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成语辨析与积累》
【不经之谈】指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经,正常。 如:这和尚疯疯癫癫地说了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 【不足为训】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训,准则。 如:安全隐患越来越严重,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以致酿成了火灾。( 此处将“不足为训”的“训”错解为“教训”。) 【差强人意】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差,稍微。 如:刚才放的那几首歌都不大好听,只有这一首还差强人意。 【党同伐异】跟自己意见相同的就袒护,跟自己意见不同的就加以攻击。 原指学术上派别之间的斗争,后用来指一切学术上、政治上或社会上的集 团之间的斗争。党,偏袒。 如:我们必须指出,任何人都不能唯我独尊,甚至党同伐异。这种政治文 化绝对是不健康的。 【分庭抗礼】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抗,对等。 如:办公软件市场已经从原来微软一枝独秀,逐渐走向国内外产品分庭抗 礼的局面。
常见成语辨析 与积累
一、常见误用成语辨析
1.容易误释词义的成语(15个) 【七月流火】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诗经· 豳风· 七月》称:“七月流火,九 月授衣。”这里的七月是指农历的七月,“流”指向下运行,“火”是星 宿名,即二十八星宿中的心宿,又称“大火”,每年农历六月的黄昏时刻, 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以后便渐渐偏西向下沉落,所以叫“流 火”,这时酷热开始减退,天气渐渐地凉了起来。 如:俗话说:七月流火。今天,扬州的气温蹿至今年入夏以来的最高点,达 到37度。(此处望文生义乱用。) 【明日黄花】原意是说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没有什么好玩赏的 了。后用以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如:这篇通讯虽然写得不错,但报道不及时,已是明日黄花了。 【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含贬义。 如:今年学校又新建住房四栋,“五一”前后将有126名青年教师乔迁新居, 因此他们个个都弹冠相庆。(“弹冠相庆”用在此处不合句意。)
• 第三类:陈述对象错误 【汗牛充栋】用牛运书,牛累得要出汗;用屋子放书,要堆满整个 屋子。形容书籍极多。 如: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 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该词只能指书多,不能指人多。) 【如坐春风】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如:辩论会上,听了同学们慷慨激昂的发言,张教授真有一种如坐 春风的感觉。(这里用错了对象。) 【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互敬互爱。 如:老张一家三代十多年来和睦相处,真可谓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举案齐眉”和“相敬如宾”只能用于夫妻之间。) 【东山再起】原指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 后用以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如:打假活动是长期的,如果我们稍有疏忽,冒牌货就会东山再起。 (该词只用于人而不用于物。)
【毫发不爽】形容一点也不差。爽:差错,失误。 如:小王今天淋了雨,周身湿透,毫发不爽,应赶快吃点预防感冒的药。(“ 毫发不爽”与生病无关。) 【计日程功】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程,衡量, 估量。 如:中国经济建设的速度很快,中国的现代化是可以计日程功的。 【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假,借用。 如:借书最忌全书一套借去一本,而且久假不归,使全书成为残本。 【劳燕分飞】比喻人别离(多用于夫妻)。劳,伯劳。 如: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亲如一体的夫妇,也会有劳燕分飞的一天。 【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如:一道神秘白光袭倒七百多棵大树,武汉东湖风景区22日晚发生的这一令 人费解的大怪事,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如:他经过认真学习,终于改掉了文不加点的坏毛病。 (此处将“文不加点”错解为“不加标点”。)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 专长的人。 如:他花钱很随便,真是大方之家。(将“大方之家”错解为“花钱大方”。)
【三人成虎】原指有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虎,听者就信以为真了。后比喻谣言或 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如: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 (这里将“三人成虎”错解为“很多人在一起就会像老虎一样力量强大”。 ) 【河东狮吼】比喻悍妇发怒。 如: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河东狮吼,巨龙腾飞指日可待。 (这里将“河东狮吼”错解为“东方睡狮醒来,发威长吼”,致使意义,适 用对象、色彩均不当。) 【下里巴人】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 跟“阳春白雪”对举。 如:一些人对中国的茶有偏见,以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进 口饮料。(这里将“下里巴人”错解为“普通的乡下人”。) 【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如: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该词与衣服不合身无关。) 【噤若寒蝉】形容不敢做声。噤,闭口不做声。 如:天突然变凉了,同学们衣衫单薄,一个个噤若寒蝉。 (该词和寒冷无关系。) 【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如:上个月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 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 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 一言不发。 如:我的态度很鲜明,对任何邪教的言论都不赞一词,对他们的 行为深恶痛绝。(这里将“不赞一词”错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 话”。) 【涣然冰释】比喻相互间的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 如: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今年春天来得早,春节刚过,北海 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 (这里将“涣然冰释”错解为“冰块解冻”。) 【惨淡经营】原指作画之前,先用浅淡颜色勾勒轮廓,苦心构思, 精心布局。后来形容苦费心力地筹划并从事某种事业或工作。 如:夫妻俩惨淡经营着这家小店,生意一直很红火。 (该处运用正确,但因后有“红火”,容易被判断为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是褒义词。 如:虽然敌人被打跑了,但我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失败,一定会重整旗鼓, 卷土重来。(该词多用于褒义)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如: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 斤八两,各有千秋。(该词多用于贬义。) 【守株待兔】贬义词,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心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 意外的收获。 如:通过查询该车车牌号,民警确认这是一辆被盗车,于是决定守株待兔,等 偷车贼来取车。(此处用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显然不恰当。) 【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 如: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 的奥秘。(用该词形容年轻的科学家克服困难的勇气,显然是不恰当的。)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如:辛弃疾继承并发扬了苏东坡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 气势,抒情言志,针砭时弊。 (本句是说辛弃疾笔下的功夫很深富有豪情。这里显然是误用。)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褒义词。 如:在铁一般的证据面前,他仍然侃侃而谈,为自己开脱罪责。 (此句表达的是贬义,应用“振振有词”。)
【无所不至】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也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如:面对自然灾害,党和政府对我们关怀得无所不至。(应用“无微不至”。) 【始作俑者】贬义词,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如:鲁迅先生不仅是“五四”新文学的伟大旗手,而且也是现代版画艺术的始 作俑者。(褒贬失当) 【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 (不好的事物,多含贬义。) 如: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 趋之若鹜。(此处用该词来形容“艺术爱好者”,是将贬义词误用作褒义词。 ) 【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如: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 产品质量,真可谓处心积虑。(该词一般用于贬义) 【蠢蠢欲动】贬义词,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 如: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 资。(此处误将贬义词用作中性词。) 【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贬义)。 如:政府要真正转变职能,非要对现有的政府机构进行彻底的改头换面不可。( 该词一般用于贬义。)
【朝思暮想】形容时刻想念。往往用于思念,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 “想”。 如:最近一段时间,寻找好剧本成了不少影视制作人朝思暮想的事。 (句中的“朝思暮想”应该用“梦寐以求”来替换。) 【不知所云】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 如: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 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 知所云。 (此句是指听话人听不懂,显然用词不正确。) 【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如:博物馆里珍藏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 虫鱼、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这里用来形容石刻作品中的花鸟虫鱼和人物形象,显然是陈述 对象的误用。)
• 第二类:谦、敬不分 【蓬荜生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 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如: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保您蓬荜生辉。 (该词只能用于自己,这里却用在别人身上,显然不够得体。) 【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 的、成熟的意见。 如:会议开始时气氛有些沉闷,主持人建议李教授先来一段开场 白,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该词用在这里颠倒了主从关系,显然不正确。) 【忝列门墙】谦辞,“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如:你身为师傅的入室弟子,却干出这种丢人的事,真是忝列门 墙。(该词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 【鼎力相助】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如:有什么困难尽管告诉我,我一定鼎力相助。 (该成语属于敬辞,不能用于自己。)
3.容易用错对象的成语(28个)
第一类:人、物不分
【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优美。 如: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 (该词不能用来形容花木。) 【楚楚动人】形容女人打扮得漂亮,姿态娇柔,能打动人。 如: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 中,倾注了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 (该词一般不用于形容文章。) 【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 如: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 高水平攀登。(该词只能用于指人,不能用于指物。) 【倚马可待】原意是站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很快就可以完稿。形容 文思敏捷,写文章快。 如:他呀,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 (该词不用来形容做事。) 【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如:《大河之舞》自1994年首演以来便炙手可热,并且引起了全球的踢踏舞热 潮,更被全球艺人一致推崇为当代最具爱尔兰民族风格的经典音乐剧。 (该词在此处用错了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