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艺教材大纲
校本课程简介
“校本课程”是一个外来语,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
校本课程是由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环境和内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我国的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
这一界定试图反映校本课程的三种基本属性,即关联性、校本性和可选择性。
校本的含义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
三是基于学校。
校本课程的优势
1.教师的积极参与
2.考虑学生的认知背景与需要
3.学校的主客观条件及其所处社区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4.凸现学校自身特色。
对于把纸艺作为校本课程的几点想法
一、把纸艺作为校本课程的重要意义
具有群众基础的纸艺,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陶冶情操。
二、纸艺课程有以下优势
1、能传播中华传统的文化;
2、课程实施不受场地的限制;
3、制作时所花费用少;
4、社会基础好,容易学;
5、凸显了学校的自身特色。
教材的设计
(一)、教材的设计思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课程总目标:
1、使学生掌握纸艺的相关知识。
2、掌握折纸、剪纸、衍纸的基本技法。
3、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4、让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校本教材的编写:
1、教学总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和掌握纸艺的有关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在纸艺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临摹,创作等手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表现力、和观察记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纸艺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素养,并培养他们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2、教材的内容
第一张名作欣赏
第二章折纸
第三章剪纸
第四章衍纸
课程的实施
前期的准备工作:首先是资料的准备,其次是工具的准备。
彩色纸,剪刀自备。
实施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激发学生兴趣,了解剪纸的基本知识,并进行简单的操作。
第二阶段:陶冶学生的性情,交给方法,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
第三阶段:了解各大流派,掌握各种剪纸的风格,热爱祖国优秀文化。
对学生评价采用的方式:
作品展览
校本课程开发的初步成效
一、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2、开发了学生的潜质
3、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感觉和艺术气质。
4、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形成了学校纸艺的美育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