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诗歌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语言”复习学案

高考诗歌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语言”复习学案

高考诗歌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语言复习学案高考诗歌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语言复习学案诗词鉴赏(一)——诗词形象学习目的:掌握诗词形象的鉴赏技巧学习课时:3课时学习内容:一、什么是诗歌的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意象)。

二、形象(意象)的内容1、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这和小说塑造的形象不同。

2、景(写景抒情诗的景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

3、物(咏物诗或抒情诗的物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如咏物诗。

三、诗歌的物象(意象)主要分类1、比喻性意象《七步诗》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问:这首诗用豆萁、豆子分别比喻什么?答:用豆萁比喻曹丕,用豆子比喻曹植,含蓄地指出了曹丕对同胞兄弟的迫害。

2、烘托性意象《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问:精美的酒杯和美酒衬托什么?答:将士将畅饮时,战事告急。

用美好的事物衬托战事的悲壮。

3、象征性意象《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问: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答:朝雨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

四、形象类诗词鉴赏答题基本步骤:1、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人、景、物)的有关诗句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3、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五、形象类诗词鉴赏答案一般由三部分构成:1、明确什么形象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3、肯定形象的意义(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特别提醒:在实际的高考考查中,答案往往不用三部分组成,依问依点作答才是最重要的,希望同学们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作出应对。

六、答题示例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观猎》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参考答案】这首诗勾画出了一个英姿飒爽、意气风发的将军形象(什么形象)。

诗中马蹄轻写出奋力追击的情形,忽过、还归描写出策马疾驰的英姿,回看描写出踌躇满志的神情(形象特征)。

这些词句不仅生动描写了猎骑情景,也真切表现了主人公的轻快感觉和喜悦心情。

表达诗中人充满生气的意态与豪情(形象意义)。

例2、阅读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参考答案】本诗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落寞、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什么形象)。

念写出感慨,独怆然而涕下写出凄凉和忧伤(形象特征)。

表达的是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形象意义)。

七、高考诗歌试题赏析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4年高考广东卷)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问: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参考答案】第二联中的‘片云’‘孤月’既为实景,也有喻义。

‘片云’在空中飘荡,就象自己漂泊他乡,漫漫长夜中,月亮和‘我’都是如此的孤独;第三联用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秋风则是眼前实景,与上句之‘落日’喻象相对,虚实结合。

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一种天高道远,孤月独照的冷清意境。

例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2006年高考广东卷)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

注:艭:小船。

海幢,即海幢寺。

问: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

【参考答案】1、晚:归艘、钟声望:江、青山、远帆、老鹤。

2、带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人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使画面具有动感。

八、高考诗词试题练习巩固答题要领:(1)注意诗歌形象的阅读理解方法;(2)注意诗歌的答题步骤及答案组成;(3)必须审清题干,是分析作答还是简洁作答;(4)注意问什么答什么,依问按点作答最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09全国高考一卷)。

(5分)次石湖书扇韵姜夔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

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9全国高考二卷)。

(5分)军城早秋严武[注]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问: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答:3、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09高考天津卷)。

(5分)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

箨(tu),笋壳。

帙,包书的布套。

问: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答:4、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09高考重庆卷)。

(5分)【折桂令】问秦淮孔尚任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

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问: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2012年安徽高考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一首。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4分)六、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2012年天津高考题)。

野菊【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糗粮:干粮。

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政:通正问: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答:【参考答案】第一题:参考答案: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

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藕花飘香。

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

解题分析:考查诗歌的形象的分析。

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第三步,分析的思想感情。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第二题:参考答案:通过写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等景象,描绘了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解题分析:考查意境形象,注意点出意象,分析画面要注意时间、地点、总体特征。

分析本题的寓意,一定要注意注释(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的提示作用。

答题步骤:第一问:分析诗歌意境,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第三步,分析的思想感情和营造氛围的作用意义。

第三题:参考答案:描绘了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的竹子形象。

解题分析:这是一首咏物诗,理解咏物诗就要抓住所吟咏事物的特征。

诗中着力描绘的形象是竹,第一联着力写竹子的嫩和新,第二联着力写竹阴的凉爽怡人,第三联写竹子经雨洗刷后的洁净,以及竹子的清香,根据对诗句的这些理解,概括竹子的形象特点。

第四题:参考答案:通过白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

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解题分析:黄花指菊花,红叶是树叶经秋霜染成,再看有嫩、新的暗示,所以应该是写的初秋景象。

而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写出了江山依旧,人事不存,黄花、红叶无人赏的冷清寂寞。

既然是重访,对比以前灯红酒绿、游人如织的秦淮河,歌唱者自然会心生昔盛今衰的感慨。

第五题:参考答案: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

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

从诗句描写上看诗人的性格,从诗歌的氛围上品读诗人的心境和情怀,诗人陶醉于东山晴后山上雪景,面对如此美丽的大自然,诗人怎能不陶醉,怎能不忘怀!第六题:答案参考:描绘了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

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的形象。

解题分析:赏析诗歌中的形象,首先要立足诗歌内容,然后再结合诗中的文字。

古代诗歌鉴赏之二-----鉴赏语言学习目的:学会鉴赏诗歌的语言学习课时:1课时学习内容与过程: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

鉴赏时应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炼字炼意的技巧。

其次,要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义的方法,并特别注意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情况。

一、推敲字词例: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齐己《早梅》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

晴景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在鉴赏诗歌时,一要重点关照动词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陶潜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

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