迹,大风歌碑、汉画像石、汉代彩陶等文物,汉文化景区(汉城公园、汉街等)。

解说:这里,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故乡。

群雄逐鹿,风云际会,千年王气锻造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这里,圣贤云集,猛士如云。

尧时,高士许由曾在沛隐居;春秋时期,是诸子百家学术交流的圣坛,老子在沛隐居十年,孔子曾“南之沛”向老子问道;东汉末年,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和名将吕布曾在此留下过“一弦飞矢鸣画戟,十万雄兵卸征衣”的历史佳话。

“秦世失其鹿,丰沛发龙颜。

王侯与将相,不出徐济间。

”文天祥一首《过沛怀古》写尽了古沛秦汉英雄。

仅汉一朝,共涌现出十二王、二十三侯、八大元勋、五位丞相、五个皇后。

“五里三诸侯”美谈至今流传。

这里,现存歌风台、泗水亭、吕布射戟台、老子隐居处等名胜古迹20余处,大风歌碑、汉画像石、汉代彩陶等珍贵文物2000余件。

汉阙、汉城、汉街……汉风回荡中,听得见历史的脚步。

崇文尚武、文教昌明,这片土地厚重辉煌。

这里,走出了刘向、刘歆、刘安、褚少孙、闫尔梅等中国古代文化巨星,走出了冯亦吾、魏敬先、程大利、赵绪成、张立辰、徐培晨等当代书画名家,走出了当代著名音乐指挥家胡德风、著名影视女导演胡玫、走出了韩晓鹏、崔文华等12名世界冠军。

沛县,被公认为中国的武术之乡、古筝之乡、书画之乡。

继往开来、再谱华章,这方热土生机盎然。

这里,是江苏省的北大门,一座蓬勃发展的省级文明城市,一座魅力无穷的国家园林县城。

在新一轮加快发展的大潮中,沛县人民以敢为人先、勇创大业的精神,续写着大风余韵、猛士风骨。

“领先苏北、赶超苏中、跻身苏南”,沛县,正在抒写开拓进取、跨越发展的壮丽诗篇。

第二章:资源富集画面:沛县全貌、区位,微山湖、昭阳湖,京杭大运河、徐沛铁路、高速公路,煤矿、大屯煤电公司。

解说:沛县位于江苏省西北端,占地面积1576平方公里,人口121万。

沛县地处淮海经济区中心位臵,为徐州、枣庄、济宁、商丘、淮北五市经济辐射交汇点,具有北上南下、西进东出的独特优势,经济腹地十分广阔。

沛县濒临美丽富饶的微山湖、昭阳湖,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徐沛铁路纵贯南北,与欧亚大陆桥、大京九、京沪、京广铁路接轨,1小时可达徐州观音机场,半小时可入全国高速公路网,徐济高速公路建成后可在15分钟内入全国高速公路网,兼有公路、铁路、航运之便利。

沛县是华东地区最大煤炭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探明煤储量24亿吨,年产原煤1200万吨,发电装机容量60万千瓦;沛县及周边地区岩盐资源丰富,总储量达250亿吨,在发展煤化工、盐化工等产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坐拥大湖两座,沛县热血奔涌。

年产煤炭千万吨,沛县激情燃烧。

沛县,蕴积着后发崛起、赶超领先的蓬勃生机、巨大潜力。

全国文化先进县、武术之乡、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县城、江苏省文明城市等30多个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彰显着沛县独特的魅力。

2007年,沛县又被评为浙商(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

[字幕]2007年,完成GDP173亿元,财政收入17.02亿元,一般预算收入8.2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31元。

(同步图示:2002年——2007年沛县各项事业发展成就(柱型数字图表)第三章:工业腾飞画面:五大支柱产业相关镜头,企业、厂房、车间,审批中心、开发区,南京企业家看沛县、千名浙商看沛县等活动场景,入选浙商投资最具潜力城市等场景。

解说: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和坚实的工业基础,沛县坚持走工业强县、项目立县之路,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突出招大引强,加快园区建设,铝、盐、煤、电、农产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迅速崛起。

规划面积61.2平方公里的省级开发区—沛县经济开发区,拥有新型铝材产业园、盐化工产业园、煤化工产业园、外向型农产品加工园、现代制造业产业园,2006年被评为长三角地区最具投资潜力开发区。

依托江苏唯一的电解铝厂—大屯铝业及周边80万吨电解铝资源,一大批具有国际一流技术水平的铝工业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盐化工产业集聚发展,30万吨烧碱、30万吨聚氯乙烯项目已建成投产,三氯氢硅、PVC深加工等项目相继开工,沛县盐化工产业链越拉越长。

;煤化工产业稳步推进,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的煤化工产业园被纳入全国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计划,年产150万吨液相甲醇项目即将开工,与之相关联的二甲醚、乙二醇、醋酸等项目正在积极引进,沛县已成为全国七大煤化工产业基地之一;煤电产业前景看好;农产品加工产业蒸蒸日上,南京雨润、广西桂柳、浙江黄岩、河南华英等一批国家级龙头企业在沛县建成投产,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达313家。

未来五年,五大支柱产业将形成投资500亿元、产值超千亿的产业规模。

为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沛县致力打造诚信品牌,树立文明形象。

“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成为沛县吸引四海宾朋、八方客商的响亮名片。

近年来,已有浙江、广东、深圳、香港、台湾、新加坡等100余家投资商在沛县建立了生产企业。

沛县,已经成为海内外投资者创业的热土、兴业的乐园!第四章:农村繁荣画面:微山湖、昭阳湖风光,生态肉鸭、创汇特菜、优质稻米三大主导产业有关画面,农产品加工企业外景、车间,胡楼、草庙、胡集、巩楼、潘阁等村容村貌,农贸市场、农民休闲娱乐场景、“七助”场景。

解说:微山湖日出斗金,昭阳湖风光如画。

沛县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土地膏腴,阡陌流金,是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江苏省农业示范区。

目前,沛县已形成生态肉鸭、创汇特菜、优质稻米三大主导产业。

生态肉鸭养殖量超过1亿羽,是全国最大的生态肉鸭养殖基地;创汇特菜50万亩,是全省最大的特菜生产加工基地;优质稻米50万亩,是全国著名的优质稻米生产基地。

“政府规划、群众自建、社会共助”,沛县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模式,为苏北欠发达地区创造性开展新农村建设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子,开创了沛县新农村建设遥遥领先的局面。

和谐家园、安居乐业,在希望的田野上,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朝气蓬勃、意气风发!“民富、村强、貌美”,是沛县广大农村最真实的写照。

第五章:城市崛起画面:滨河公园、新城区道路、沛公园、刘氏宗亲会馆、广场、绿地,汉文化景区、汉源宾馆,文明创建活动有关镜头,龙飞地城雕等建筑物,城建全景、城区夜景、商业街景。

解说:一衣带水环绕,百里苍翠铺陈。

围绕把沛县建成环境优美的滨湖生态城市、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城市、发达繁荣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社会和谐的优秀人居城市,沛县大气魄绘制城市发展蓝图,大手笔建设城市精品工程,大开发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围绕北连对接大屯煤电公司、东进融入微山湖区、西扩拓展产业区发展战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速度推进,新城区建设框架基本形成,载体功能明显增强,城市内涵质量显著提高。

依托临湖优势引水入城,规划建设生态湿地公园,打通入湖通道,滨湖亲水的生态城市魅力初现;突出做好“绿”文章,让城市走进森林,让森林拥抱城市,打造了绿色之都城市特色;开发汉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汉文化景区已成为“AAAA”级旅游景区。

“水脉”、“绿脉”、“文脉”三篇文章,彰显了“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气度。

经过五年努力,沛县将成为城区面积5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50万的现代化边界区域中等城市。

今日沛县,一座充满历史厚重感和现代化气息的环保型、花园型、和谐型城市正在淮海经济区崛起。

“工业腾飞、城市崛起、农村繁荣”三项战略的实施,为沛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领先苏北、赶超苏中、跻身苏南”的目标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改善民生民计提供了保证。

每年集中力量办好一批实事,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打造“平安沛县”、“法制沛县”品牌,和谐社会构建步伐坚实,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一张张灿烂明媚的笑脸是沛县这座文明城市最生动的表情。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两千年前,汉高祖刘邦一首大风歌唱出了沛县人的胸襟和情怀。

两千年风云变幻,大风歌又赋新篇。

今天,百万沛县人民正以亮剑精神,建设一座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一座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文明城市。

乘大汉雄风,仰浩然之气,汇南北精华,融江山万里。

沛县,正在抒写新的篇章,正在走向新的辉煌![字幕] 沛县人民欢迎您!附:02至07生产总值数据,及三四五章同步游动字幕数据摘自07政府工作报告:1`、请依此数据由绘制2002——2007透明数据图(叠印):2007年,预计实现(下同)地区生产总值173亿元,比去年增长16%,是2002年的2.3倍。

财政收入17.02亿元,比去年增长41.5%,是2002年的3.8倍,其中一般预算收入8.25亿元,比去年增长37%,是2002年的3.3倍,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达到10%,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8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比去年增长53.3%,是2002年的5.5倍。

三次产业比例由2002年的27.1: 39.3: 33.6发展为20: 46.1: 33.9。

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6.5亿元,比年初增加14.3亿元。

2、第三章:工业腾飞同步字幕:至2007年,沛县工业总产值完成305亿元,是2002年的2倍;工业增加值完成66.3亿元,是2002年的2.7倍;工业性投资完成65亿元,是2002年的11倍。

3、第四章:城市崛起同步字幕:近年来,沛县加快推进城市建设,累计投资90多亿元,实施了176项城建重点工程,总建筑面积近400万平方米。

城市化率达到38.9%,比2002年提高10.6个百分点。

4、第五章:农村繁荣同步字幕:至07年,沛县实现农业总产值65.9亿元,是2002年的1.6倍,年均增长20.1%;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达到5790元,是2002年的1.6 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