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环评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

2014年环评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

第二题1、指出宜单独预处理的工业废水类别以及相应的预处理措施。

(1)含氰废水:化学氧化法(氯氧化)(去除氰化物);(2)高浓度废水:化学氧化法(臭氧氧化)(降低CODCr浓度);(3)含油废水:隔油+化学氧化法(臭氧氧化)(去除石油类,降低CODCr浓度);(4)酸碱废水:中和法(调节废水中PH值)。

解析:(1)主要考点:废水处理原则及处理方法。

(2)本题主要考虑去除各类废水中与其它废水性质不同的污染物,如:石油类、氰化物等;同时还要考虑降低CODCr浓度高废水中CODCr浓度,以满足二级生化处理进水水质要求,如:含油废水、高浓度废水。

2、计算污水处理厂出水CODCr浓度。

(1000*(1-80%)*(1-75%)*22300+90*800*(1-75%)+1400*6 0*(1-75%))/(22300+800+1400)=47.13、指出污泥处置方案存在的问题。

本工程污泥不能用于园林绿化,因为污泥含水率不符合园林绿化不大于45%的要求。

解析:(1)本题考点:污泥处置及利用方案。

(2)本题问的是处置方案存在的问题,主要考卫生填埋和园林绿化的合理性,前面的“浓缩+脱水+热干化”是处理方法,不是本题考虑的范围,不能答上。

4、在工程可行性研究提出的排水方案中确定推荐方案,说明理由。

推荐方案2,由于A河水质已经接近标准限制,已无环境容量,已不具备纳污的能力;B河流量大,现状水质达标,环境容量大,并且拟建排污口所处位置为规划的纳污河段,从环境容量和与规划的相符性均符合要求,环评吧提供故推荐方案2。

解析:(1)本题考点:方案比选。

(2)方案比选,从环保角度要选择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方案,起码是符合环保要求的方案。

第三题1、计算一个批次A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乙醇损耗量。

1000*80%+100+270-1010*97%=190.3解析:(1)本题考点:物料平衡。

(2)问的是损耗量,只要算出投入量、反应生成量之和再减去回收量,就是损耗量。

2、指出A产品生产中应作为危险废物管理的固体废物。

原料M包装袋,乙醇纳乙醇溶液包装桶,残液S1解析:(1)本题考点:危险废物判定。

(2)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物均是危险废物,至于残液S1属不属于固体废物,这在法律书上有规定,排入水体的残液不按固体废物管理,本工程残液显然不会直接排入水体,故将它列入;至于这些危险废物的下脚料要不要写进去,我认为不需要写进去,因为这部分东西会很少,就是有也在包装物里,当然写进去也不会扣分。

3、分别指出图3-1中G1和G5的特征污染因子。

G1:乙醇挥发气体,环评吧乙酸乙酯挥发气体,A产品挥发气体;G1:A产品粉碎粉尘。

解析:环评吧(1)特征污染物的判定。

(2)本题显然考的是大气特征污染物,出题老师故意降低了难度,把一个原料用代号代替了,所以我们只要考虑用的原料哪些易挥发,哪些反应生成物易挥发就行了,本题反应生成物从工艺流程图上看就是乙醇和A产品,但是如果把M 原料具体物质告诉你,肯定还有其它反应生成物,那在这么短时间内,不好查参考资料的情况下,本题难度是很大的,至于A产品会不会挥发,从流程图上有冷却结晶工序,应该能判断出该产品在缩合反应工序应该是液体,是容易挥发的。

4、说明改造后的废气处理系统中各处理单元的作用。

(1)碱洗:中和吸收废气中的酸性污染物;(2)除雾除湿:降低废气中的湿度,作为后道处理单元的预处理单元;(3)活性炭吸附:吸附废气中碱洗单元未去除的有机污染物。

解析:(1)本题考点:废气处理工艺及作用。

(2)本题比较简单,分开解答就行了。

5、提出防范埋地储罐土壤、地下水污染风险应采取的环境监控措施,说明理由。

在储罐内安装温度、液位、压力自动报警监控装置,本埋地卧式储罐主要储存的是乙醇、乙酸乙酯,如果储存这两类物质的储罐破损泄漏,将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采用了这个监控装置能及时发现储罐泄漏,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污染的进一步恶化。

解析:(1)本题考点:环境风险预防措施。

(2)有的考生可能会答,采用地下水水质和土壤监控装置,我觉得不合理,如果采用这个监控措施,发现地下水或土壤已经造成污染了,那泄漏量已经非常大了,起不到预警作用。

本题解答的不是太好,题目问的是环境监控措施,www. 我答的好像不是环境监控措施,如果按问题答的话,可以答采用乙醇、乙酸乙酯在大气中浓度自动检测报警监控装置,但是,这两种物质泄漏了先进入土壤,泄漏量很大了,才能挥发到空气中,起不到预警作用了,等发现时土壤、地下水已经污染很严重了。

第四题1、指出本项目二期工程建成后的主要大气污染源。

餐饮店油烟排气筒,供热锅炉排气筒,垃圾中转站,地下停车场风亭。

解析:(1)本题考点:大气污染源识别。

环评吧(2)本题只要将题干中提到的工程内容识别出来就行了,但是点源排放要加上排气筒或排气换风装置,无组织排放不需要,如:垃圾中转站。

2、指出本项目二期工程需对哪几类污水配套建设预处理设施。

并分别提出应采用的处理工艺。

(1)餐饮店餐饮废水:隔油;(2)综合性医院医疗废水:消毒处理(液氯消毒);解析:(1)需要预处理的废水判断及处理工艺。

(2)有的考友可能会认为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也要预处理,但是我认为小区里垃圾中转站一般规模比较小,而且要做到日清,如果设预处理设施对小区环境影响也比较大,所以可以用密闭罐车运输到污水处理厂处理,不需要设预处理设施。

3、需对哪些要素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分别说明理由。

(1)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声环境:因为该项目建设和运营会对这些环境造成影响。

(2)土壤环境、地下水环境:本项目地块范围内有废弃的化肥和农药仓库,简易的废品堆存场,建筑垃圾堆存场,预留的生活垃圾等,可能已经对该地块的地下水和土壤造成了污染,根据相关规定,要进行污染场地再利用的环境风险评估,将场地环境风险评估纳入建设项目环境评价。

解析:(1)本题考点:需要进行现状调查的环境要素识别及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估。

(2)一般只需要调查项目建设和运营有影响的环境要素,现有存在的环境问题也要调查。

4、本项目二期工程配套幼儿园、小学的选址,应考虑规避哪些噪声的影响。

(1)规避交通噪声影响:规划的城市主干道和次干道产生的交通噪声;(2)规避工业噪声影响:规划的电子工业园区产生的工业噪声;(3)规避社会噪声影响:本项目拟建的超市、餐饮店、地下停车场等产生的社会噪声。

解析:(1)本题考点:建设噪声敏感目标噪声影响识别。

环评吧(2)环评吧建设本身就是噪声敏感目标,要从两个方面识别一是现有和规划的产生噪声的噪声源,一个是从本项目识别,这题问的是规避哪些噪声影响,千万不能只答噪声源,如:规避规划的电子工业园区,那样可能就不得分了,另外这个问法,最好把几种噪声按噪声类别分类分别回答比较好。

第五题1、判断表土、废石处置措施和废石场建设方案的合理性,说明理由。

(1)表土、废石处置措施不合理:这两类固废均可综合利用,表土可以用作荒地改良的耕作层或用于施工临时场地复垦表土,废石根据题干描述完全符合建筑材料的要求,可用作建筑材料。

不应单独建处置场来处置这两种固废。

(2)废石场建设方案不合理:废石场建设在副立井口附近,处在矿区内,地基会发生不均匀沉降,不符合一般固废处置场选址要求,而且在该处堆放废石,增加了地基荷载,进一步加剧了地表沉降,对副立井造成了影响。

解析:(1)本题考点:固废处置利用方案合理性判定,固废处置场选址合理性分析。

(2)固废能利用尽量利用,不能利用或没有利用价值再进入处置场。

一般固废处置场对地基承载力有要求,如果是2类固废对地基防渗性也有要求,本题固废是1类固废。

2、说明矿井施工影响地下水的主要环节,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1)主要环节:掘进、凿壁;(2)对策措施:跟着掘进过程及时对井壁进行止水防堵处理。

解析:(1)本题考点:影响地下水的施工环节及防治措施。

环评吧(2)环评吧本题问的是矿井施工对地下水的影响,就是题干中提到的主立井、副井和风井的施工,这类工程的施工主要是破坏了含水层的隔水层,使不同含水层串通,要及时封堵,保证隔水层的连续性,减少涌水。

本题我解答的并不好,我理解的题意就是主立井、副井和风井的施工,可能还可以理解为整个铁矿工程的施工,环评吧不过从题干分析,整个铁矿工程施工也就这几个井施工对地下水有影响,另外,本人对矿井施工工艺也不是太了解,本题解答可能有不合理的地方。

欢迎搞过类似环评的考友指正。

3、拟定的尾矿库周边村庄搬迁方案是否满足环境保护要求?说明理由。

(1)不满足环保要求。

(2)本尾矿库库容较大,若发生溃坝风险事故,根据题干信息计算,按溃坝后尾矿堆积高度1米算,影响半径也要达到1500以上,根据谨慎性原则,D村、E村也要环保搬迁。

(1)本题考点:一般固废处置场选址合理性分析。

(2)本题就是考的对敏感目标距离标准和通知单的不同要求,按标准本题是合理的,通知单是根据环评结论定距离,但是这题你不能答根据环评结论定距离,因为现在就是叫你评价,给出个结论。

4、提出精矿输送管线泄漏事故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优化敷设设计方案:管线采用埋地敷设,从A河河底穿越;(2)优化线路设计方案:管线线路设计避开易发生自然灾害的地段;(3)选用优质管材,提高管线施工质量;(4)在管线敷设地段上方设置警示标志,防止其它建设项目的无意破坏;(5)运行期,设专人巡视,防止人为破坏;(6)制定应急预案,准备应急物资,并定期演练,发生事故,立即启动。

解析:(1)本题考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环评吧(2)本题以前也考过类似的,主要从设计、施工、运营三个阶段,从人为破坏、自然灾害、人类活动三个风险因素,从技术措施、管理措施两个方面考虑。

5、给出本项目地下水环境检测井的设置方案。

(1)本项目的实施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和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地下水质不会产生影响,故只要布设水位检测井即可。

(2)在采矿区同一水文地质单元每个含水层布置一口井,重点检测具有供水目的的含水层(第四系潜层水),第四系潜层水的检测井可利用居民饮用水取水井,不独立布置检测井。

解析:(1)本题考点:地下水质量检测井的布置。

环评吧(2)本题固废均为1类一般固废,故在废石场及尾矿库不需要布设水质检测井,布设水位检测井以同一水文地质单元为一组,对现有井应充分利用。

这题解答可能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对I类固废处置场根据相关规定是不要检测地下水,但是本人对水位检测井怎么布设不是太熟悉,个人认为应该以一个水文地质单元为一组,对每个含水层都进行检测,欢迎搞个类似环评项目的考友指正。

环评吧第六题1、指出永乐水利枢纽运行期地表水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1)调出区:永乐河库区及上游回水段,在永乐河回水段范围内2条较大支流的回水段;坝下减水段及引起水文情势变化的区域(包括坝下城市、灌区取水口,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不包括坝下支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