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专项施工方案

钢筋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仲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冲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二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惠水县XXX,该工程为惠水县XXXX小区,由 惠水县永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筑类型为砖混结构,一层为 框架,二层以上为砖混结构;建筑面积 7752.34 平方米。由“四路一 区”指挥部开发,州XXX建筑工程投资有限公司设计,贵州 XXX工程 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贵州 XXX 建筑工程责任有限进行施工。 三、施工方法: 为了使本工程的钢筋工程与总体进度同步及保证钢筋的质量 ,全部 钢筋加工与制作,均安排在施工现场进行,采取机械焊接、制作,人 工绑扎。特制定以下施工方案 : 1 、 施工准备 : 钢筋工程是保证结构安全的主要工序,也是主体质量控制

的重点。 1 .1 原材料供应: 开始施工前根据钢筋材料计划准备材料, 分批组 织

钢筋进场,钢筋进场时附带原材料质量证明书(钢筋出厂合格证, 炉号和批量等),钢筋进场时现场材料员核验(材料员应在规定的时间 内将有关资料归档到资料员处) 。 1.2 原材料试验报告单的分批必须正确, 同炉号、同牌号、同规格、 同

交货状态、同冶炼方法的钢筋w 60t可作为一批;同牌号、同规格、 同冶炼方法而不同炉号组成的混合批的钢筋w 30t可作为一批,但每批 应有w 6个炉号含炭量之差w 0.02%,含锰量之差w 0.15%。

1. 3 钢筋进场后,现场试验人员立即通知项目技术负责人及监理现 场按规

范规定的要求取样送试,进行拉伸试验(包括屈服点、抗拉强 度和伸长率)及冷弯试验。经试验不合格的钢筋及时清运出场外。钢 筋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检验取样的数量和长度应分别符合 GB1499-98 及 GB13013-91 的 规定,钢筋的复验与判定应符合 GB2101 的规定。 1. 4 材料要求 :

① 、外观检查:进场钢筋应进行外观检查,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 折叠及锈蚀,钢筋每 1m 弯曲不应大于 4mm。 ② 、进场的钢筋应按批量和炉号提供合格证和试验报告,技术资料不 明的钢筋不得进场。 ③ 、砼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应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留置,保护层垫块的 选择:基础、梁底、板采用砂浆垫块,梁侧、构造柱、柱采用塑料环 形垫块。 2、钢筋的堆放和保护 :

现场钢筋堆放及加工棚在 4#楼中间,钢筋进场后,搬运到指定地点, 架空堆放并挂牌标识,注明使用部位、规格、数量、产地、试验状态 尺寸等内容。钢筋堆放场地地坪作排水处理, 2%坡向排水明沟。 在原材上不能进行涂刷作业。雨天施工,在钢筋上铺麻袋或彩条布, 防止鞋上带泥污染钢筋。

钢筋存放区搭防雨棚,避免淋雨锈蚀。钢筋要分类进行堆放,直条钢 筋放在一起,箍筋堆放在一起,防止钢筋生锈,生锈的钢筋须除锈后, 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使用。 3、钢筋制作:

3. 1 钢筋配料单编制:

熟悉图纸和变更,准确及时编制钢筋配料单,细化钢筋配筋,做到 钢筋下料时预留洞口部位下料正确,力争预留洞部位不切割一根结构 钢筋,彻底消除土建和水电结构施工阶段机电洞口任意切割钢筋现象, 确保结构安全及水电预埋预留位置准确。 施工中钢筋需代换时,必须进行验算和征得设计及监理单位同意,并 有书面通知方可代换。 3. 2 钢筋的制作:

钢筋采用现场加工。配筋及制作时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要求,同时符 合设计要求和《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优化配料,力求配 筋损耗率最小,根据项目经理部审核批准后的钢筋配料单进行钢筋的 加工,加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加工尺寸;加工尺寸不合格的钢筋不准 使用。半成品钢筋及原材料要分类码放并挂标识牌。 3.3 钢筋制作要求:

钢筋制作时,应先进行试弯,丈量符合要求后再开始下料,钢筋下 料要统筹安排,降低损耗。制作好的钢筋要加标识牌,分规格、品种、 构件编号分类堆放整齐,并将栋号、构件编号和名称、规格及根数标 识清楚。 箍筋的弯钩角度为135度,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10d,弯钩的加工 一端均要保证 180 度,另一端 90 度,在绑扎好以后, 再进行二次弯曲。 钢筋加工尺寸偏差不得超过士 2 mm。钢筋加工完后按绑扎的顺序分规格 将钢筋堆放整齐。 3.4 对钢筋焊接接头进行取样送试, 并对外观进行检查, 确认合格后 方能

使用。 3. 5 半成品检验:

工长对现场加工好的半成品钢筋进行检验, 符合设计和配料单要求 方能进行绑扎。 四、钢筋的绑扎: (一) 、钢筋工程施工工艺:钢筋翻样-材料检验-焊接试验-钢筋制 作-半成品钢筋检验-钢筋绑扎-成型钢筋验收-隐蔽工程记录。 (二) 、钢筋绑扎前先熟悉施工图纸及规范,核对钢筋配料表及料牌。 对于结构形式复杂的部位,应先研究透逐根钢筋的摆放层次的穿插顺 序,减少绑扎困难,避免返工,保证质量。 (1) 、钢筋绑扎顺序:墙柱钢筋先于模板绑扎,梁板钢筋在模板安 装后绑扎。梁钢筋绑扎时先绑扎长向梁,后绑扎短向梁和次梁,对于 高度较高的梁在底模安装就位后先绑扎梁钢筋骨架,再支安梁两侧模 板。钢筋直径、接头位置等严格按规范和施工图施工。 ( 2)、钢筋搭接长度、锚固长度、钢筋保护层、钢筋接头位置严格 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 (3)、钢筋过密时,先进行放样,提前采取措施,保证质量。 (4)、钢筋工长在施工前对钢筋制作班组及作业班组进行详细的技 术交底,把施工图纸消化透,明确绑扎顺序,并加强现场质量控制, 严格规范管理。 (三)、钢筋绑扎施工方法: 1、所有钢筋交叉点用铁丝绑牢。

2、铁丝绑扎直径 12mm 以下的钢筋。铁丝绑扎其他直径的钢筋, 梁、柱

绑扎铁丝丝尾朝向梁柱心,板、墙绑扎铁丝丝尾与受力筋弯钩 一致。 3、梁柱箍筋应与受力筋垂直,弯钩叠和处应沿受力筋错开设置绑 扎,箍筋

要平、直,开口对角错开,规格间距依照图纸,丝尾朝向梁、 柱心。梁两端箍筋距柱筋外皮50伽开始绑扎。 4、 梁、板钢筋先弹线后绑扎,上层钢筋弯钩朝下,下层钢筋弯钩 朝上,

扎丝尾部与弯钩一致,保护层垫块到位。弯矩较大钢筋放在较 小钢筋的外侧。 5、 基础钢筋的绑扎: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画出基础筋的间距线,并用墨线

弹出,将钢筋按设 计要求摆放,靠外两根钢筋的交叉点,必须满绑,中间的交叉点可相 隔交错绑扎,但必须保证网片的牢固。 6、 构造柱钢筋的绑扎:

(1)、框架楼构造柱插筋的绑扎及质量控制: 根据构造柱设计位置,将构造柱轴线用线锤吊上梁面,先用线绳将两 个方向的构造柱边线固定上,然后根据构造柱筋位置调整梁面钢筋, 并插入构造柱插筋,插好后用同一断面的构造柱主筋焊接于梁面,后 套箍筋进行绑扎,绑扎完后用构造柱主筋塑料环形垫块固定。 (2)、构造柱箍筋间距控制: 从结构 50 线向上至梁面标高根据设计要求排线。 构造柱底部第一个箍 筋线统一为50线下翻42 cm处,应对角线划,要求构造柱筋绑完后, 每个构造柱的箍筋相互平行并且垂直于构造柱主筋,在中间及构造柱 顶梁底加两道保护垫块。 7、 现浇板钢筋的绑扎: 要求每跨每边板的第一个板筋离梁的距离一致,

板筋弹线绑扎,每一 跨板最外边两根钢筋的交叉点,必须绑牢,不允许花绑,其它可相互 隔开绑扎,但绑扎铅丝的方向要错开,板筋上的负弯矩筋采用马凳来 保证其高度,马凳 @600 梅花型放置,板筋绑扎的质量:网眼尺寸± 1 mm,间距误差每一跨不得超过 4 mm,板筋双向的边端必须平齐,垫块 按@600梅花布置。 8、 框架梁钢筋的绑扎:

先将每个支座上柱箍筋套好绑好,将梁的主筋按配料单并对照图纸以 每一道梁为单位将料投出,然后将做好的小支架支于离支座 50 cm处, 支座高度高于梁面5 cm,并摆放钢筋,摆放钢筋时应注意上下钢筋焊 接及搭接接头的位置, 上部钢筋搭接在跨中 1/3 左右相互错开, 下部钢 筋在支座处接,摆好主筋,套完箍筋(绑扎梁箍筋,离开支座 5 cm处 为第一个箍筋线,支座处1.5倍梁高的长度箍筋间距为100伽,跨中箍 筋间距为200 mm)后,将梁下部钢筋放下,进行绑扎,同时在离支座 1.5 米处,放一固定梁面主筋的卡子用铅丝固定,绑扎完后放下支架, 按要求: @1000 放保护层垫块,垫块位置在箍筋处,每个箍筋间距准 确且平行,并与主筋垂直,每跨间距误差不超过 4 m。 9、钢筋保护层的控制: 基础、构造柱、梁底、板采用砂浆垫块,梁侧、柱

采用塑料环形垫块。 a、 板采用50 mx 50 mX 15 m (厚)砂浆垫块控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保

证钢筋不偏移和移位。 b、 基础底部采用50mmx 50mm x 40mm (厚)砂浆垫块。

c、 梁底采用50mmx 50mmX 25mm (厚)砂浆垫块;圈梁采用 50mm x 50mmx 20mm (厚)砂浆垫块。悬挑板、雨蓬采用 50mmx 50mmx 25mm (厚)砂浆垫块。

d、 梁侧、柱、构造柱采用塑料环形垫块。 结构各部位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序号 部位 保护层厚度(m) 垫块形式 1 基础底板 上部 20 水泥砂浆垫块

下部 40 水泥砂浆垫块 2 基础梁 30 水泥砂浆垫块

3 梁 25 水泥砂浆垫块

4 柱 30(±0.00 以下 35) 塑料环形垫块

5 板、楼梯 15 水泥砂浆垫块

6 圈梁、构造柱 25 水泥砂浆垫块

10、钢筋锚固接头要求: 钢

筋锚固和接头搭接按照规范《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