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专业技术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试题与答案-(1932)

2020年专业技术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试题与答案-(1932)

---WORD格式--可编辑-- ---- 2020 年专业技术继续教育生态文明建设试题及答案 单选 1.我国首次正式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在()。( 1.0 分) A. 十七大 B. 十八大 C.十八届三中全会 D.十九大 我的答案: A √答对 2.发展绿色经济的导向是()。( 1.0 分) A. 生态科技 B. 能源类型 C.市场 D.资本 我的答案: A ×答错 3.2016 年 12 月,为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1.0 分)

A.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 B. 《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 ---WORD格式--可编辑--

---- C.《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部际协作机制方案》 D.《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部际协作机制组成单位成员名 单》

我的答案: A √答对 4.()是环境权的核心,是指日照权、眺望权、景观权、嫌烟权、亲水权、清洁空气权、公园利用权、历史性环境权、享有自然权等。( 1.0 分)

A. 环境资源使用权 B. 环境状况知情权 C.环境参与权 D.环境侵害请求权 我的答案: A √答对 5.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小范围的环境污染,还要关 注大范围的全球环境问题;不仅要关注日常生活中“小我”和近期影响范围上的环境问题,而且要关注“大我”和远期影响范围上的问题,关注全球性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子孙后代和全人类的未

来发展。这属于生态文明意识中的()意识。( 1.0 分)

A. 发展 B. 全球 C.公众参与 ---WORD格式--可编辑--

---- D.环境道德 我的答案: A ×答错 6.世界上第一本将环保作为主题的科普图书是()。( 1.0 分) A. 《封闭圈》 B. 《增长的极限》 C.《只有一个地球》 D.《寂静的春天》 我的答案: D √答对 7.2018 年 10 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 发布的《全球升温 1.5 ℃特别报告》指出,如果气候变暖以目前的速度持续下去,预计全球气温增幅最早可能会在()达到

1.5 ℃。( 1.0 分)

A.2025 年 B.2030 年 C.2035 年 D.2050 年 我的答案: B √答对 8.()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时代。( 1.0 分) A. 游牧文明 ---WORD格式--可编辑--

---- B. 农业文明 C.工业文明 D.生态文明 我的答案: D √答对 9.首次在国家正式文件中出现“生态文明”一词的是()。( 1.0 分)

A.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B.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C.《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D.《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我的答案: D ×答错 10.2007 年 12 月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举行的()通过了“巴厘路线图”。(1.0 分) A.《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 3 次会议 B.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 15 次缔约方大会 D.《京都议定书》第 5 次缔约方会议 我的答案: B √答对 ---WORD格式--可编辑--

---- 11. 截至 2017 年 8 月 29 日, 38 次中央深改组会议中,审议并通过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相关文件多达()份,涉及到全部 ()类生态文明制度。( 1.0 分)

A.40 , 6 B.46 , 8 C.48 ,6 D.50 ,10 我的答案: B √答对 12. ()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布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1.0 分)

A. 十七大 B. 十八届三中全会 C.十九大 D.十三届人大 我的答案: B √答对 13. 通过金融契约将募集的资金专门用于资助符合规定条件的绿 色项目或为这些项目进行再融资的债券工具是()。( 1.0 分)

A. 绿色信贷 B. 绿色债券 ---WORD格式--可编辑--

---- C.绿色发展基金 D.碳金融 我的答案: B √答对 14.2019 年 2 月,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绿色产业 指导目录( 2019 年版)》将绿色产业划分为()大类别。 ( 1.0 分)

A.5 B.6 C.7 D.8 我的答案: B √答对 15. 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对 GDP 与气 温变化关系的分析结论是,气温处于约()时是经济增长的“黄金温度”。(1.0 分) A.13 ℃ B.15 ℃ C.17 ℃ D.21 ℃ 我的答案: A √答对 ---WORD格式--可编辑--

---- 16. 党的()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1.0 分) A. 十六大 B. 十七大 C.十八大 D.十九大 我的答案: D √答对 17.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 1.0 分) A. 永续发展 B. 生态公正 C.共生和谐 D.持续文明 我的答案: A ×答错 18. 在水体中开展的水产农牧化的产业被称为()。( 1.0 分) A. 白色农业 B. 蓝色农业 C.绿色农业 D.棕色农业 我的答案: B √答对 ---WORD格式--可编辑--

---- 19. ()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把绿色发展、 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 1.0 分)

A. 十六大报告 B. 十七大报告 C.十八大报告 D.十九大报告 我的答案: C √答对 20. 中国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主要依靠的是()。(1.0 分) A. 煤炭 B. 石油 C.天然气 D.太阳能 我的答案: A √答对 21. ()通过了推动世界和平与繁荣、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议程——《改变我们的世界——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1.0 分)

A.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 B.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C.第一届联合国环境大会 ---WORD格式--可编辑--

---- D.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 我的答案: D √答对 22. ()年,联合国委托以布伦特兰夫人为主席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交了一篇著名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

(《布伦特兰报告》)。( 1.0 分)

A.1986 B.1987 C.1988 D.1989 我的答案: B √答对 23. 全球每年 1260 万死亡人数中,有()是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 1.0 分) A.10% B.23% C.32% D.35% 我的答案: B √答对 24. ()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 1.0 分) ---WORD格式--可编辑--

---- A. 森林 B. 湿地 C.海洋 D.耕地 我的答案: B √答对 25. 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以()为固定中心的全球资源的跨国界集散成为资源、环境主要利用形态,人们可以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得到物质能源和信息的服务支撑。( 1.0 分)

A. 城市 B. 农村 C.城镇 D.区域 我的答案: A √答对 26. ()的和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0 分) A. 人与自然 B. 人与人 C.人与社会 D.人与人工自然 我的答案: A √答对 ---WORD格式--可编辑-- ---- 27. ()提出,必须牢牢把握物联网新一轮生态布局的战略机遇,大力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深化物联网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 1.0 分)

A. 《“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B.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C.《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分册( 2016 — 2020 年)》 D.《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 2016 )》 我的答案: C √答对 28. ()是公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以后向有关部门请求保护的权利,既包括向国家环境行政机关主张权利,又包括向司法机关要求权利保护。( 1.0 分)

A. 环境资源使用权 B. 环境状况知情权 C.环境参与权 D.环境侵害请求权 我的答案: D √答对 29. 工业文明以()为第一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以现代交通工具、现代通讯技术、人造卫星、互联网、物联网、万能翻译机器等将人类及地球表层网络成地球村。( 1.0 分)

相关主题